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说课”说不

 木香草堂 2021-02-06

王小兵

前几日,学校举行了新课改青年教师说课选拔赛,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市说课比赛,我担任评委。一种奇怪的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一些上课平平的教师在说课时却是神采飞扬,挥洒自如。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理念新颖,手段超前,开口就是三维目标、小组合作探究、个性化阅读、多媒体应用。而比照他们平日沉闷的课堂教学,肢解式的课文讲解,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平板式教学手段,真是判若两人。面对如此大的反差,我不禁陷入了深思,为什么那么多的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是那样的举步维艰,而在说课时却表现出高超的教学艺术呢?说课这种远离教学实践的形式到底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多大的效果呢?通过深刻的反思,我认为说课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弊端。

一、说课所创设的远离真实的虚拟课堂,导致教师以教定学,心随我动,无法呈现知识建构与生成过程,无益于选拔优秀人才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他们获得对知识本质的准确理解。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说课时台下空无一人,学生都没有到场,教师的主导作用何以体现?在完全单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凭着自己一厢情愿的预设,顺流而下,一泻千里。在这样虚拟的课堂里,教师还能真正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吗?还能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并使其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吗?还能让课堂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吗?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教师完全掌握着课堂的话语霸权时,当然可以丝毫不必考虑学生的感受,更谈不上去了解、观察他们何时“愤”与“悱”,并不失时机地给予“启”与“发”了。在只有几个评委的虚拟课堂里,教师又怎能不抛开学生转而挖空心思去揣摩、迎合评委的口味呢?学生这个主体缺失,正好给教师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正好为其放手让学生“充分”开展所谓的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提供了最佳时机!当然更加可以让学生“毫无顾虑”地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了!一切流程都了然于胸,一切体验都由教师“体验”,导演与演员集于一身,课堂任我纵横驰骋,这样的课多么精彩与浪漫啊!可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何时才能实现由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角色的真正转换呢?当课堂都远离真实时,我们还能对这个教师的绝妙表演作出任何正面的评价吗?这样的形式所选拔出来的优秀教师,到底还有多少可信的成分呢?正如仅有一个指挥到场的交响乐团,不管指挥的感情如何投入,动作如何得体,我们也绝不可能听到任何动人心弦的乐章——因为实在什么也听到!我们又如何去评价这个指挥技艺的优劣呢?

二、说课所创设的游离于课堂教学实践之外的虚拟课堂,无法呈现教师真实的教学技能,无益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说课讲究的是教材把握准确,教法选择恰当,学法指导有效,板书提纲挈领,过程清晰明朗。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说课形式初创者的良苦用心:通过虚拟的教学演练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一定的距离,教师们说课时的种种表现与他们的实际教学水平、操作技能却总是相差甚远。普通话说不好的,上公开课时还得烦请别人录音,而说课时却不必这样繁琐,仅用“教师范读”一带而过;不会制作课件的教师说起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那更是如行家里手,娴熟自如——评委根本就不知道你到底会不会;粉笔字写不好的那就更不必担心当场出丑了,完全可以用“出示投影”取而代之;教师的课堂机智及管理、调控、交往能力那更不得而知,学生都不在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师生对话缺失,根本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小插曲”,当然也就无需课堂应变、启发诱导了。至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交融更如空中楼阁、水中之月。只有教师一人的课堂谈何互动!这正如只有红军而没有蓝军的军事演习一样,无论多么辉煌的战绩都是虚无的,没有意义的!

更重要的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必须着眼于授课班级学生的能力状况,必须立足于授课学校的硬件配置——从来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设计!你授课的对象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是普通学校学生还是重点学校学生,这所学校的硬件配置如何?这都决定着教学设计的起点。如果抛开这一切,动不动就来个“网上搜索查找资料”,试问你知道这所学校有电脑教室吗?即使有机房,这机房接入互联网了吗?如果都具备,那么学生们会上网吗?他们具备网上搜索查找资料的能力了吗?当我们的教师在说课时只顾及教学理论的支撑,先进教法的选用,教学目标的预设时,他们往往会遗忘或者忽视在真实教学时所必备的过程——备学生。在岸上学习游泳的人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更不用说进入惊涛骇浪的大江大海!

如今新课程正向纵深推进,不少地区已经进入二期课改,如果我们还留恋于说课所创设的虚拟课堂,那是很不明智的,也是不符合新课改“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的。我们期盼真实课堂的理性回归!我们呼唤“富有情趣的”、“活泼的”、“生机盎然的”、“使人受启发的”、“有韵味的”、“有灵性的”、“让人心领神会的”、“引起师生共鸣”的新课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