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侃京剧】大学生与老戏迷的对话(下)

 cxag 2021-02-19

    

(接上篇)

京剧的艺术价值 

    A:前面您谈到京剧的思想内容,是否可以就京剧的艺术价值略作评析呢? 

    B:谈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一本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来了。我这里有一本旧杂志,这本杂志上的某些文章不遗余力地贬损京剧。谢天谢地,它早已停刊了!您看这本杂志上刊登的这篇文章是如何借一位“现代青年”之口诬蔑京剧的。 

    A(接过杂志,读):“我不理解你们为什么看得津津有味,我却觉得乏味,着急。看,这一摇三晃的八字步,这捋来捋去的胡子,这拿腔捏调的讲话,这转了十二道弯弯只哼了三个字的唱腔,我嫌它太慢……您说它有韵味,这韵味同我们的生活节奏实在太不合拍了。当今舞台上的程式更加可笑:那指指戳戳的‘兰花爪’,穿着高跟鞋的走碎步,真山真水的布景前跑马行船,我只觉得非常滑稽,从未感到美……我敢断言:不搞现代化,戏曲必然走向灭亡!” 

    B:我认为不是京剧不美,而是这位现代青年没有感受京剧之美的耳朵和眼睛。欣赏艺术要有马克思说的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欣赏京剧亦然。

    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奇文,虽则荒谬,却具有代表性。可以肯定,持这种看法的人决非个别;有人甚至走得更远。

    我们对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要有自信心。事实上,京剧中人物的一举一动,皆有韵律。由于中国古代男性以蓄胡须为美,京剧即以生活为依据,吸收雕塑绘画中的表现手法而形成“髯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戴上髯口,穿上特别宽大的服装,脚登厚底靴,迈“正步”出场。除小花脸即丑角外,走台步是不允许上身摇晃的。跨步较阔,讲究沉着稳重,合着锣鼓的节奏,踏到“九龙口”,整冠、理髯、抖袖、安袖,表现人物潇洒儒雅的气度,十分得体。那位现代青年所说的“一摇三晃的八字步”,可能是汤勤、杨衙内之流的步态。因为这类人物走台步,要求腿部略屈,上身前探并一摇三晃,以显露奸诈、轻佻的神气。 

    A:前面那位现代青年说的“高跟鞋”是怎么回事呢? 

    B:我们从没听说过也没见过什么“穿高跟鞋走碎步”。他所说的“高跟鞋”,其实应叫做厚底 靴。少数民族妇女如铁镜公主穿的鞋叫“花盆底鞋”,然而决不走碎步,走路需要甩动双臂,抬起双脚平落,显示出人物端庄文静,落落大方。花旦戏里常常有走碎步的,然而花旦也不穿高跟鞋。

    A:花旦穿的什么鞋? 

    B:花旦穿彩鞋,矮帮、薄底、帮上绣花。花旦的碎步,步幅极小,尺寸又极快。如《拾玉镯》里的孙玉姣,拾得傅朋的玉镯时走碎步,姿势美观,充分流露了情窦初开的农家少女娇羞、惊喜的神情。 

    A:“指指戳戳的兰花爪”是怎么回事? 

    B:“兰花爪”是旦角常用的一种手式。在《白蛇传》“断桥”一折戏中,白素贞念“冤家呀”

的同时,以“兰花指”往许仙额头一戳,许仙失去平衡,身子往后一仰,白素贞见状忙伸手搀扶,之后想起他的忘恩负义又轻轻推开他。这“一戳、一扶、一推”生动地表现了白娘子对许仙又是嗔怪又是怜爱的复杂感情,观众也从中获得了真切感受。试问:这又有什么滑稽可笑之处呢? 

    A:现代青年看不惯古代妇女的手式,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B:这些现代派青年总不致于比美国青年更富于现代气息吧?很多美国青年,尤其是女孩子,对中国京剧中旦角的手式是非常感兴趣的。 

    A:何以知之? 

    B:我这里有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1952年写的《梅兰芳传稿》,其中关于梅兰芳访美演出的情况,作了很精彩的描述,您拿去读一读。 

    A(接过书,朗读):1930年2月17日晚,他在纽约正式上台演出,第一幕即由梅兰芳亲自出马 ……忽然乐声一停,后帘内蓦地闪出一个东方女子来,在细微的乐声里,她在台上缓缓地兜了一个 圈子。她身腰的美丽、手指的细柔,都是很少见的雕刻……随着剧情的推进,台下的观众也随着马 可·波罗到了北京,神魂无主,又在做着“仲夏夜之梦”。直到一阵锣鼓,台上绣幕落下,大家才苏醒过来,疯狂地鼓起掌来,戏院内变成了棒球场,直至请她出来谢幕五次,观众才逐渐安静下来。

