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的语文杯赛课 ”听课体会“

 豆棚篱落 2021-01-28

       (这一篇是2009年写的听课体会。想到自己做老师几十年,也是很虚度的。虽然上课有点感悟,但也没形成什么系统的东西。这篇自己又读了一下,觉得写得蛮认真,是对当时比赛课的一些认识,对语文老师应该有些用处。把这个东西放在这儿发一下,估计看的人会很少。)


(语文老师就是摆渡人。)

     上一周的周六,听了一整天的课。是我们学校举办“而立杯”上课比赛。凡三十岁至四十岁的老师都要参赛,先是预赛,然后是决赛,这天周六就是决赛了,一天听了七堂决赛语文课。
  
  这七堂课,有三堂是高三复习课,两堂是高二(一讲《兰亭集序》,一讲评作文),两堂是高一的(《江南的冬景》《赤壁赋》)。听了一天课,学习了不少。上语文课,是对一个老师学识、素养、能力、趣味的综合检验。语文课当然比较好上,基本上人人都会的,读读课文,讲讲重点,谈谈感想,做做练习,也便是一堂课了。语文课当然也是不好上的,因为它是有空间的,上得好和上得不好是有很大距离的,也就是说,弹性很大的,效果也是相差很远的。
  
  听课后的第一点感慨,是语言问题。语文老师的学识和素养有一部分是体现在语言方面的。语言,是可以准备好写好的,照着稿子读,好像也很好,有感情,很华美,但那终究很生硬。好的老师语言应该是随机的,灵活的,并且丰富而贴近学生,有感染力的。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好的语言和差的语言真是相差太远。

      例如,用这样一段话引入,“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类似这样吧,说大自然的美好,这样的语言整齐华丽工整,作为朗诵效果是很好的,作为讲课就不行了。它没有感性立体丰富的贴近学生的东西,在课堂上是难以引起学生共鸣的。不如你这样说:“大家知道大自然是美丽的,我们看到大河奔流,山岳挺立,是一种雄壮的美,我们领略到磅礴的气势,心中也会有激情奔涌;大自然有时却又是细腻婉约的,看江南景象,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杏花春雨朦胧,这是一种细致的美,柔和的美。你是喜欢雄壮的美,还是柔和婉约的美?”
  
  随机的语言在好的老师那里,用词是很讲究的。老师的词汇丰富,传达得就准确。不然,就很干瘦,就没什么意境。我认为用语用词用得好,讲课的境界大不相同。所有好的准确的语言是能一下子让人“进入境界”,深入浅出的语言能化深奥为生动简洁,灵动的语言能引发人丰富的联想。得一等奖的一位老师,同样讲高三复习内容,讲现代文阅读技巧,她的语言很有特色,娓娓道来,准确生动,自始至终能“抓”住人。所以,语言好是一个老师的基本素质。当然讲课的条理清晰,例子的运用得当,也是她成功的原因。语言问题可能平时较容易被老师忽视,一般老师会认为设计很重要,环节要巧妙,他们重视教学方法的巧(这个当然也极重要),而比较不重视语言的准确生动贴近学生。
  
  听课的第二个感想是,老师要对课文有自己深入的理解,独特的领悟。

      现在参考书很多,资料也很多,教案也遍地都是的,好像备课很容易。但正因为如此,自己钻研课文好像就不够些,或者说由于种种限制,自己读出的东西还比较少。如果只是传达参考书的内容,即使全传达了,也还是少些什么。有一位老师普遍认为她讲得很清楚,有条理,声音很美,语调舒徐得当,环节相扣。但大家又觉得她仿佛还少些东西,少什么,还是自己的特别的领悟,传达课文的意境还不够丰富独特。

      如讲“江南的冬景”,问学生文章写了哪几幅图画呢,这个环节普遍的老师都这样问的。那么为什么此处要用“图画”一词呢,明明是写的一个个场景,这个“图画”或“画面”两词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和“画”联系呢。再有,几幅图是什么图,学生找到了说出来了,那么还可以细究一下,作者为什么就写这几幅场景不写其他场景呢,这几幅画图景又是循着一个怎样的次序写的,为什么是这个次序呢。在讲如何描写景物和“画面”时,要把郁达夫独特的感受传达出来,也要把老师的特别的感悟传达出来,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进入课文进入场景。老师在分析写“江南雪”那部分时,引入了老舍“济南的冬天”中写雪的文字,来对比郁达夫写江南雪景。这个环节也不是不能有,但目的是什么呢,好像是让学生明白雪景有不同的写法,有直接正面具体写雪景的,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诗句虚写雪景的。那么侧重点是教学生写作呢,还是仍为欣赏。如仍是欣赏,那就要突出为什么此处郁达夫不直接描写而要虚写,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在此处虚写更好更有效果,也就是说,设计这个对比的环节,应该让学生明白郁达夫此处这样写雪景是有匠心的,也是有特别效果的,不是随意而为的。老师的特别领悟就体现在这些关键处。写景的散文是美的,但最不容易讲好,我可能对这类文章有些想法,所以不免对讲这类文章的老师有些所求过多吧。
  
  听课的第三个感想是,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应该有明确的指向。


  有一位老师很有才情,讲《赤壁赋》第二节时,让学生翻译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老师语言很生动的,说要测试一下学生的浪漫指数,男生翻译前两句,女生翻译后两句。学生翻译得很不错,师生交流非常融洽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那么为什么就要翻译这几句,而不翻译其他几句,没让人明白。如果能说一下,这几句歌诗的美的意境,语言的抒情风格,与苏轼的文章融在一起,是合拍无缝的;这几句话表达的情怀,都是与苏轼此时此地的心境相吻合的。因而这几句“特别”的句子,有必要让同学翻译一下,体会一下歌诗的意境(这种意境也是对上一段意境的补充),也体会一下苏轼的心境,同时也考察一下同学的浪漫指数,看看谁能用现代汉语传达得最准确。一个环节,明确一下指向,效果就不同些。

      这堂课最后,老师把自己仿写《赤壁赋》的文章朗读给学生听,某个同样月明星稀的夜晚,生某来向师探问人生答案,师化身为主,生化身为客,主客问答,探讨求学真谛。这个环节非常出彩,看出老师的才华,仿写文章形神兼备,学生读来微笑不已,也从中明白了些许人生哲理。但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呢,没让人明白。老师自己冠以“人生感悟”,可是感悟可以直接表达,为什么要用“仿写”来表达呢。这个地方,如果老师加一些话,可能就可以弥补一下。如说道,苏轼的文章千古流传,固然是情怀好,也是因为写法好,文采好。现在我们来仿写一篇,即使是戏作,用了文章的外壳,但同样有很特别的效果,当然老师的情感是真挚的。通过仿写,老师充分意识到,名文的文趣、智趣的高度,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或许这样说,也便突出了文章写法之妙。
  
  听课就是学习,学习就是思考。上课要达到理想境界是不容易的,如果让我上也不一定上得比这次比赛的老师好,以上只是些学习体会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