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火

 直尾昂述 2021-02-06

五行之火(心)

从阴阳的角度看

宇宙的实质就是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五行则是因为地球的公转而形成的

对阴阳变化进一步细分的五个阶段

在从阴阳太极图

一气周流的圆圈图形

左边生发,右边潜降

一年四季

气候特征

地球围绕

太阳公转

夏天的气候特征

形成大自然的能量场

具有宣发释放的特征

这种能量场在

自然界形成了

能量释放

万物繁荣

的局面

在人体上形成

“心”这个脏器

南方生热,

热生火,火生苦,

苦生心,心生血,

血生脾,心主舌

在天为热,在地为火,

在体为脉,在脏为心,

在色为赤,在音为徵,

在声为笑,在变为忧,

在窍为舌,在味为苦,

在志为喜

喜伤心,恐胜喜,

热伤气,寒胜热,

苦伤气,咸胜苦

所谓的方向方位

实际是相对概念

例如

日本在中国的东方

法国在中国的西方

方位方向

取决于选取的

参照物在哪里

就地球而言,方位方向的概念

主要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而成

地球

因公转和自转形成

相对的“南方”位置

这种公转运动产生

“火”的能量场

火的能量场

形成了一种

燃烧、释放、繁荣的自然规律

火产生形成了,一种苦的味道

(我们把不同的味道

如从能量的角度来看

实际是由于

振动频率的

不同而形成)

这种苦味的能量

形成叫心的脏器

人体的血脉是由心这种带有

苦味和生发的能量来滋养的

脾这个脏器和提供运转的能量场

是由心的能量转化来的(火生土)

心开窍于舌

舌头所以能

品尝出味道

得益于心提供的

能量供应和滋养

苦味能滋长心气

心气能化生血气

血气充足

又能生脾

它的变化

在天为热气,在地为火气,

在人体为血脉,在五脏为心,

在五色为赤,在五音为徽,

在五声为笑,在病变的表现为忧,

在窍为舌,在五味为苦

(颜色、声音、味道的

本质是不同能量场振动波)

在情志的变动为喜

喜能伤心,以恐惧抑制喜;

热能伤气,以寒气抑制热;

苦能伤气,咸味能抑制苦味

这个规律在自然界

深远微妙而无穷的

在人能够知道

自然界变化道理

在地为生化万物

大地有生化

所以能产生

一切生物;

人能知道

自然界变化的道理

就能产生一切智慧

宇宙间的

深远微妙

变化莫测

我们可以得出有关

“心”的很多信息

大自然夏天的能量场

即产生了人体的心脏

舌头、血脉,这些的

物质层面的组织

都属于心来管理

从抽象层面来看

红的颜色(颜色本质也是一种能量)、

笑的声音(声音的本质也是一种能量)

苦的味道(味道的本质也是一种能量)

也都属于心来管理

从情志的角度来去看

喜悦也属于心来管理

“礼”的这种品德

也属于心来管理

从这个角度看

临床看到的很多疾病都可以从

“治理和调理”心的能量来处理

比如血液类疾病、

喜欢大笑的狂躁症、

或者感觉不到

喜悦的抑郁症

嘴巴总是感到发苦口、

齿不清、结巴、痛苦、

神气不足等等

再如,身体上宣通宣发

的组织或器官出现问题

如出汗异常

心脏有问题

等的都可以

从心的角度考虑

肉体上的病和精神层面的疾病

经常难以区分,而且相互影响

“心”,主管身体能量的释放

可引申为宣通、光明的力量

心藏神

即心是身体的

中枢指挥系统

与西方人把大脑认为

人体的中枢指挥系统

有所不同

所以中国人在造字的时候

把有关思维、情志的词语

都带有心的偏旁:

思、想、忧、虑、

恐、惧、志

物质层面看:

心脏是人体能量

释放最强的器官

生命持续运转

依靠心脏一直

持续不停跳动

生命宣告结束

心脏最后

停止发热

阴阳角度看:

生命能量来自

太阳的光和热

所以称作“阳”

