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顶尖当代艺术家,告诉你英文也可以写书法 | 一幅拍出1000万

 凡尘过客160 2021-02-04

Mad World Gary Jules - Mad World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

编辑:耀匀 | 图:Google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艺术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答案,而在于引发思索。」它迫使我们用全新的角度,看待熟悉的一切。

当代艺术家之中,徐冰是个在任何意义上都无法忽视的存在。作为国际舞台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由始至终对所处的现实,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解读。他的一幅看不懂的英文书法,曾被拍到了1035万。


从无人能懂的「天书」,到举世皆懂的「地书」;从新鲜有趣的「文字写生」,到争议无限的「凤凰」,徐冰的艺术在各种语境中自由转换,始终专注于用全新的创作方式,回应变幻的社会问题。

如同当代艺术的魔法师,徐冰赋予平凡之物以全新意义,一次又一次,用充满回味的惊诧告诉世界:最顶尖的中国当代艺术,在吸睛的表象之下,有深度,更有内涵。



艺术不是真理,是谎言
但它教导我们理解真理

视频来源:《十三邀》丨许知远 VS 徐冰

析世鉴 —— 天书

BOOK  FROM  THE  SKY

1887-1991


    一个人,花了四年的时间
    做了一件什么都没说的事


80年代末,正值中国传统文化大反思之时。华夏文明的代表 ——「语言文字」被视为愚昧落后的封建象征,首当其中,成为被质疑和批判的对象。

沉迷海量阅读之上,深陷文化讨论之中,徐冰愈发错落迷离、混沌不清。

他将这种深刻而空洞的感觉付诸实践:耗时四年,以超越想象的耐心创造并刻制了四千多个毫无意义的「伪汉字」:汉字的部首结构,宋体的笔画疏密。

徐冰在北京寒营乡古籍印刷厂 逐字刻板


手工雕版,活字印刷,装帧成册;序言页码,跋文注释、目录眉批,每个阶段,每道工序、每个细节,由始至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毫无破绽。

徐冰「析世鉴 — 天书(四卷本)」


历时四年的孤独与执着,《析世鉴 —— 天书》横空出世 —— 四册书卷的宏大形式,展现了一个沉浸式的装置艺术。

「析世鉴 — 天书」展览现场

悬挂卷轴和严密排版,宗教般的神圣氛围。无比熟悉的汉字元素,极为考究的制作工序,营造出旷世经典般的庄严肃穆。细细品读,一个字也不认识。



「析世鉴 — 天书」内页

这是一本吸引你阅读,又拒绝你进入的书。徒有其表却毫无内涵,充满矛盾。这就是「天书」—— 一个文字的圈套。

「庄重肃穆的形式」对比着「毫无意义的内涵」,熟悉的茫然带来强烈的震撼,越是煞费苦心的郑重其事,越凸显空洞内容背后的荒谬。

曾经,华夏民族对文字无比崇敬,但如今他们作为表达思想的工具,戏谑玩弄于股掌之间,不复再被欣赏和尊重。

《天书》瓦解了文字最功利的「意义」,只剩下毫无使用价值的「外壳」。当文字不再附加其它目的,我们终于看到它本身的美感与尊严。

「析世鉴 — 天书」内页


徐冰成功跨越思想的边界,抵达精神的彼岸。用一部毫无意义的恢弘「天书」,呈现出那个特殊时代和历史语境下,对传统文化的洞察与反思。

「析世鉴 — 天书」展览现场

英文方块字书法

SQUARE WORD CALLIGRAPHY

 1994---

九十年代初徐冰移居纽约,与西方当代艺术短兵相接。试图摆脱文化重负,为融入西方做了一系列概念艺术的尝试。

对西方而言,迫于文字意义的障碍,对书法的欣赏长期停留在表面,见字如画,很难深入理解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英文方块字书法 」字帖

徐冰尝试将中英两种语言「嫁接」,确定26个字母对应的中文写法,用东方书法阐述英文内容。英文有了全新的汉字表情;书法也有了新鲜的西方内涵

26个英文字母对应的汉字笔法

如果说「天书」是无法阅读的「伪汉字」,那么「英文方块字」则是用汉字结构书写的英文篇章。看似毫无章法,实则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王维《鹿柴》(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竖着阅读)

The Deer Enclosure 
Empty mountain not see human;
but hear human language echo
Returning light under deep wood;
again shine green moss on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展览特别安排了书法教室。参与其中,描摹书写,如同在两种文化之间自由穿梭,赋予了熟悉的知识以全新的维度。

「英文方块字」展示的不止是中西文化间的冲突或共鸣,而是像「天书」一样,打破固有观念,挑战思维局限,提供面对世界的全新观察与思考维度。

地书

BOOK FROM THE GROUND

2003-

与《天书》《英文方块字》对语言本身的关注一脉相承,《地书》敏锐地捕捉到网络语言和图像文字的趋势,在传统文字之外,探索交流的内在逻辑。

《地书》的灵感源于公共领域的标识设计。不同于传统的语言文字,这些图形符号,以简练的形式传递出复杂的内容,如同举世通用的「国际读本」。

徐冰经过七年的材料收集、概念推敲、调整试验,最终出版的《地书》,用各类通用的「语言标识」,妙趣横生地记录下都市白领一天的典型生活。

《地书》第1-2页

与《天书》的艰深晦涩相反,《地书》通俗易懂,甚至毫无文化和地域限制。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也许图形符号传递信息的能力,终将超越语言文字的隔阂,成为更完美的沟通媒介。

