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目实施27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实施问答

 ylxuyi 2021-02-05

编者按

今年4 月至7 月,由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培训专家工作组成员组成的专家询导组通过远程会议方式对中西部22 个省(市、自治区)、的2020 年“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规划方案开展了专家询导。询导组从提高培训专业化、细化项目设计、强化项目管理监控等方面精准指导,特别是对在线培训、精准帮扶、分层分类进行了重点指导,为各地优化“国培计划”项目实施提出了专业意见。在此基础之上,专家组根据各地反映的问题和需求编制了《2020“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实施27 问》,包含了具体操作事项和案例。“微言国培”按专题逐期连载,供广大教师培训工作者参考学习。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升工程2.0项目实施问答


十五、工程1.0与工程2.0的关键区别是什么?


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1.0(以下简称“工程1.0“)的实施周期是从2014年至2017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工程2.0“)的实施周期是2019年至2022年。为什么在工程1.0之后,启动工程2.0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技术又向前发展了吗?当然不是。
如果以考驾照来类比,工程1.0类似于科目2,考核的是行车的场地专项技能(如侧方停车等);而2.0类似于科目3,考核的是在真实道路上行驶的能力(如靠边停车等)。简单地讲,工程1.0主要是关注“教师在个人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提高”,而2.0关注的是“如何在教育教学实境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问题,最终要看是否能将技术学以致用,并在学生学习和学校发展方面有所贡献(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1.0与工程2.0的区别示意图

因此,工程2.0的几个重要原则都是和“学以致用”这一目的密切相关。
1.以校为本:强调整校推进,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必须是为了解决本校教育教学问题服务,并在本校的教研活动中依序开展;
2.基于课堂:强调教师的学习场所、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是围绕课堂内外开展,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活动应用技术、发展能力;
3.应用驱动:强调教师以真实的教学任务为驱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与技术,并开展实践;
4.精准测评:强调体现精准性的校本应用考核,并且考核的指向一定是“能力”,重点通过微能力测评来实现面向教师个体和面向学校的校本应用考核。
就主要的核心线索而言,能力提升工程1.0与2.0的区别可以用表1来呈现。

表1 工程1.0与工程2.0的核心线索区别



十六、学校管理者团队培训的设计要点是怎样的?


1.培训对象
学校管理团队由校长、副校长、科室主任、技术骨干、学科骨干等3—5人组成,视学校规模大小、信息化教学环境等实际情况调整结构与人数。偏远地区小规模学校,校长和负责组织学校校本研修活动的副校长或骨干教师应参加管理团队培训。
2.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帮助学校管理团队提高信息素养,提升整校推进提升工程2.0实施能力(学校信息化规划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评价推动能力等),指导研制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案校本应用考核办法,为管理团队领导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提供保障。
3.培训原则
坚持应用导向,围绕学校信息化建设愿景、应用与评估,聚焦整校推进、混合研修、应用考核等关键问题实施培训,所用为所学。
实行任务驱动,以“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案、校本应用考核办法”三个核心任务为驱动,设计相应培训课程,开展行动学习,培训结束时形成符合学校发展实际、具有可操作性、预期能实现的发展规划、研修计划与考核办法,学以致用。
4.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突出核心能力,分“政策理解力、规划设计力、教学创新力、总结提升”四个模块,围绕提升工程2.0政策理解、整校推进、研修组织、应用考核等主要内容以及三个核心成果的完成进行专题与活动设计。
附:案例

图1 学校管理团队培训方案要点示例



十七、培训团队培训的设计要点是怎样的?


1.项目定位
培训团队培训是整校推进能力提升工程2.0的重要着力点。要以区县培训者团队为重点,按照“素质好、教学优、懂技术、会应用、善指导”的标准遴选组建。在省级专家团队的引领下,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和服务能力,逐步打造区县为主的本土化信息技术应用支持服务团队。
2.培训目标
(1)领会能力提升工程2.0文件要求,明确培训团队的职责任务和要求,掌握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的有效路径与策略。
(2)提升对整校推进和课堂教学应用的指导和评价能力。掌握不同应用环境和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选学、能力点应用和考核的有效策略,明确指导工作重点与评价标准。
(3)理解区域能力提升工程2.0规划和年度计划,研制或完善区域校本研修指导方案与区域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3.培训原则
(1)实践导向。培训要与区域能力提升工程2.0推进紧密结合,围绕指导工作任务要求,提升履行职责的素养和能力。
(2)任务驱动。要与本区域能力提升工程2.0管理团队(项目办)、省级专家团队组成工作团队,共同研制或完善本区域校本研修指导方案、区域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3)成果导向。围绕指导学校发展规划、校本研修、应用考核关键环节和课堂应用核心任务,发现、遴选、汇聚一批典型案例和优秀课例,为后续引领、指导、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4.培训内容
培训团队培训着眼工作任务要求,明确“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按什么标准干”。围绕整校推进指导和学科应用指导核心任务,按照“理念提升、能力提升、经验借鉴、成果产出”四个核心模块设计系列培训课程。
附案例:

