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跪磕头算哪门子传统文化?

 悲壮的尼古拉斯 2021-02-17

近几年每到春节,网上都会流传各种村里下跪磕头拜年的视频,而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从画面上看,往往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安坐或是站立,面前哗啦啦跪倒一大片,看上去煞是热闹。

不过,这种视频在热闹之余,也往往会变成网友热议甚至争议的焦点话题。

有人持批判态度,说,这不就是矮化人格的封建余孽吗?

有人则无比自豪,认为这倒是本乡本土亲族和睦、尊老孝亲的证明,这也是源远流长的传统民俗和文化传统,为何不能弘扬?

由于这些习俗主要集中在部分地区,所以这种争议往往会演变成地域话题,甚至最后变成一通对骂。

到底应该怎么看?

***

平心而论,大家见仁见智是正常的。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何况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各地民风和风俗的形成,自有其特殊的历史与地理环境,不好一概而论,或者简单贴个先进或者落后的标签。

如果有人选择用跪拜磕头这种方式,来表示对长辈的尊重,无论他的选择是出于自己发自内心的价值判断,还是出于对某种习惯或习俗的认同,都是讲得通的。

但问题是,在跪拜已经退出现代社交礼仪序列的大环境下,即便自己有自主选择权,也绝不意味着自己可以强迫别人如此,无论是以长辈身份强压,还是道德绑架,都是不合适的。

要知道,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回老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愿意下跪磕头。

而那些随着自己另一半,到仍然存在下跪磕头风俗的地方过年的年轻人,就更加纠结了。对他们特别是她们而言,从小生活的环境,可能根本就没有给活人下跪的习惯。

用养育之恩来绑架人家下跪,也是莫名其妙。人家又不是你们养大的?

还有一些地方,将下跪磕头拜年的范围弄得太宽泛,甚至把族内所有辈分高于自己的亲属都算上,也很值得商榷。

这样一通下来,下跪的小辈太辛苦。而接受跪拜的“长辈”,有的其实一年到头,照面都不打一下,有的甚至比下跪者年龄小的多。

这种形式化的“尊重”,到底有什么意义?

更不用说那些将下跪磕头拜年和孩子压岁钱直接捆绑的做法,甚至按“磕几个头给多少钱”来明码标价——这究竟是在传递什么价值观?希望孩子从中学到什么?

有趣的是,下跪磕头风俗的支持者和拥护者,到这个时候,往往会祭出传统文化的大旗,甚至直接宣示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就差去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可这杆看似威风凛凛的大旗,就真的经得起推敲吗?

下跪磕头到底算哪门子传统文化?

***

从历史角度看,下跪磕头的缘起,是先秦时期形成的跪拜礼仪。这套礼仪贯穿了中华文明几千年,对东亚文化圈的其他民族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确实当得起一个“源远流长”。

可问题是,跪拜礼仪的本来面目,是源于上古时代坐姿的一套自然而然的社交致敬法则,而且强调双方有施有答,强调相互尊重。

和如今村里那套单方面宣示长幼尊卑的玩法,完全是两个东西。

从先秦两汉三国到南北朝,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都没有椅子板凳,上至君王下至农夫,都是席地而坐,正式的坐法是双膝着地,臀部抵住脚跟,这就是个“跪”的姿势。

所以上古的跪,本质上就是坐,人人如此,并没有后世所谓“下跪”的卑下感。

在这种跪坐的姿态之下,如何向对方表示致敬的意思呢?