《地书》第3-4页

人类超越文字障碍的理想和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如果说《天书》表达了对现存文字的遗憾与警觉;那么《地书》则表达了对普天同文的理想。

《天书》《地书》看似截然相反,却又有共同之处:无论地域和文化背景如何,它们平等地对待世间每一个人。

《地书》展览现场

文字是文化概念最基本的元素,是文化的根,对文字的改造,就是对思维本质的改造。徐冰通过对文字无限可能性的尝试,在阅读的转换中,彻底打破固有思维模式,重新回到认知原点。

文字写生

READING  LANDSCAPE

2001-

人类早期使用图形符号纪事,许多文字都源于象形。古代汉字就如同记叙世间万象的方法,每个字都像一个故事一幅画,「万物皆可归为符号」

中国古代象形文字:12生肖


书画同源,中国的码字法与拼音文字不同,却与水墨画法一脉相承。写字画画本就是一个动作,而字元连缀起来,就如同国画中的「皴法」或「点法」

徐冰 「文字写生」所绘风景

「文字写生」系列回归本源,用「文字」来「绘画」。对山写「山」,面水写「水」,云雾移位,山色变幻,书法笔触随景色流转,用文字组成的山水画卷,描绘心中沟壑,勾勒世间万物。


「文字写生」所绘风景


千百年来,汉字的间架结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文字写生」将艺术中的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既是书也是画,在笔墨的游戏中,感受中国文化的本源。

「文字写生」所绘风景


「文字写生」发展出一系列装置作品:

「鸟飞了」:地面文字取自字典「鸟」的解释,以此为起点「鸟」字飞起来,从简体、繁体、楷书、隶书一路演变,最后追溯到远古象形文字,五百多个不同书体的「鸟」成群飞向窗外。

「文字写生」之「鸟飞了」


立体而生动的装置,有着如童话般的纯真和奇幻,在文字、概念、符号和形象间穿梭感悟,追逐求索,仿佛刹那间,触及了中国文化最原始的底色。

「文字写生」之「鸟飞了」


「文字的花园」:由上千个立体的象形文字描绘出风景,与视线外的风景无缝衔接。墙上古画中的静物变成一串立体的象形文字,从画面蔓延到现实。

「文字写生」之「文字的花园」


在立体的文字花园中漫步,文字符号回归与自然关系的原点,超越语种和文化的界限,变的前所未有的简单而纯粹。

「文字写生」之「鸟飞了」

背后的故事

Background Story

2004-

「背后的故事」是一幅光影绘画。

进入展厅,引入眼帘的是巨幅山水画卷。但转到背后,会发现无数植物纤维与麻绳破布。这些不起眼的废料,在玻璃和灯箱的作用下,仿佛水墨晕染,呈现出丰富而立体的光影图卷。

「背后的故事」正面(上)与背面(下)


「光绘画」的细腻与粗糙杂物的反差,带来巨大的心理震撼。只是略微反转角度,原本平淡无奇的废弃之物,就能瞬间变为柔和宁静的世外桃源。

「背后的故事」正面(右)与背面(左)


「背后的故事」用反差强烈、颠覆而极端的方式,迫使我们直面自身的执念,重新反思看待事物的角度,以及所谓「美」的本质和依托,究竟是什么?

「背后的故事」正面(上)与背面(下)


凤凰

PHOENIX PROJECT

2011-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冰踏足建筑工地。庞大断裂的建筑废料,如同残骸般展现眼前,高楼广厦的富丽堂皇,与底层劳工的残破不堪鲜明碰撞。

面对巨大的反差,徐冰耗时三年,将废弃建筑垃圾,变成一对展翅高飞的艺术装置「凤凰」。颠覆常人眼中的形象,「凤凰」鲜明而粗粝,凶狠而危险。

「凤凰」在马萨诸塞当代艺术博物馆


「凤凰」最初计划置于财富中心。用财富积累的金碧辉煌,对比凤凰代表的粗粝现实。中国崛起的强大与底层状态的碰撞,如同理想现实的激烈对抗。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终究以「凤凰」的落败收场,移出财富中心,翱翔CBD。

「凤凰」翱翔在北京CBD上空

「凤凰」见证和揭示了财富积累背后的深层关系,以及民工的命运;它试图让我们超越表面的认知,去寻求更深层的意义:如文明与发展,社会与环境。

「凤凰」在威尼斯双年展展,Arsenale 船坞

「凤凰」带着精心打扮,却伤痕累累的尊严,先后出现在今日美术馆、威尼斯双年展,翱翔在纽约圣约翰教堂。不同场景赋予「凤凰」不同意义,用艺术的方式带给世界不一样的启迪。

「凤凰」在纽约圣约翰教堂

艺术源于生活

你生活在哪里

就面对哪里的问题

有问题就有艺术

—— 徐冰

徐冰在不同艺术方式中自由切换,2008年,恢复肯尼亚绿带的「木森林」计划,让当地学生绘制树的图画,网上拍卖所得善款,回流肯尼亚植树造林。

「木森林」计划中孩子们绘制的树


孩子们画在纸上的树,最终成为真的树,生长在地球上。「木森林」计划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理念,如同种子一样在世界上传播,先后在香港、巴西等地进行,让艺术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

「木森林」计划中,孩子们自己的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