图2 培训团队培训方案要点示例



十八、如何判断学校现有的信息化环境?


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校本应用考核指南》中,提供的30个微能力点,成为各地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的重要依据。

这30个微能力点是以“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为三类分列的,那么学校在选择微能力点时,如何判断自己学校所处的环境呢?下表应该可以帮助到教师们。

表2 不同信息化环境对应的关键软、硬件特征



十九、如何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相匹配来选择能力点?


为了帮助各个学校选择自己适合的能力点,这里提供几种信息化教学模式,并为这些模式配置了相应的能力点范畴,供各个学校使用。
1.优化教学模式是借用了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在不改变当前学校里以讲授启发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具体教学环节的优化,从而达到最令人满意的效果。适用信息化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流程,将知识传递置于课前,课上时间主要用来更多的“以学定教”,开展互动、点评与分享。这种模式将学习知识的更多主动权交给学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适用信息化环境:混合学习环境
3.项目学习模式是一种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在复杂、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问题分析与探究,通过制作作品来完成自己知识意义建构的教学模式。项目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来源于真实情景中的任务、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研究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STEM学习等,都可以归在这一类。适用信息化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
4.数据驱动教学(Data-driven Instruction)依托于互联网和学习分析技术,是依靠着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利用而实施的、更多强调学生学习个性化的新型教学模式。适用信息化环境:智慧学习环境
5.在线教学模式是师生处于物理分离的状态下基于互联网实施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与前面的各种模式有交叉(如:在线也可以开展项目学习),单设这种模式是为了方便有些学校准备将疫情期所产生的成果或教学感悟做进一步的提升。适用信息化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
面对以上教学模式,建议可以采用如下的微能力点“套餐”供学校选择。

表3 不同信息化教学模式对应的能力点建议



二十、混合式校本研修应该如何组织?


依据《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指南》要求,学校在“整校推进”过程中要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为目标,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校本研修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以下按每位教师完成50学时为例)。混合式校本研修组织实施建议如下:
第一:培训团队要加强对混合式校本研修的研究,引领指导学校探索线上线下混合研修新模式;
第二:学校管理团队要基于本校实际情况,针对问题与需求,制定可提升、可检测、可达成的目标任务及研修计划;
第三:学校要立足“整体提升”,建立“骨干引领、教学选学、团队互助、学校指导”的研修共同体;
第四:学校指导教师选择能力点时可以按照“学校目标—学校确定微能力点范围→教研组确定微能力点范围→教师选择能力点”的流程进行(如图3示例);

图3 学校指导教师选择能力点的流程示意

第五:学校可以按照“指导教师选择能力点→提出明确研修与考核要求→组织教师线上(25学时)相应能力点课程学习,边学边实践,开展线下(25学时)实战操练式实践应用教研活动→教师提交能力点成果参加校本考核→总结改进计划”的流程,组织混合式校本研修(见图1:混合式校本研修流程图)。其中线下实践应用25学时,包括提交能力点认证成果、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备课、研课磨课、成果展示等活动;

图4 混合式校本研修流程图

第六,培训团队要引领指导各校混合式校本研修,要突出一校一案、以校为本、立足岗位、边学边用、学为所用。市县要建立实践应用的激励机制,展示教师应用能力,学校混合式校本研修的新模式。



二十一、学前教育的能力提升工程2.0如何构建课程与能力点测评?


在学前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中小学教育中有很大不同,主要体现以如下方面:信息技术支持幼儿园管理、通过微课程构建教研资源、信息技术推进家园共育、云时代的个人知识管理、应用多媒体开展生动教学、技术支持的幼儿发展评价等等。基于此,建议为幼儿园直接压缩微能力点范畴,请幼儿园的管理团队直接在以下能力点中进行进一步选择,避免信息冗余。同时,选择的学习课程应与这些能力点对应。

表3 适合学前教育选用的微能力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