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事入怀】魏瑞金:《家乡的豆腐》

 昵称73531636 2021-01-25
【总第008102期】



在场文学,文学在生活的现场和心灵的现场
       ------肖复兴





《家乡的豆腐》
/魏瑞金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尽春来到,豆腐能"兜福"
老家过年时,不管穷富都要有豆腐。一般是年五更发完纸马、吃完年夜饺子。锅里就放上篦梁子、软篦子,把一大块豆腐放进软篦子上,叫压锅豆腐。民间取其谐音及寓意,表示吉祥幸福。


我家做过豆腐。先把黄豆里的烂豆,石头、豆荚皮等杂质簸萁簸出。放水浸泡,让豆子吸足水分充分膨胀,就开始磨浆。
磨浆大都用花岗岩的水磨子,推磨添豆子,要添匀和,急了磨不出浆来,慢了干研磨齿。磨完后,刮完豆沫糊子,用炊帚刷洗魔台,垫上磨垫。




接着滤浆。用吊包,边滤边摇。滤完后,头遍渣加水再滤一遍。烧浆前,为防止胡锅,在锅里抹上植物油或者涂姜汁儿。但胡浆还是很难避免的,烧上两锅浆,锅上就胡上一层网。所以老家的豆腐,都有一股胡豆香儿味——家乡的味道。现在工厂化是用蒸汽或用电加热,浆是胡不了的。家乡的味道也尝不到了。




浆烧开前,因豆沫多,小心淤(沸)了锅。浆开后,将配好的盐卤,放在舀子里。轻匀地倒在煮沸的豆浆里。边倒边轻轻搅动。待生成絮状豆花后,就点好了。
将木屉,铺上滤布。倒入豆花。边倒边撇清水。待倒满时。把滤布兜起包住豆花,盖上木板挤压出水来。镇压半个多小时,豆腐成型后,再开包紧紧滤布。就可放到挑担上卖了。




卖豆腐的,一副高脚挑担,一个木梆子,一个粮口袋,一个豆腐托盘,一杆钩子秤,一把切刀。
老家做豆腐论"",一""大概二十斤,需要八九斤豆子。点卤多的,豆腐老,吃起来硬,适合煎。点卤少,豆腐软,吃起来嫩,适合炖。




老家买豆腐叫"割豆腐"。听到街上梆子响,割豆腐的,就会拿上钱或者带上豆子换。那时候一斤豆子能换二斤豆腐。做豆腐不为挣钱,只为挣渣。
做豆腐是个辛苦买卖。早上天不亮就得起来,经过磨浆、滤浆、烧浆,点卤,压型。吃完早饭,就挑着两""豆腐,敲着梆子走街串巷了。




豆腐主要含蛋白质和钙元素,不寒不热,老少皆宜。清蒸、麻辣、香煎,我都爱吃。
豆腐渣,可以炒着吃,加点韭菜,别有风味。
也有攥成苹果大的球形,在炕头上发酵好后。切成片放在苇薄上晾干,叫渣酱丸子。可以炖萝卜、炖粉条,有些淡淡的豆腐乳味儿。




豆腐是中国的一大发明。英文单词都用doufu。但老祖宗,为何把如此美味的豆制品,叫""呢?不如把新鲜的叫"豆脑",臭豆腐和豆腐乳可以用"豆腐"。有人说,叫"豆脑"就没有""音了,那就叫"豆福"好了,醋不是叫"忌讳"吗?
淡淡的豆胡香,是忘不掉的家乡记忆。家乡的豆腐也寄托着、许多美好的愿望。
2016.10.23 潍坊






注: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魏瑞金,男,1966年生人,山东安丘人,1989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现在潍坊市城郊检察院工作。名利随缘甚追逐,升迁进退两相宜。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华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明华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