依靠太阳能量生存

的物质体称作“阴”

太阳和月亮是对地球

影响较大的两个星体

月亮本身并不产生光

月光来自

太阳反射

中国文化经常

用月亮代表“阴”

而相对于太阳

在造字当中

人体的器官

肝、肾、肠、

胆、肺、脾、

胃、胰

等器官的名词

全带有月的偏旁

唯独“心”这个词

不带有月的偏旁

象形文字看:

心这个词

象形文字

就是一团

火的形状

阴阳的角度看:

心即就是身体

最大的能量场

是“阳气”

最集中

的地方

人体的“太阳”

“照耀”其他的脏腑

得以正常地运转

《灵枢.邪客》

少阴,心脉

心者,脏六之大主

精神所舍,其脏坚固,邪弗能容

客之心伤,心伤神去,神去则死

痛苦的消息

就会“伤心”

严重之时会

影响我们的

胃口、睡眠等

很多生理活动

听到喜悦的消息

“心”会感到高兴

生理活动

发生变化

中国历史故事:

经常有伤心至死的记录

甚至有高兴致死的记录

东方文化

给“心”赋予

重要地位

快乐不快乐

幸福不幸福

完全取决于

我们的“心”

中国文化认为

心与宇宙相连

生命本质

宇宙赐予

“真心”的“一点灵光”

我们的“心”本质上是

和自然、宇宙合一

印度文化

更是认为:

即使生命

宣告结束

我们的“心”

依然存在

看不见

的能量体

会继续以

不同形式

存在延续

修行的本质即:

让我们的心保持在

平和、宁静的状态

用一生

的内在

探索发现

“心”的真相

最终把“心”

与宇宙

和“真理”

融合为一

从而达到

心性合一

的本质

我们的“本心”

其本质是来源于

清净光明的宇宙

清净自在

我们的痛苦

内心“装满”了

太多的想法

痛苦的经验

修炼的目的

在于消除掉

想法和经验

回归与宇宙

合一的本性

心是人体

指挥系统的核心

是指所有生命的活动

发出命令的指挥系统

保持

健康平和

的心态是

保持

身心健康

最重要和

最基本的

要素

一生所有的行为目标

都是为了“心”的幸福

从这个角度讲

幸福

不在“外”

而在“内”

让我们来通过

针灸大师诺娜.弗兰德林一段

对“火”的描写的散文来体会

心在人体中承担的功能:

五行中的孩子

把我们交给火

进入生命的

成人时期

一颗颗幼芽,曾经如此关注自己的新生

火伴随我们,步入充满各种关系的世界

描写火会牵动我内心的感情

我的五行有很多“火”的成分

言语的表达,往往有些生硬

火在我眼前是

五行之中至阳的一行

对世界完全张开双臂

夏日花儿

盛开之时

吐露着春天

紧闭的花蕾

最深藏的心思

令人一目了然

火的花盛夏绽放

热切地张开自己

这份开放

使她容易

受到打击

得要学会

保护自己

芸芸众生

每个人都可能带来

潜在的冲突和疑惑

火的任务正是

解决这些问题

火是心脏

他表明了生命

最顽强的生命力

肩负着

每一次的心跳

务必万无一失

责任重大

必须随时

保持警惕

注意

周围动静

敏捷思维

迅速行都

当机立断

扫除障碍

要把问题

化作乌有

火是心脏

是生命的

最核心处

身体王国的最高主宰

身体和灵魂的君主之官

生命本质之所在

幸运的是

君主身边

有着一群

勇于献身

的卫士

执行命令

忙碌这个承担各种责任

督促其他大臣恪守职责

君主自己

稳坐王位

指挥一切

小肠在她的脚下

不停筛选、分理

当心和小肠

都有效运作

每次心跳

都很平稳

健康不会

感到心跳

然而这一个

强大的组织

哪怕最最细微的故障

也会影响平稳的运行

立刻会感觉

混乱的端倪

如危机四伏

原本无比稳定器官

即使心跳只停一次

出现一次不规律的搏动

整个王国也会为之颤抖

“心”如果出了问题

会难以判断做什么

会使身心和谐统一

急切想做事

可能太狂热

太执着完美

发出的信号

尤其是语言

常常会使人

摸不着头脑

吞吞吐吐,思想言语不清楚

可能就是,君火失衡之征兆

含糊信息来回传递

表明他在竭力维持

“天下”的太平

在生活中碰到

“心”的问题的

病症实在太多

胸闷、高血压、

各种心血管疾病

抑郁症、

心情不高兴等等

以笔者经验为例

几乎所有病案

都与“心”相关

很多人在经历

重大疾病之后

留下心理阴影

很多人在爱情

家庭生活不幸

和工作压力下

产生很多

心理问题

有时会碰到严重病症

笔者常有这样的体会

其心理的阴影和创伤

对身心的伤害要比

疾病本身的伤害

更严重得多

很多慢性疾病

如果仔细分析

全都是长期

处于负面的

想法和情绪

对身心的伤害而造成

心性问题

当今社会

太普遍

太重要

很多疾病

实际需要

双管齐下

一方面,得益于,正确的治疗

一方面,呼吁道德与信仰的回归

需要在

精神上寻求:

生命的意义

精神的寓所

心性的本质

生存的目的

问题重大

值得探索

治疗“心”的疾病方面

笔者经常采用如下

一些思路和方式:

例如脉象分析

心脉有阻滞和障碍

引起心脉跳动不正常

可能就需要用到一些

“宽胸利气”的药物组合

如瓜蒌壳、薤白等

天下第一方:桂枝汤

桂枝

振奋心阳

第一要药

很多的抑郁症,太痛苦

也经常会用到祛除心胸

“郁结”和“邪气”的药物

如法半夏、白豆蔻等

法半夏能够祛心中

有形之痰饮和邪气

白豆蔻之香味即能够

宣散心包之无形邪气

很多芳香宣发的食品和香料

对治疗“心”的疾病皆有帮助

有益于情绪的释放

治疗中发现很多

心和情绪的问题

都是心阳不足导致

心中的能量如果充足

很多负面的邪气不能

长期地左右人的心性

振奋心阳的药物可能有:

党参、黄芪、炙甘草、

干姜、附子等等

有些问题是“心”的

烦躁不安所导致的

宁心的药物通常有:

茯神、石菖蒲等

滋心养心的药通常有:

酸枣仁、柏子仁等

治疗“心”,的疾病当中

常用的一味药叫“远志”

联想分析,感怀到中医的

伟大和古圣先贤的洞察力

赞叹中医所认为的

“天人合一”的观点

远志功效:

增强记忆

宁心安神

形体而言,远志根很大

地面的草,只有一点点

形而上的角度

好像人的志气

“远志”的苗即“小草”

它的苗只有一点点

凝聚气的力量很强

像小炮台

肾脏能量

像打水枪

打得很高

“远志”可以

把心肾的能量连接

把肾里存储的能量

提供给心而滋养心

李时珍称远志

可以“交通心肾”

远志形状:

细小叶子

极长的根

大地深处

吸取营养

正像人体五行当中

肾主管能量的储存

心主管能量的释放

远志吸取

天地之气

有效实现

这种能量的

连接和转化

“远志”嘲笑人:

在家为远志

出外为小草

(远志苗)

首先应试着

从中医思维

去思考问题

每一味中药

我们必须用

中医的思想

来去理解他

把每一味中药都当成

一种生命鲜活的个体

从生长规律、形象

以及内在来去理解

这种思想方法就是:

《周易》、阴阳五行和

自然规律的思维方式

如果按照西医

分析化学成分的方法

很难理解一味药的真谛

和真正的使用一味中药

《神农本草经》:

远志,味苦温

主咳逆,伤中,

补不足,除邪气,

利九窍,益智慧,

耳目聪明,不忘,

强志倍力

久服,

轻身不老

叶名小草,

一名棘菀,

一名棘绕,

一名细草

生川谷

本中所列药物

切勿轻易模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