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子理中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组成方解

 潇湘之子玄黄 2021-02-04

【来源】《三订通俗伤寒论·六经方药·温热剂》。

【配方组成】附子五钱别直人参三钱炙甘草八分干姜三钱(炒黄)冬白术三钱(炒香)生姜汁一瓢(冲)

【用法】水煎服。

【作用与功效】热壮脾肾,急救回阳。

【主治适应症】阴证伤寒。

【方解】方中以附子、生姜辛热追阳,为主药。以人参、白术培中益气,为辅药。以炙甘草和中,为佐药。使以姜汁去阴浊而通胃阳,妙在干姜温太

阴之阴,即以生姜宣阳明之阳,使人参、白术、生姜、附子收功愈速。此为热壮脾肾,急救回阳之要方。

【临床应用与医案】

(一)结肠黑变病

侯某,女,60岁。自诉反复便秘10年,腹泻、腹痛、腹胀2年,加重1周。现病史:病人有10余年便秘史,长期间断服用大黄、芦荟、番泻叶等药物及中成药制剂,便秘、腹泻症状反复交替发生。2年前病人服用过量泻药后,开始出现腹泻,伴有阵发性腹痛,腹胀,腰痛,便后痛减,食欲减退,乏力,体重较之前减轻,无黏液脓血便。曾在多家医院求治,服药(具体不详)后症状能够缓解,但停药后症状反复,饮食不当为常见诱因。1周前,病人诉上述症状复发并加重,遂来就诊。目前症状:腹泻,色青,每天2~3次,不伴有黏液脓血便,无恶寒发热及恶心呕吐,便后乏力,伴阵发性腹胀,腹痛,纳差,腰痛,消瘦,怕冷,小便正常,睡眠尚可,舌质淡、舌下瘀斑、苔白少津,脉沉细。查体:神清,精神差,形体偏瘦,脱水貌,面色青黄,舟状腹,腹壁静脉无怒张,全腹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辅助检查:电子肠镜检查提示为结肠黑变病、直肠息肉。结合病人症状及体质,中医四诊合参,辨证为脾肾阳虚,中焦虚寒挟瘀证。予附子理中汤加味以温补脾肾,散寒祛瘀。方药:制附子30g(先煎1小时),干姜10g,晒人参30g,黄芪50g,桂枝15g,川芎15g,桃仁15g,山药30g,炒白术30g,炙甘草10g,红花15g,肉苁蓉10g。保留灌肠治疗。每天1次,每次150ml,连续治疗1个月。灌肠方法:病人每天早晨排空大便后,取右侧卧位,垫高臀部,备以肛管,外面涂少量石蜡油,使之润滑,以便插入时不致对肛门及肠黏膜产生刺激或损伤,然后将肛管插人肛门15cm,将已配制好的药液经灌肠筒缓慢注入150ml,注入完毕后,保持现有体位30分钟,防止药液流出。治疗后病人腹胀、腹痛症状明显好转,大便成形,面色较之前红润,精神佳,小便正常,食量增加,睡眠可,舌质淡红、苔薄黄。复查电子肠镜提示结肠黑变病完全消失。[朱丹,张怡,解秀翠,等.加味附子理中汤保留灌肠治疗结肠黑变病1例报告.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2):89-90]。

(二)浮肿

廖某,女,19岁。2010年8月9日初诊。近2个月饮食不佳,纳呆食少,嗜睡,四肢、头面部浮肿明显,午后更重,四肢酸软无力,腰酸口渴,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滑无力。问知其自入夏以来嗜冷饮,日夜均在空调房中,少运动。证系脾肾阳虚,元气散漫。治以温中散寒,补益脾肾。用附子理中汤:制附子60g(先煎1小时),炙甘草30g,炒白术20g,干姜45g,党参15g。水煎,饭前服。

2010年8月16日二诊:服药后,浮肿较前有好转,食纳转佳,每日如厕2~3次,大便稀软极臭。继服原方至稀臭便消失。

2010年9月27日三诊:诸症消失。原方改为丸药,长期调理。

按《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损伤则百病丛生,故养生治病当时刻固护阳气。病人平素喜冷饮、吹空调,致体质日渐衰弱,阴寒之邪趁机而入,故饮食不佳、食少纳呆、周身浮肿、嗜睡;午后乃阴阳交接之时,阴气渐盛,则症状于午后加重;口渴而无舌红少津,反见舌质淡胖,脉滑而无力,为阳虚不能蒸腾津液、温化摄水。二诊时泻稀臭便,乃阳气大振、驱体内阴寒之邪外出之兆;浮肿较前好转、食纳转佳,为阳气回复之象。治以扶下焦阳气,振奋脾阳,收到很好效果。[沈耿杨.附子理中汤治案二则.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2):141]。

(三)畏寒

杨某,男,21岁。2010年10月18日初诊。数年前重感冒大汗后即畏寒,缠绵不愈,人冬症状加重。精神困顿,眼睛微闭无神,四肢、头面部寒冷如冰,身裹3件毛衣、双手紧握热水壶仍瑟瑟发抖。胃脘、胸胁、腹部畏寒隐痛,喜饮开水,夏日亦然,稍吃西瓜、冷饮则腹痛加剧。舌红、苔薄少,脉沉细。证属脾肾阳虚,阴寒凝聚。治宜温肾健脾。方用附子理中汤:制附子90g(先煎1小时),炙甘草30g,炒白术45g,干姜60g,党参30g。水煎,饭

前服,日1剂。

2010年10月25日二诊:畏寒有所好转,穿着跟常人无异,精神较好,唯腹痛仍时作时止。前方制附子减为60g,炙甘草、炒白术、干姜、党参改为45g。水煎服。

2010年10月30日三诊:畏寒胸腹痛皆止,精神较佳,面色红润,前方改为丸剂长期调服。

按病人精神困顿、双眼无神、身冷如冰、喜热汤,乃阴证无疑。胃脘、胸胁、腹部畏寒隐痛,喜饮开水,为脾阳虚衰。病程日久,正气已虚,脾肾阳气亏损。治疗当以扶脾肾阳气为先。二诊诸症好转,为阳气渐旺,故稍减药量,逼邪外出。三诊诸症消失,表明阳回阴退,故改汤剂为丸剂,善后调理。[沈耿杨.附子理中汤治案二则.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2):141]。

【现代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

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方药组成:党参12g,白术10g,干姜6g,炙甘草6g,制附子10g,补骨脂12g,五味子6g,吴茱萸5g,肉豆蔻6g,大枣5枚。腹痛甚者加木香、白芍各10g;腹胀甚者加茯苓、砂仁各10g;呕吐者加丁香6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连用5天为1个疗程。126例病人经治疗1~2个疗程,治愈率为78.6%,好转率为11.9%,无效9.5%,总有效率为90.5%。其中服药3剂治愈36例,服药5剂治愈21例。随访6个月~3年,未见复发。治疗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徐厚禄,彭勇.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26例.中国民间疗法,2011,19(9):38]。

【临证提要】

本方适用于卒中阴寒,口食生冷,病发而暴,忽然吐泻腹痛,手足厥逆,冷汗自出,肉眶筋惕,神气倦怯,转吟头项若冰,浑身青紫而死,惟陡进纯阳之药,迅扫浊阴,以回复脾肾元阳,乃得功收再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