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槐树已成为寻根文化的代表,同期、同等规模的瓦屑坝却少有提及

 云锦居士 2021-01-29

在浩瀚绵长的中国历史上,因战争或政治需要,曾出现过多次大规模的移民,这其中尤以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耻”后的衣冠南渡,明初大移民及清初大移民,这五次规模最大。

大槐树已成为寻根文化的代表,同期、同等规模的瓦屑坝却少有提及

靖康之耻

至今在北方的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鸦窝”。

大槐树已成为寻根文化的代表,同期、同等规模的瓦屑坝却少有提及

山西大槐树

有宋以来到明初,华北平原经数百年战乱,涝蝗疫之灾也超过了任何一个朝 代,人口大量亡徙。而山西由于相对封闭的环境,遭受的天灾人祸要比周边地区少得多,人口相对稠密。因此明太祖在恢复中华,决定从山西移民填充华北平原,以恢复当地的秩序与生产。据统计期间共向河南移民93万人,山东移民121万人,河北移民41万人。

晋南是当时山西人口稠密之处,于是明政府因地制宜地在洪洞县外的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寺内的一颗大槐树成了移民集聚之地。由于移民来源混杂,难以追寻各自的祖籍地,因此移民们干脆都以洪洞大槐树为祖居地,这不仅存在于人们的代代口口相传,也见之于今天河南、河北、山东很多人家的家谱,及相关史籍。

今天,洪洞大槐树已成为国人寻根文化的一大标志,一句“家住大槐树下”,不知能勾起多少人的乡愁。

大槐树已成为寻根文化的代表,同期、同等规模的瓦屑坝却少有提及

山西大槐树

山西填华北,只是明初大移民的一个最耀眼的缩影。除山西外,明初还有太湖流域、江西两处移民迁出地。其中太湖流域的移民,主要用于填补江淮地区的空缺,及迁往云贵一带戍边。

江西的移民则与山西类似,主要填补周边的湖广、南直隶,据《明史》、《明太祖实录》及大量家谱记载和《中国移民史》专家考证,洪武年间江西向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苏共移民210余万人。大的移民潮计有:

洪武七年:迁江西饶州府移民14万人到凤阳;

洪武九年:迁江西饶州府,九江府移民约5千人到凤阳;

洪武二十一年:迁江西移民30万人到黄州,12.2万到武昌府,9.1万人到德安府,10.7万到汉阳府、沔阳府,16万人到荆州府、1万人到襄阳府;

洪武二十二年:迁江西饶州、九江府移民27万人到安庆府,饶州、九江府6.5万人到池州府,饶州府移民约6.4万人到庐州府;

洪武二十五年:迁饶州府、徽州府农民及商人24万人到扬州府,

洪武三十年:迁江西移民21.9万人到湖南常德、武陵等十县,2.6万人到常德府,1.1万人到岳州府,15.2万人到郴州、永州、衡阳府,9.4万人到宝庆府,15.4万人到靖州辰州。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明初,江西移民的数量并不比山西少,“饶州”二字更是频频出现,事实上饶州府是明初江西大移民的主要输出地、和集结出发地。与山西大槐树一样,绝大多数江西移民是饶州鄱阳瓦屑坝迁出的,瓦屑坝也成为了江西移民的集体记忆,视其为祖籍地。

大槐树已成为寻根文化的代表,同期、同等规模的瓦屑坝却少有提及

江西填湖广

瓦屑坝位于今江西省波阳县莲湖乡,现名瓦燮坽,是莲湖乡辖下的一个行政村,“瓦燮”是“瓦屑”的雅称。同治版《鄱阳县志·古迹》中有:“瓦屑坝在立德乡,去城西二十余里。楚中诸大姓多于元明之际自此徙。”

立德乡就是莲湖乡,《太平寰宇记》“鄱阳县”条下载:“莲荷山在县西四十里彭蠡湖中,望如荷叶浮水面”。此山即今之莲湖乡,明代称立德乡。

大槐树已成为寻根文化的代表,同期、同等规模的瓦屑坝却少有提及

瓦屑坝寻根

那么明政府为何要选择瓦屑坝作为移民的出发地呢?

这与瓦屑坝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瓦屑坝所在的波阳县,古称鄱阳县,自东汉末年豫章郡、鄱阳郡分治后,历来是鄱阳郡、饶州、鄱阳路、饶州府的政治中心。民初江西移民人数以饶州府居首,为方便运送,自然将移民集中地就近选择在里饶州府府治所在的鄱阳县。

而瓦屑坝去鄱阳县城不过一二十里,处于鄱江三角洲,又濒临鄱阳湖、邻近鄱江,周围湖泊密布,水路通畅,是理想的移民水运码头所在。

遥想当年,以饶州府所属各县为主的江西外迁人口,沿昌江、乐安河、余水及其众多的支流顺流而下,出饶州府城后,在鄱阳湖边的瓦屑坝集中,然后登舟北上。出湖口后,或溯长江而上,迁入湖广,或顺长江而下,迁往南直隶。江右文化,也随着这一大批江右民系百姓的迁徙,而散播到湖南东部、鄂东南、皖西南、陕西商南等地。

虽然受口耳相传影响,瓦屑坝有诸如瓦西坝、瓦砌坝、瓦基坝、瓦家坝、瓦集坝、瓦渣坝等异写,但无疑是江西移民的根。诸多江西移民的族谱中,诸如“江西瓦屑坝”、“ 鄱阳瓦屑坝”、“ 鄱阳桃花渡瓦屑坝”、“ 瓦屑坝叶家村金鸡岭”、“ 江南路豫章瓦屑坝”、“ 饶郡瓦西坝”、“ 江西饶州瓦西坝”、“ 饶州府瓦西坝”、“ 江右瓦西坝”、“ 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筷子巷瓦屑墩”、“ )抚州府临川县筷子巷瓦屑沟”的记载,将这段记忆深深地凝刻在了江西移民及其后嗣的心间。

大槐树已成为寻根文化的代表,同期、同等规模的瓦屑坝却少有提及

瓦屑坝记忆

“江西瓦屑坝”五个大字,凝固多少代江西移民的辛酸和思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