    这晚的戏结束后,已是深夜。但是台下没有一个人离开座位,他们都“赖”着不走,同时没命地鼓掌。最初梅兰芳是穿着戏装在台前谢幕,后来他卸了装,观众还等着他谢幕。他于是又穿着长袍,文雅地走到台前含笑鞠躬。这下更糟了,因为那些女观众才知道他原来是个“密斯特”……一时台下大乱,观众纷纷买来鲜花,跑上台去献上。最后剧院主人出来解围,说梅君实在太疲乏了,观众始欣然而散,总计谢幕共15次。 

    第二天早报出来,纽约就发起梅兰芳热来,而且很快传遍新大陆。纽约第49街的购票行列“绕街三匝”。最初票价最高为6元,后来涨至12元,黑市票价高达30元。一夜之间,梅兰芳成为纽约的第一号艺人。他原计划在纽约演出两星期,后来又增加到五个星期。这时候他又成为女孩子们爱慕的对象。她们入迷最深的是他的手指,诸如“摊手”、“敲手”、“剑诀手”、“翻指”、“横指”,都成了她们模拟的对象。电车上、课堂上、工厂里、舞场上,所有女孩子的手,都以一仿梅兰芳的手为荣。 

    B:所谓“真山真水的布景前跑马行船”,尤使我们莫名其妙。京剧的布景极其简单,具有象征的特点,哪有什么“真山真水”?可见虚无主义者诬蔑民族文化,已到了不顾常识的地步了。 

    A:京剧中的布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B:京剧中的表现手法十分高明:若将一把椅子摆在台中背向观众,说明它是门;若将桌椅放在 后场,即可以说明它是桥梁、山岗。在京剧中大量运用虚实相间、以实代虚的艺术手法,以鞭代马,以桨代船,简单的器物给演员表现各种生活图景提供了广阔天地。如《秋江》,舞台上虚无一物,老艄翁却凭借一根篙、一把桨,加以陈妙常的默契配合,把解缆推船,破浪行舟的情景表现得非常准确、逼真。

    京剧突破时间空间界限的虚拟化表现方式,加上从化妆到表演的艺术夸张和写意手法,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点,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东方戏剧艺术体系。完全可以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等外国戏剧艺术体系相媲美,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A:所谓“拿腔捏调的讲话”指什么而言? 

    B:大约指“韵白”。京剧的念白,分有京白、韵白。韵白是一种音韵结合的近于吟诵的形式,讲究四声、五音,采用尖团字和上口字,同时要掌握好气口、节奏。大段的念白,讲究抑扬顿挫和层次感情,张弛有致,节奏鲜明,能很好地表现人物内心的激情,颇为精彩动人。 

    A:“现代青年”所指责的“转了十二道弯弯”的唱腔指什么? 

    B:指的是京剧的〔慢板〕。京剧抒情优美的唱腔,历来倾倒了无数戏迷。确实,慢板的节奏缓 慢,一句唱词的每一个字,都要使腔,唱一句要费较多时间。但这种板式的唱腔,委婉细腻,更耐人寻味。我们认为欣赏艺术,就应该平心静气,过细品味,来不得半点粗心浮气。比如你要知道香茗的味道,就得坐下来慢慢啜饮,决非在街头喝大碗茶那种喝法所能济事。

京剧的程式性 

    A:中国戏曲还有什么特征? 

    B:就是它的程式性。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程式都是直接和间接来源于生活的,表演程式是生活动作的规范化;客观存在又不是生活动作的照搬,还得把生活动作美化和节奏化,也就是舞蹈化。例如“起霸”。 

    A:什么叫“起霸”? 

    B:逢演武戏,尤其是有主帅登场点将发令的场面,必上来四个或八个扎靠的大将。他们冲到台口,挺起虎头(甲的肩头部分),拉住靠牌(掩住腿部的衬甲),在“四击头”的锣鼓中,以“圆场”步伐上场亮相,表示大将在听候主帅“发点”之前,预作整顿盔甲的准备。这一程式叫做“起霸”。

    “起霸”有“正霸”、“反霸”、“全霸”、“半霸”之分,除诸将集体“起霸”之外,还有单人独上的“起霸”,身段繁复,显示演员的真功夫。例如《挑滑车》里的高宠,在台口亮相之后,抛开左右靠牌,拉起“云手”。 

    A:什么叫“云手”? 

    B:指所做的手势像天上云彩一样舒展自如,然后再抬起“山膀”。 

    A:什么叫“山膀”? 

