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伴学生共成长 探索德育新路子 ——读郑艳霞老师《走进心灵的教育》有感

 新用户19085124 2021-02-18

    中职班主任不好当。如果说基础教育的班主任受到分数、成绩的裹挟,那么,中职班主任则顶着“千万不能出事”的巨大压力。所不同的是,基础教育的班主任死死“盯”住分数、成绩,这样的“盯”,学生理解,家长支持,社会默认;而中职班主任死死“管”住学生,这样的“管”,往往是无奈之举,甚至有可能因此引发对抗和冲突。

    然而问题在于,作为中职班主任,面对困难,我们做了哪些努力?为了破解中职班级管理难题,我们有没有真正地把自己“交出去”?有没有动用我们的全部智慧去探索、去尝试破解一个个难题?我们是浅尝辄止地试图带好班级,一旦看不见效果便止步于抱怨、郁闷和倦怠,还是带着永不言弃、屡败屡战的精神去走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与学生共成长?最近我在读的一本书,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明确回答。

                                  

    这本书的名字叫《走进心灵的教育——中职班主任与学生共成长的故事》。作者叫郑艳霞,是河北唐山曹妃甸区职教中心的一名德育教师、班主任。郑艳霞老师在书中讲述了她在带班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又一个故事。透过这些故事,我看到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工作者。说她平凡,是因为她和其他中职班主任一样,在面对学生的厌学、自我放弃以及极强的破坏力时,也失望过、痛苦过、哭泣过;说她伟大,是因为她始终没有放弃过,她坚信人性的美好、情感的力量,坚信一切教育都将归于学生的自我教育。正是由于这种坚信、坚定和坚守,郑艳霞老师俯下身来,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陪伴每一个孩子成长,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她的班里没有后进生,学生全都充满阳光、自信地走向各自的广阔天地。

                                      

    或许有的老师会以为,郑艳霞遇到了“好班”、好学生所以才更容易取得成功。事实上郑老师不仅没有那么“幸运”,而且和一般的中职班级相比,她所带的班级更具典型性:一个春季招收的机械专业中职班,清一色的男孩子。这样的班级,其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郑老师把学生比作“星星”,把自己看作陪伴星星走路的孩子”,这个比喻既符合师生关系的科学定位,又贴切生动,令人产生美好的遐想。夜空中没有两颗完全相同的星星,每一颗星星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着。作为“陪伴星星走路的孩子”,郑老师所能做的就是擦亮每一颗星星,引导迷途的星星重新归位。

    郑老师陪伴的这些“星星”,恐怕每一位中职班主任都不会有陌生感。“封闭自我的林宇凡”“散漫成性的刘佳伟”“孤僻暴躁的杨久”“中度抑郁自我放弃的孟鑫”“抱成团伙的F4”……面对这些“星星”,郑老师就像名神奇的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找到“病根”,弄清“病理”,几副药下去,“妙手回春”,被擦去灰尘的“星星们”又重新熠熠生辉。令我佩服不已的是,郑老师为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为了打造学习氛围浓厚的班集体,活学活用古今中外教育理论,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当我读到学生在郑老师的带领下爱上读书、在学习上展开竞争、竞相规划自己的未来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这种将教育理论转化为学生内生动力的教育实践是最难能可贵的!

                                    

    郑老师的这本书,“泪点”很多,有不少段落我都是含泪读完的。但是,读完全书后我发现,“感动他人”只是这本书的“副产品”,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一个有作为的班主任在职业教育这片广阔天地里,可以不再囿于教室,不再囿于“本班那点事”,甚至不再囿于校园,而是把教育的疆域横向拓宽、纵向延伸。很显然,这样的班主任是不会“循规蹈矩”的,也是不会简单地贯彻学校意图或单纯地袒护偏爱自己的学生的。这样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言行,一招一式,都秉承自己的“初心”,都践行自己的“使命”。只要符合“初心”和“使命”,便可“信马由缰任驰骋”。因而,郑老师带班“不按套路出牌”,走的全是“野路子”,也因此走出了中职班级管理的一片“新天地”。比如,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又如,学生假期打工,参加企业招聘面试等。这些事情班主任可以管,也可以不管。但在郑老师眼里,所有这些都是涉及学生成长的“大事”,都是“擦亮星星”的良好契机,因此她非管不可,非操心不可。当然,在“管”的方式方法上,郑老师走的仍然是“野路子”:把所有这些“必须”做的事情都策划成幕幕精彩的“话剧”,其中的所有演员甚至包括导演、编剧、制片人等都由学生担任。当代教育家魏书生“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的教育理念,被郑老师运用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她学会了“放手”,学会了“信任学生”,她的学生也学到了“自我管理的智慧”。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职班主任都在寻求摆脱“艰难”、走向幸福之路的密码。郑艳霞,这位灵动智慧、躬身实践的一线中职班主任,她与学生共成长的鲜活故事和她的成长路径,不就是对“幸福密码”的最好诠释吗?

(本文发表于《河南教育》(职成教)杂志2019年第1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