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盛浮阳

 直尾昂述 2021-01-27

阴盛浮阳: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

魄汗未藏,四逆而起

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这段话很多注家都注为:

“阴气偏胜或阳气偏胜”

阳气偏盛

如何引起

四逆之证

后来提出“浮阳”

继而引出“阴盛格阳”

才能想通其中道理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

阴气者营气也,阴在内,为阳之守

阳气者卫气也,阳在外,为阴之使

阳气衰微

阴寒内盛

或者寒邪

直中三阴

都可以使

阴争于内

此阶段的患者多因

误用滥用寒凉药物

以及过食冷饮、

水果等冷物

致阴寒之邪争于内

寒邪同时易伤阳气

从而导致

微弱阳气

浮越于外

魄汗,即“肺藏魄”

肺在外与皮毛相合

汗液又由皮表透发

浮阳之气

上扰于肺

熏蒸肺之阴液

从汗孔而出来

“清阳出上窍”

故在临床之中

这类患者症状

多为头面五官诸疾

口舌生疮、

唇口红肿、

牙痛齿浮、

虚火喉痹、

眩晕、咽燥

面部阵阵烘热

身体阵阵发热

汗液熏蒸而出

“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四肢者,诸阳之本

此时

四肢逆冷

是因体内

阴寒之邪

或传于此

或直中于此

至太阴,则为太阴脾虚

寒邪不化

清气下陷

自利不渴

太阴下利

严重到达

一定程度

传于少阴

成为肾阳虚的少阴下利

就可用四逆汤来治疗了

而太阴下利相较于

少阴下利病势较轻

用“四逆辈”

此时要根据

病情的变化

选用温脾或脾肾双温的方药

既理中丸,或者附子理中丸

传于厥阴

会有两个

发展方向

重阴必阳

物极必反

阳气来复

利止厥回

而有生机

若下利

仍不止

而见发热

则为阴寒盛极

逼阳外越的格阳之证

此时阳气浮越而不敛

熏肺而成

上喘下泻

临床表现为阴寒过盛于内

反而外见浮热、面红如妆

口渴、手足躁动不安、

脉洪大等假热症状

病人身虽热

反喜盖衣被;

虽渴而饮水不多

或漱水而不欲饮;

手足躁动,但神态清楚;

脉虽洪大,但

按之无力的真寒假热

阴盛格阳的危重症候

胃脘之阳:

张雅惠

阴阳别论

内容广泛

领略胃脘之阳的重要性

各藏失去胃脘之阳的真藏脉

凡见真藏脉者,死不治

藏要满,不可实

腑要实,不能满

满,阳气之满

即胃脘之阳不断

供应滋润之充满

当藏有实

邪实占有

胃脘之阳

无法输入

则会现出

真脏之脉

所谓阳者

胃脘之阳

中焦脾土为

人身之根本

五脏之供应

治病不可,坏根伐本

治病必须,守好中土

有充足的粮草作为内应,可攻可守

有正气之胃脘之阳固护,肯定能好

实者,泻之

一藏配一腑

腑,辅助

宣泄脏实的通道

阴阳本为一气

一气又分阴阳

按阳气多少分:

太阳为最多的阳,主开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阳明为二阳,主合

足阳明胃经

手阳明大肠经;

少阳为一阳,主枢

足少阳胆经

手少阳三焦经

按阴气多少分:

太阴为最多的阴,主开

足太阴脾经

手太阴肺;

二阴,少阴经,主枢

足少阴肾经

手少阴心经;

一阴,厥阴经,主合

足厥阴肝经

手厥阴心包经

读阴阳别论之随想:

龚斌

阴阳别论

阴阳:万事万物的阴阳

别:辨别,辨证

对于万事万物

都要进行辩证

分清阴阳属性

阴阳别论体现的

第一个学术思想:

辨明阴阳属性

是非常重要的

八纲辨证中

明辨阴阳,即是:

辨证论治的总纲

阴就是里,寒,虚

阳就是表,热,实

只要阴阳,辨证准确

那么就能,把握病机

从而更好,提高疗效

谨熟阴阳

无与众谋

阴阳别论体现的

第二个学术思想:

明确脉象阴阳辨证方法

望,闻,问,切四诊中

切脉是重要的环节之一

脉位,有寸,关,尺,有三部

九侯,有沉,中,沉

依据李时珍

的濒湖脉学

脉象有20多种

常见的脉象是:

浮,沉,

迟,数,

弦,洪,细等

阴阳别论体现的

第三个学术思想:

明确了

三阴三阳病

的主要症状

三阳是太阳,阳明,少阳

三阴是太阴,少阴,厥阴

其中太阳之为病

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阳明之为病

是胃家实,少阳之为病

是口苦,咽干,目眩

阴阳别人体现的

第四个学术思想:

明确五脏疾病

的传变规律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

联系六腑,及四肢百穴

五脏之间,有着

生克制化的关系

某一脏有病

可预见病势

将向另一脏发展

正所谓

知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谨熟四时四经脏腑相应

知病孰生孰死定海神针

张行武

四经应四时:

天有四时,春夏秋冬

地有四方,东南西北

人有四脏,肝心肺肾

又应四经,相互对应

四时平人之

脉象也不相同:

春脉弦,夏脉洪,

秋脉浮,冬脉沉

十二从应十二月,应十二脉:

十二从

即与十二月相应的十二经脉

每个月的经脉运行都不相同

就像子午流注

(每天每个时辰

经脉运行盛衰

都各不相同)