    B:指臂膀上的功夫如泰山一样稳健。抬“山膀”之后退到出场口,在“崩登仓”的点子亮相后,又在“四击头”锣鼓中表演踢腿及碎步等姿势。

    《铁笼山》里的姜维,身为主帅,在“起霸”时不能像高宠那样狠劲十足,那样火炽,不能来三个“鹞子翻身”,也不能打几下“飞脚”。他的起霸,要显示威武肃穆,抬手、投足、下腰、踢腿,尺寸角度都应有主帅风度。60年代初我看过高盛麟的《铁笼山》姜维起霸,沉着稳健,腰间三 尺长的剑、剑柄上垂下的长剑穗、长及脐部的大“黑满”髯口,还有背部的四面靠旗,都始终如一,不歪扯凌乱,既好看又威风。 

    不过“起霸”虽然舞姿美观,但只有老观众喜欢看。青年观众本来就说京剧节奏慢,若“起霸”

时间稍长,看了半天还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就坐不住。这是一个欣赏习惯的问题,养成了习惯也就好了。完全用不着为了迎合外行观众而取消“起霸”。 

    谈到京剧的程式,我想起了关肃霜的豪言壮语:“老娘不走穴,可老娘会走边!” 

    A:关肃霜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B:一些没有艺德的演员钻改革开放的空子,大肆走穴捞钱;有“穴头”邀请关肃霜,遭到她的严辞拒绝,说了这句话。 

    A:什么叫“走边”呢? 

    B:“走边”是着短装的武戏演员的一种象征赶路的舞蹈动作,大抵出现于夜行、巡查、探密,一般都有整袖、束胸、抄带、飞脚、旋子、箭步等动作。身段繁复,矫健敏捷,姿势美观,忽而高纵,忽而低蹲,忽而跷腿“踢月亮门”。 

    A:什么叫“踢月亮门”? 

    B:两腿连续踢起高过脑门,一股冲势,疾如朔风。在“走边”时场面上只用两面小铙钹,“采采采令采……”待走边完了才用大锣。演员“走边”时,多唱格调很严的昆腔,像“新水令”、“折桂令”、“石榴花”等曲牌,配合正反、俯仰的身段,唱则有腔有字,做则合乎节拍,手、眼、身、发、步,面面俱到,一点不能含糊。 

    A:哪些角色须“走边”? 

    B:生、旦、净、丑每一行都有走边。如《夜奔》里的林冲、《探庄》里的石秀、《蜈蚣岭》里的武松、《扈家庄》里的扈三娘、《刘唐下书》里的刘唐、《连环套》里的朱光祖……

    谈到程式,我们还要注意到“饮酒”,因为京剧里相当多的剧目都有饮酒。 

    A:京剧人物饮酒,在举起酒杯的同时总要遮挡一下的,为什么? 

    B:为 了求美。不论戴髯口的还是光下巴的,都有一个程式化的动作,挡一下面部。刘备、操用袍袖,诸葛亮用羽扇,有的人物用折扇,不用折扇的人物用手掌,反正得挡一下。 

    A:有没有例外呢? 

    B:如果戏里用到的不是酒杯而是大碗或酒坛,则不遮挡。如《醉打山门》里的鲁智深,《快活 林》里的武松,通过豪饮显示这些英雄人物豪放不羁的气概。

    讲到饮酒,不仅动作有别,伴奏也不一样。例如 《草船借箭》孔 明和鲁肃饮酒是用胡琴等伴奏;《连环套》里窦尔墩坐寨时和众英雄饮酒,则用丝边锣鼓伴奏,烘托绿林豪杰的英雄气概;《击鼓骂曹》里曹丞相在相府大宴群臣,曹操和同僚们举杯时,场面上吹起“排子”,从唢呐声里显示曹操不可一世的气派。

    如果戏台上的人物不把“酒”往嘴里送,而是倒在桌边,例如《黄鹤楼》里的周瑜和刘备,《群英会》里的周瑜和蒋干,这是剧中人勾心斗角,不能开怀畅饮。关羽在《灞桥挑袍》、《临江会》、《单刀会》里,也不能饮人家敬的酒,他要保持高度的警觉,万一双方话不投机说打就打的。

    A:我发现京剧中跪拜的姿势有不同,有的双膝着地,有的只跪一腿,这是怎么回事? 

    B:一般说臣见君、子见母都要行大礼。例如《清官册》里的寇准,《四郎探母》里的杨延辉。寇准上朝见驾,面朝里,双膝跪地,靴底向外;杨四郎见到佘太君,唱“老娘亲请上受儿拜”也是这样。另外罪犯见官,如《会审》里的苏三,见到按院大人和藩司、臬司也要跪下两条腿的。

    一腿跪地,像《四郎探母》里的杨四郎对杨六郎唱“六贤弟请上受兄拜”就是;在同一剧中杨四郎对天盟誓:“倘若探母不回转,黄沙盖脸尸不周全”,因为是在妻子面前所以只跪一腿。在《桑园会》中,秋胡向罗敷陪礼认错时,摆丈夫架子只跪一腿,秋母用手中的拐杖把秋胡的另一条腿打了一下,于是两腿都跪。身穿大靠的将军,因甲胄在身不行全礼,一般只拱双手行常礼;但犯了军令的 将军去见主帅,则不能这样,应卸去大靠,头顶“水发”,跪地请罪。 

    A:人物出场是否有程式? 

