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大的路边种了很多很多辛夷花, 上学的时候,小伙伴说鼻子不通气, 我顺手摘了辛夷花,书上说这个治鼻炎的。 小伙伴说,你不会打算直接把这个毛笔头塞我鼻子里吧? 嗯嗯,我就是这样想的,不然怎么用? 如今接触了辛夷药材,也接触了中成药。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关于辛夷的介绍和使用。 【基源】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玉兰(Magnolia denudata)或武当玉兰(Magnolia sprengeri)的干燥花蕾。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 【检查】水分不得过18.0%。 【含量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ml/g)。 (除观赏花,雄蕊瓣化,几乎无芯,检测不出含量外,正常辛夷含量几乎都能达到标准,从1%-3%不等。)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兰脂素不得少于0.40%。 (此标准极易达到,实际辛夷检测发现,该值从2%-5%都有。)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 【用法与用量】3~10g,包煎。外用适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处方】炒苍耳子310g 辛夷230g 白芷46g 细辛46g 黄芩46g 川贝母62g 淡豆豉62g 薄荷脑4.9g 【制法】 以上八味,除薄荷脑外,炒苍耳子粉碎成粗粉,加70%乙醇加热回流5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稠膏。药渣加水煎煮2.5小时,取上清液与上述稠膏合并,浓缩成清膏。 辛夷、细辛分别提取挥发油; 黄芩、川贝母、白芷、淡豆豉粉碎成细粉。 将上述细粉、清膏与轻质氧化镁20g及适量辅料混匀,制成颗粒,低温干燥,放冷。 加薄荷脑及上述挥发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含量】本品每片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2.4mg。 【功能与主治】通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 【用法与用量】饭后温开水送服。一次2~4片,一日3次,2周为一疗程。 【注意】服药期间,忌辛辣食物。 【贮藏】密封。 辛夷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性温味辛,归肺胃经,可以散风寒,通鼻窍。 主治风寒头痛、鼻塞、鼻渊和鼻流浊涕等病症。 辛夷呈长卵形,苞片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有光泽的长茸毛。 去掉外苞片后为棕色、类棕色棒状内芯,谓之辛夷仁。 故从入药部位来看,辛夷为全花蕾,而辛夷仁则为花蕾内“芯”,两者是不相同的。 《雷公炮炙论》:“即一时去皮,用向里实者”。 辛夷仁为上行颠顶、内宣肺胃之药。 明、清之前的古方中多数以辛夷仁入药, 汉代《华佗神方》中黄白神方, 宋代《严氏济生方》所载“辛夷散”, 明代《医方考》中“补脑散”等。 至明、清时期, 诸多含辛夷仁的经典名方历经时代演变, 逐步以辛夷代替辛夷仁入药。 《惠直堂经验方》中“辛夷散”、 《济阴纲目》中“苍柏参芎散”、 《寿世保元》中“神愈散”等。 以辛夷代替辛夷仁入药, 其原因可能是:制取辛夷仁,需手工剥去苞片,过程繁琐,中药市场上罕见辛夷仁流通。 加之近代医者认为,两者在功效上并无显著差异,故方剂中的辛夷仁逐步被辛夷所取代。 《本草衍义》明确指出辛夷“入药,去毛苞”。 鼻炎良方“辛夷散”是以辛夷仁等10味药材,“右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服”。 若用辛夷代替辛夷仁,辛夷外苞片上的细小茸毛,在以茶清调服时会刺激咽喉,导致过敏。 挥发油是辛夷的主要活性成分, 对辛夷、辛夷仁和外苞片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辛夷仁所含挥发性成分种类与辛夷一致,但含量远高于辛夷,且同产地来源的辛夷仁质量更稳定可控。 辛夷不同部位的挥发油含量差异显著。 15批辛夷全花蕾的挥发油平均含量为1.70%, 辛夷仁的挥发油平均含量高达6.79%,近乎为前者的4倍; 而15批辛夷外苞片中,挥发油平均含量仅为0.45%,仅为辛夷仁的1/15。 由此可见, 辛夷中所含的挥发油,大部分来自于其花蕾内部的辛夷仁, 而外苞片中的挥发油含量很低。 综上所述,从本草沿袭来看:辛夷主要用的是里面的芯,而且起作用的主要为里面的挥发油。 解答了之前的疑惑,这个毛茸茸的,吃进去会不会刺激喉咙。这个毛茸茸的,直接塞鼻子里,感觉没用。 在中成药里面,它是提油使用的,至于提油时有没有必要把外面的壳去掉。 得到的解释如下:提油是粉碎做的,而且还是蒸煮提取5个小时,是慢慢提取出来的。 同时看到里面的细辛也是提油,在市场上细辛的价格差异较大,不合格的大概在40多一公斤左右,合格的细辛至少80一公斤以上。 商贩表示: 合格的细辛,完全靠运气。细辛马兜铃酸主要在根茎(芦头),去净了芦头,马兜铃酸可以勉强控制住。 但含量也是头部比较高,头去净了浸出物又低了,所以细辛合格率极低。 对于部分细辛仅仅用于提油的中成药,如果提取油的过程中,马兜铃酸不会跑到油里面去,或者跑的量极少。 是否可以对市场上那些:因马兜铃酸稍稍超标的“不合格细辛”,网开一面? 超链接:细辛与马兜铃酸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辛夷、辛夷仁和辛夷外苞片中挥发性成分的比较 胡静 付志博 桑情妮 张敏 章弘扬 胡坪 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2)2020版中国药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