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溃疡性结肠炎四次辩证治疗

 鉴益堂 2021-01-25

患者,女,32岁,主诉“黏液脓血便1周,加重2日”,2010年12月10日于北京某医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被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初发型、发作期)。

为求中医治疗,2010年12月13日来王新月教授处就诊。

首次就诊情况

患者自述:近日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1周前出现大便次数增多,2-3次/日,呈糊状,夹有黏液脓血,便前腹痛,便后缓解,腹胀肠鸣,得矢气则舒,腹部畏寒,口苦,食欲不振,舌淡暗、苔黄腻,脉滑数。

辩证分析:王新月教授通过综合分析辨证,认为该患者为中医痢疾休息痢范畴,证属肝郁脾虚,湿热壅滞。治宜疏肝健脾,清化湿热。

处方如下:

7剂,水煎服,每日1剂,1日2次。

二诊

二诊:大便1-2次/日,糊状便,无黏液脓血,腹胀腹痛均减,仍腹部畏寒,舌淡苔薄黄,脉数。

王老师将上方去白头翁,苦参、炮姜修改克数,加炒薏苡仁。余药不变,继续服用14剂。

三诊

三诊:诸证减轻,大便1-2次/日,软便,无黏液脓血,无腹胀腹痛,无口干口苦,惟稍觉乏力。

上方去苦参、蒲公英。余药不变继服14剂。

四诊

四诊:临床症状消失,王老师嘱上2日服1剂以巩固疗效,另注意调摄精神,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

医案评析

按:本患者属肝郁乘脾、湿热壅滞所致。

患者近日因工作压力大,思虑郁怒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肝气乘脾;加之饮食不规律,损伤脾胃。脾运失职,则导致谷反为滞,水反为湿,湿从热化,湿热壅遏肠中,化腐成脓,内溃成疡,而见黏液脓血便。便前腹痛,便后缓解,为典型肝郁犯脾所致痛泻特点。

另外,证候错综复杂,往往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故本患者可在口苦、舌苔黄腻的同时又见腹部畏寒的寒热错杂征象。

方中黄连、苦参、白头翁、蒲公英清化肠道湿热,兼能解毒止痢,泻湿毒之邪;当归、赤芍养血活血,与行气宽肠导滞的木香合用体现了“活血则便脓白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的治疗思想。

另外也暗合芍药汤之意,符合本患者湿热痢的辨证治疗。炒白术、陈皮、防风、白芍共组痛泻药方,补脾泻肝,缓痛止泻。生黄芪、茯苓益气健脾、生肌愈疡。

本方中炮姜配伍黄连,寒温并用,辛开苦降,使肠道气滞得以畅通。炮姜涩肠止泻,守而不走,黄连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两者合用效果良好。

此外,炒山楂消积导滞,三七粉化瘀止血,珍珠粉祛腐生新。诸药配合恰合本例土虚木乘、湿热雍滞、寒热错杂的病机,补泻兼顾,温清并用,疏肝健脾相结合,且随病情变化,灵活调整配伍 使其更合证情,故疗效卓著。

结语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复杂,病程长,易于反复,尤易受情绪波动影响,因此临床治疗中,精神治疗尤为重要,应在分期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兼顾疏肝健脾,抑木扶土。

同时,医者要把遇事不怒,怒则伤肝,肝气郁滞的发病原理解释给患者,取得患者的配合,以期减少复发,并取得长期缓解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