冬至一阳生

冬天冬月

冬至时

人体阳气最少

只有一分阳,九分阴

到腊月

人体阳气,开始增多

而有两分阳,八分阴

到来年正月

人体阳气增多到

三分,阴气七分

春天“三阳开泰”:

每年春节贴对联

横批“三阳开泰”

以阴阳学说

来辨别脉象

诊断、推断预后: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能了解什么是阳脉,就知什么是阴脉

能了解什么是阴脉,就知什么是阳脉

阴者真脏,见则必败,败者必死:

阴脉就是脉没有胃气,即真脏脉

真脏脉是,胃气已经败坏的象征

败象若见,断定必死

三阳在头

三阴在手

所谓一阳

别于阳者,知病忌之时

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三阳经脉的诊察部位

在结喉两傍的人迎穴

三阴经脉的诊察部位

在手鱼际之后的寸口

一般正常情况

人迎与寸口的

脉象是一致的

辨别属阳的胃脉

就能知时令气候

以及疾病的宜忌

辨别属阴的真脏脉

即知病人死生时期

临证应当

谨慎熟练

辨别阴脉阳脉

就不致于疑惑

而众议纷纭了)

二阳之病发心脾

有不得隐曲

死不治

(胃肠有病,影响心脾

病人会有,难言之隐

女子往往

月经不调

甚至闭经

病久传变

形体消瘦

成为“风消”

呼吸短促

气息上逆

成为“息贲”

土不生金

就不可治)

阴争于内

阳扰于外

魄汗未藏

四逆而起

起则熏肺

使得人喘

阴之所生

和本曰和

经气乃绝

(阴阳失衡

阴气争盛于内

阳气扰乱于外

汗出不止,

四肢厥冷,

下厥上逆,

浮阳

上熏于肺,

发生喘鸣

阴之所以能生化

由于阴阳的平衡

是谓正常

以刚克刚

阳气破散

阴气也随之消亡

阴气独盛

寒湿偏胜

刚柔不和

经脉气血

亦致败绝)

通过辨脉,特别是见到真脏脉

可以推断,疾病的传变和死期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

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已

生阳、死阴者

肝之心谓之生阳

心之肺谓之死阴

肺之肾谓之重阴

肾之脾谓之辟阴

死不治

(属于死阴的病,不过三日就要死;

属于生阳的病,不过四天就会痊愈

所谓生阳、死阴:

肝病传心,为木生火,

得其生气,叫做生阳;

心病传肺,为火克金,

金被火消亡,叫做死阴;

肺病传肾,以阴传阴,

无阳之候,叫做重阴;

肾病传脾,

水反侮土,

叫做辟阴

不治死症)

中医

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

是西医所不能及的

西医棘手

疑难杂症

中医诊治

得心应手

易如反掌

谨熟阴阳

无与众谋

阴阳之道:

汪伟

自古以来,生死之道

生列为“阳”,死列为“阴”

生死之道即是

探索阴阳之道

世间万物都有

它存在的意义

万事万物都有

自己运行规律

只是万物运行

规律各不相同

造就复杂多变

古代医家,将脏腑分为阴阳

五脏为阳,六腑为阴

总结出

不同脏腑

所患疾病

经络划分为十二经

对应一年的十二个月

而分为,三阳和三阴

每一条经络有它

自己的徇行途径

古人通过

望、闻、

问、切

四诊合参

总结出不同经脉

所患疾病的病症

临床上

常会忽略阴阳的变化

对于人体病理的变化:

回光返照:

阴阳的变化角度

阴阳原本

相互依存

逐渐隔离

造成阳气

浮于表面

病危的人

又会突然

面色红润

食欲大振

但是夜晚,大汗淋漓

造成大量的阴液流失

这就是典型的

阴阳隔绝现象

一旦阴阳离绝

说明这人也就

离死亡不远了

古人对于

阴阳变化的总结

是从阴阳的角度

看待疾病的发生

古代帝皇寻求

长生不老之术

妄想千秋万岁

真正的年年益寿在于

调控自身的阴阳平衡

阳加于阴谓之汗

徐乐文

“阳加于阴谓之汗”

出自《阴阳别论》

有从阴津与阳气

的关系来解释的

“阳”是指人体的阳气

“阴”是指脏腑的阴液

“阳加于阴”

说明地即是

通过阳气地鼓动

蒸化脏腑的阴液

使之外泄的过程

所以“谓之汗”

然而通过联系上下文发现:

这里并不是简单地论述阴阳

来说明一种生理或病理现象

上文

“阴搏阳别

谓之有子;

阴阳虚

肠澼死”:

阴脉搏动有力

与阳脉有

明显区别

是怀孕了

阴阳脉具虚

而患痢疾的

是绝症

下文

“阴虚阳搏谓之崩”:

是阴脉虚

阳脉搏击

是妇人的血崩

所以此处用脉候

来解释较为妥当

著名医家

张介宾的说法是:

属阳的脉体出现

在属阴的脉位上

就会出现

主阳迫阴津

外出的汗症

再具体举例而言

“阳加于阴”可为形容

脉象来盛去衰的状态

这是属于“洪脉”

此处的“阳”与“阴”

可以用脉的搏动

来相比较而区分

前文有论

“去者为阴,至者为阳”

把这几处,联系在一起

那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最后

“阳加于阴谓之汗”

可以从阴津与阳气的

关系、脉候等来阐述

我们要结合生活实际、

前后文来辩证地看待

这样才会有进一步

的理解和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