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孩子的注意力,很多家长都会不自觉地皱眉头,因为那实在是“太难”搞定了。 就拿上课来说,课堂上很少有孩子能专心致志地听完一整堂课,他们似乎永远都有做不完的小动作。 不是和同学说说悄悄话,就是将桌面上所有能拿起来的东西都拿在手中不停地把玩,哪怕是一小片废纸,都能玩上半天。 事实上,不仅孩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很多成年人也会出现类似的注意力涣散的情况,从脑科学的角度,把称为“注意力匮乏症”。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个游戏。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点,然后尽可能长久地盯着它看。 詹姆斯认为,人的大脑无法长久地聚焦在一个点,或者任何一个不动的物体上,哪怕只有几秒钟。因为它如此的渴望变化、惊喜,以及对无知的探险。 它会不断寻找新的角度来聚焦这个点:形状的差异、与纸的关系、喻义上的想象,比如它像不像一只眼睛或苍蝇? 大脑对信息的渴求是由大脑的神经传递受多巴胺控制的。它能产生非常强烈的冲动,使我们不顾痛楚或疼痛也要满足自己猎奇求新的欲望。 1971年,当计算机还像卡车那么大时,经济学家郝伯特·西蒙(HerbertA.Simon)就对现代人的注意力匮乏症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的匮乏与欲求。 如果孩子一直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犯错,家长因此而训斥他,长此以往,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严重影响,其他各方面能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所以,家长有必要静下心来了解这些知识,才会更有方法、有信心来高效解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一问题。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脑神经学家罗伯特·戴斯蒙研究发现,大脑中控制注意力的是前额叶皮质区的神经元。 当这些神经元一起释放信号时,就会由于共振而形成信号上下波动类似于正弦曲线一样的伽马波,这时人就可以主动选择注意力的方向。 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有三种表现类型: 一种就是注意力不足型,就是做什么事都不专心,这种倾向的产生与大脑额叶外侧相关; 另外一种就是过动、冲动型,做什么事都静不下心来,要通过多动的方式来增加神经刺激,这种倾向与额叶内侧、带状回的活动有紧密关系。 还有一种就是混合型,时而多动时而坐在那边不动,即使不懂,注意力也不能集中。 在了解了注意力与大脑的关系之后,我们在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时就不要那么急躁也不要总是训斥孩子了,而是要寻找科学的方法。 其实,孩子之所以会注意力不集中,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提供了太多吸引他前额叶皮质区神经元释放信号的因素,比如玩具、电子产品等等。 这些东西让孩子很轻易地就将注意力从学习知识上转移开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适当减少对孩子的多余刺激。 减少大脑额叶外侧刺激,保持高效学习状态 为孩子准备一个专门用来学习的区域,在区域事业范围内多放置一些与学习有关的东西,减少其他无关事物对大脑额叶外侧的刺激,能静下心来学习,使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上,提升学习效率。 孩子年龄尚浅,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我们不妨帮孩子合理安排下学习时间,在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后,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增加大脑多巴胺的分泌,让他以更好的状态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减少额叶内侧活动,帮助孩子注意力转移 根据脑科学的研究,在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同时,也要帮他确定哪些事情是真的需要集中注意力,要让他能根据事态的发展即使转移注意力,以免浪费孩子的注意力。 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很容易导致孩子在一道题上花费很多的时间,白白浪费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 直接作用大脑皮层相关神经,养成高效用脑习惯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科学仪器提升——脑电生物反馈技术。 通过专业仪器对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脑波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用科学数据反映孩子的注意力情况,在注意力不集中时,给予孩子相关行为训练,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相关神经,让孩子养成高效用脑习惯。 通过一定周期的脑电训练,孩子的大脑神经惯性就能摆脱原有神经回路的影响,在提升注意力的同时,养成主动选择注意力方向的习惯,让学习更高效! 针对孩子学习,家长也可以留言讨论,孩子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疑问,还有什么想要学习和了解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