分享

羊肉汤没有膻味的做法!熬出又香又白的羊肉汤关键三步骤

 良缘天下相亲吧 2021-03-20

没有羊肉膻味!熬出又香又白的羊肉汤关键三步骤

传统羊汤的吊制方法有何弊端?

羊汤入碗后的香味来自何处?

羊汤吊制时的香料如何配伍?

不放添加剂,怎样保证羊汤稠白香浓?

羊脑炒制的方法是什么?

如何给羊汤增香?

传闻中的“七步打汤法”如何掌握?

羊汤搭档“油辣子”如何炒制?

先请长按下边二维码,让大师来告诉你。

……

1、三道工序,去除羊肉膻味

首先,将羊肉焯水,可去除其90%的膻气;其次,在烹调时加入“扶正祛邪”的香辛料,如花椒、白芷、草果、良姜、肉桂、小茴香等,在火力的作用下,会慢慢剥离羊肉深层驻留的异味,可去除全部膻气的9%;最后,去膻的目的是增香,所以适当添加特定香料,如孜然、肉豆蔻等,就能让羊肉散发出“顶风香”的诱人味道。

1、香叶和小茴香常用于猪、牛、羊肉的炖煮,有去腥增香的效果,但本身没有中药气,不会影响羊汤的本味,且价格较低,适当加重二者的用量,可降低配料成本。

2、羊肉喜白芷,在挑选时一定要选择形状较为完整的;由于白芷的香味会逐渐散发流失,所以要尽量避免选择放置时间过久的。

3、陈皮在香料配伍中起到很大的“中和”作用,但不能用得太多,否则会“吃料”(即遮盖其他香料的味道),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4、桂子作为调料丁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给单县羊汤增香的“大功臣”。

2、料包轮换用,香味更持久

熬羊汤的料包气息不可太浓烈,只用到白芷、白豆蔻等少许几味能够压制膻味的香料,而没有太多散发厚重香气的药料,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羊汤的本味;煮羊杂的料包则担负着去膻除异、提鲜增香的使命,因而需由花椒、小茴香、草果等多种香辛料复合而成。

1、料包内装进约占二分之一的香料,为其吸水后鼓胀预留出空间,这样才能充分释放出香气。

2、双料包循环更新方法的优势在于:始终保持锅中有新旧两只料包,虽然这两包药料完全相同,但新料包药材气味重,能够压制、去除羊骨头的膻味和异味;使用过一次的陈料包药材气味基本挥发,只留下了香味,这种“乏料”恰能为羊骨头增加香气和回味。

3、煮羊杂顺序有讲究

煮羊杂时要先放颜色浅的部位,再放颜色深的部位。羊肺必须煮得过火入口才会软嫩且易于咀嚼,而羊肝则须最后放入,这是因为它在煮制过程中会不断冒血水,过早放入易将汤色染得乌黑。煮羊肝时不能离人,下锅10分钟后就要不断用筷子插入其中,当拔出筷子后血水不再外冒,而是保持一汪血水与洞口齐平时,即可判断羊肝断生,此时火候刚好,捞出羊肝切开后,截面有“粉心”,入口软糯粘牙;若羊肝煮得略微过火,则呈现出入口化渣、却不软糯的口感;若羊肝煮得“严重过火”,见风后表面变黑,切开后的截面有“青心”,味道发苦,无法使用。

初加工时,羊肉、羊杂表面的血处理干净即可,如果把血水全部泡净,就会损失本味。

4、羊汤不白?加点脑花和骨髓!

有些餐厅靠骨汤粉等添加剂给羊汤增白提鲜,客人喝过一两次后就不再登门,这种做法无异于自绝后路。杨老师用羊骨熬汤,用羊脑和骨髓合炒的“油料”为汤色增白,油料入锅后必须用大火持续煮沸,羊汤才会变得浓白。

5、羊汤吊制何时冲汤?

1、将羊拐骨煮至用手一拽就开的程度,就要立即改大火冲制,效果最佳。

2、用羊脑与骨髓炒好的“油料”入锅后必须用大火持续煮沸,这样羊汤才会变得浓白。

6、用勺子撇浮沫? 错!

煮羊汤时会产生浮沫,通常的处理方法是汤汁烧沸后即不断用勺子撇净。这种方法是错的!肉类原材料汆水后骨头中的血和污物会冒出,在加热过程中,血对污物有凝结作用,可起到“清道夫”的作用。羊汤刚煮开即撇走血块,污物来不及凝结,此时会面临越撇越多的尴尬,既费劲又撇不干净;另一方面,用勺子打浮沫,会将羊骨中煮出的汤油一并撇走,影响羊汤的香味。正确做法是:羊汤大火烧开5分钟后用细漏代替勺子打掉血污,此时,汤面上只余一层羊油,这样的方法打浮沫只去污不去油,煮出的羊汤味道更香浓。