最直接的动作,就是“引身而起”,也就是臀部从脚跟上起来,上身好像变长了一般,这个就叫“长跪”。

在“长跪”的基础上,再加上姿态变化与头部、手部动作,便形成了一整套跪拜礼仪。按照《周礼·春官·大祝》记载,分为九种不同名目,各有适用场合和对象,称为“九拜”:

“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不过,先秦“九拜”和今天很多人想象或是从电视上看到,那种臣子对君主单方面卑躬屈膝的“三拜九叩”还不一样。

按照周礼,位卑者向位尊者致礼,行“稽首”礼,也就是在跪坐姿态的基础上,脚跟离臀,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臣拜君,子拜父,师拜生,都用“稽首”。而位尊者也必须以“空首”礼还礼,动作是两手拱地,叩头至首而不触地。

按照《周礼·仪礼》记载:“始见于君……士大夫则莫挚,再拜稽首,君答壹拜”,即便是君王之尊,面对臣子稽首行礼,也是需要拜回去的;甚至还有君王向臣子行稽首大礼的记载,如《尚书》中的“太甲稽首于伊尹,成王稽首于周公”。

这才是真正的华夏传统。

对比之下,今天村里那种闹哄哄的下跪磕头,一来已经不具备古人席地而坐的条件,显得折腾而造作,二来失去了古人礼尚往来的互动,歪曲了君臣父子相互尊重的本意。如此这般,还要打传统旗号,未免有些张冠李戴。

当然,相比过年给长辈下跪磕头,某些地方以官方力量组织孩子给师长集体跪拜行礼,就更显得荒诞不经了。

一边逼孩子行“古礼”,一边坐在现代的椅子上安之若素,有选择性的把传统留一半藏一半,这种操作合适吗?

***

话说回来,说今天村里的下跪磕头全无传统渊源,也不客观。

无论是礼节本身的仪式细节,还是它在强调单方面服从、强化尊卑等级意识的精神内核,它和封建社会后期的三拜九叩还真有点关系。

只不过,就算是传统,这也是文化传统中不怎么高明的那一面。

自秦汉之后,随着君权不断加强,礼节方面对上位者的尊崇意识也在持续强化。但是,从汉代直到隋唐五代的朝堂之上,还是君臣“坐而论道”。如果是重臣耆老,往往还有特别礼遇。

这里面的变化转折,发生在宋元之际。按照清末康有为向光绪皇帝所上《拟免跪拜诏》的总结: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的同时,撤去了宰执大臣在殿上的座位,强化了君臣尊卑之分。

不过,大臣下跪奏事则和少数民族政权的习俗有关。《金史》记载金国的宰相高汝砺向金宣宗跪奏。而且契丹和女真部族中,经常有鞭打杖打大臣的记载。这背后是一种边疆部族根深蒂固的“主奴”观念。

等到这些部族入主中原,这些富有“主奴”色彩的礼俗也被带到了中原朝堂之上,下位者对上位者卑躬屈膝的跪拜,才要摇身一变,混入了传统文化。而这套文化随满清统治者发明的三跪九叩礼,臻于登峰造极。

这套东西是清朝在入关之前发明的,最早出现在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的祭天仪式之上,并在入关之后被推广到全国。按《大清会典》记载:“大朝,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礼,其他朝仪亦如之。”

对以少数人口君临华夏亿万子民的统治集团而言,以此繁琐而屈辱的礼节,强调君臣尊卑之分,自有其必要性。它和文字狱,和“奴才”文化,在功能上具有相似性。这种礼仪文化对民间习俗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一直影响到今天,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今天非要把这套东西标榜为传统文化精髓,甚至往“孔孟之道”上靠,又是何苦?

考虑过孔子孟子的感受没有?

所以,民国建立之后,政府在宣布剪辫子、禁缠足的同时,也用法令形式明确废除了跪拜礼节,代之以鞠躬和握手。这不单单是与世界通用礼节的接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华夏传统本来面目的回归。

一晃眼,大清都亡了那么多年了。

其实,关于跪拜的问题,既是忠臣烈士又是饱学大儒的文天祥,他的回答是值得铭记的。

根据《续通鉴记载》,南宋亡国之后,文天祥被俘送至大都,元朝丞相命令文天祥下跪。文天祥说:

南之揖,北之跪。予南人,行南礼。

这里的南北不是指地理上的南方北方。

在文天祥心中,那个无需向上位者觍颜屈膝,也能表达尊重的国度,才是真正的华夏。

***

今天是春节公休假期的最后一天。

愿你开工愉快。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永远无需向他人下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