7、七步打汤法

操作七步打汤法的过程中,烫料时漏勺入汤锅沸腾处烫约25-30秒。烫羊肝片时要特别注意,时间不能长,否则口感会变渣。

特制漏勺

第一步:取料

将客人选好的羊肉或羊杂称量后放入碗中,倒入一勺汤。

第二步:入勺

一手端起碗,连汤带料倒回漏勺中。

第三步:烫碗

用漏勺盛满羊汤淋入碗内,盛约八分满,放在一旁,将碗烫热。

第四步:烫料

漏勺入汤锅沸腾处烫约25-30秒,烫羊肝片时要特别注意,时间不能长,否则会变渣。

第五步:提勺

将碗内羊汤倒回汤锅,此时碗已充分烫热,同时提起烫肉的勺子。

第六步:入碗

将勺内原料及汤一起倒入碗内。

第七步:加汤

根据客人选料分量的多少,分别用小碗和大碗盛装,3两以下用小碗,3两以上用大碗,如果用大碗,一勺汤倒不满,需根据碗内羊汤量补至八分满,汤距碗边约一厘米。

8、羊汤口味不稳定?量化制作!

羊汤的制作前先将每种原调料过秤,计算好用量后再添加。“一骨两用+两桶熬汤”方法可使得后续添入的始终是“汤”而不是水,从而保证每天售出的第一碗羊汤和最后一碗味道一致。此方法不仅稳定了出品口味,还大大节省了后厨的备餐时间,每天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完成当餐的准备工作,极大地节约了人力。

杨老师现场制作“一骨两用”。

9、油辣子——羊汤绝佳搭档

油辣子香气浓郁,是羊汤的绝佳搭档,在有些地区,一碗油辣子的味道甚至能决定一家羊汤店的生死。杨老师多次比对各种辣椒的特性之后,选用线椒、小米椒、海椒、新一代辣椒等原料,按一定比例组成“最强战队”,既降低了羊汤店的成本,又将香辣的味道做到了极致。不仅如此,在冲制油辣子时,采用了独特的“三炸法”,令学员们大开眼界。

用线椒、海椒、小米辣等按一定比例组成“最强战队”。

冬天吃羊肉营养价值高!这6类人最好一口也不要再多吃

现在人们常说:“要想长寿、常吃羊肉”。羊肉一般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那么,吃羊肉有什么好处,真的什么人都可以吃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中医认为,羊肉,性温。羊肉具有补精血,益虚劳,温中健脾,补肾壮阳,养肝等功效。对虚劳嬴瘦、腰膝酸软、脾胃虚弱、食少反胃,头眩明目、肾阳不足、气血亏虚、寒疝、产后虚冷、缺乳等病症有良效。尤其适合老年人、体虚的男人和产后妇女。

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

补肝明目,羊肉有益血、补肝、明目之功效,对治疗产后贫血、肺结核、夜盲、白内障、青光眼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增强抗病能力,羊肉肉质细嫩,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羊肉肉质细嫩,容易被消化,多吃羊肉只能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抗疾病能力。

滋补身体在秋冬季,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所以身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良的情况。按中医的说法,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

温中健脾,常吃羊肉可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羊肉还可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有助于消化。

吃羊肉要注意什么?

1、肝病患者,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是不能吃羊肉的,因为羊肉甘温大热,过多食用可能会导致肝炎加重。另外,由于羊肉的蛋白质含量非常的丰富,一下大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会加重肝脏负担,可能会导致发病。

2、小孩有内热者,小孩是纯阳之体,肝常有余,因此不适合多吃。孩子的体质特别容易燥,不适合进补,也不宜吃羊肉,如果食用,少量即可。

3、孕妇食用少量羊肉,孕期是可以吃羊肉的。但需注意的是,由于羊肉性温产热量。因此,对于孕妇来讲,虽然可以吃羊肉,但也不宜过多地食入,以免助热伤阴,引起不适。

4、感冒初期的人不宜吃羊肉火锅。羊肉性质温热,有大补的作用,这时总吃羊肉火锅不利于病情的发散,会导致病情迁延不愈。

5、痛风病患。患有痛风、尿酸偏高的,要少吃羊肉火锅,最好不吃。因为羊肉火锅中嘌呤含量高,嘌呤被人体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经过代谢之后会产生过多的尿酸,从而引起关节疼痛等症状。

6、热性体质及炎性患者。某些热性病如痰火湿热及传染病早期,浮肿,以及患外感、牙病、疖肿、痤疮、痔疮等症者也不宜食羊肉。高血压、肝阳旺盛的人也不宜多吃羊肉,否则易引起头晕。

羊肉怎么去膻味

1、用清水白煮羊肉,吃的时候放进蒜和一些稀辣椒,也就是辣椒油或是辣椒面搅拌成的稀糊。这能减去膻味。

2、将羊肉切块放入水中,加点米醋,待煮沸后捞出羊肉,再继续烹调,也可去除羊肉膻味。

3、在烹煮过程中加入绿豆,按羊肉、绿豆10:1的比例,加水烧煮,既可除膻,又能使羊肉看起来好看。

  • 推荐几个行业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