    B:当然有。人物第一次出场一定要从舞台右侧走出来,到了舞台中央,让观众看清,然后再走到其他位置。比较重要的角色,还要在台中央前方念“引子”,吟诵“定场诗”, 自报家门。 

    A:您谈到这一点,是青年观众所不喜欢的,是否应该取消? 

    B:如果主要人物不自报家门,观众知道他是谁呢?又说京剧难懂,又不上人物自报家门,这真 叫京剧演员无所适从了。

    谈到“自报家门”,我想起了《十三妹》中的侠女十三妹。她戴风帽,身着大红打衣,系红战裙,足登薄底快靴,胸扎绦子,背弓刀,形象既英武又妩媚,光彩照人。文弱书生安骥赶往淮安救父,他雇用的两个骡夫密谋杀害公子。正当此际,侠女登场了,在[四击头]锣鼓中,她右手举鞭,左手撩汗巾亮相,随即在[急急风]中跑圆场。左手变撑掌式、右手向下截鞭、亮住,自报家门:“我”,大锣一击,“何玉——”再以喷口有力地报出一个“凤”字。字音远播刚劲有力。自报家门之后,她用悦耳动听的爽脆的京白向观众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后来,当两个骡夫密谋杀害公子时,她又不失时机地出现。观众从她的言行了解到她是一个侠骨热肠的女英雄。这样从外表到内心都闪耀着美的光华的艺术形象,青年观众如果不喜欢,真是不可思议的。 

    A:虚无主义者嘲弄京剧说,京剧的程式是固定的,僵死的。事实是否如此? 

    B:京剧的程式非常多,普遍存在于唱、念、做、打中,可以说是“程式化”了。但是程式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还是拿人物上场来说,首次登场的人物,一定要向观众念点什么,或“引子”或“上场对子”,有的还要加上“定场诗”。然而这一程式千变万化,多彩多姿。《桑园会》罗敷:“送月迎霜,勤织纺,奉养高堂。”《群英会》周瑜:“手握兵符,关当要路,施英勇扶立东吴,师出谁敢阻!”《能仁寺》赛西施:“生成花容月貌,长就玉骨冰肌。杏眼柳眉令人迷,陪伴和尚——得意!” 

    A:这位“赛西施”果真很美丽能与西施比美吗? 

    B:她是一个丑八怪,却又毫无自知之明,以为自己很美,因而非常可笑。 

    谈到人物上场的念白,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宇宙锋》赵高:“世人都道老夫奸,我笑世人心更偏。为人若无良谋智,焉能富贵两双全!”《文昭关》东皋公:“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僮未归,鸟啼山客犹眠。”《打渔杀家》教师爷:“好吃好喝又好搅,听说打架我先跑。”《战樊城》费无极:“眉头一皱计千条,舌尖杀人哪用刀。”

    这些人物一上场,只三言两语就使观众对人物的身份、性格有所了解。《女起解》崇公道:“你说你公道,我说我公道,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这几句可以说是一首哲理诗,一针见血解剖了世象。有两句戏谚,叫做“一套程式,万千性格”,同中求异,正是京剧艺术的奥妙之处。

    有些同志不是不懂程式,而是标新立异故意突破程式,但都没有取得成功。例如在京剧中,凡 属唱工戏,为了让观众专心致志听唱,台上往往采用“净场”手段。 

    A:何谓“净场”? 

    B:即台上的人愈少愈好。《法门寺》“庙堂”、“叩阍”一场,宋巧姣一句[西皮导板]唱罢,在唱[慢板]以前校尉、大铠一律退下,连贾桂也进后台去歇着了。这是为了不使观众分散注意力,同时也节约了配角的精力。这属于京剧舞台调度方面的程式。《坐宫》里的公主猜心事唱大段[慢板]时,连丫环也不留在台上,而且还要“打座向前”。北方某京剧团的《江祭》,用了许多个宫娥“素”女来伴孙尚香的歌唱和舞蹈,结果成了不中不洋的“四不像”。 

    A:导演这样改岂不是违反常识? 

    B:可能这位导演看到流行歌曲里有“伴舞”,为了迎合“现代观众”的欣赏趣味,所以这样“改革创新”。 

    A:那您怎样看待梅葆玖先生对《贵妃醉酒》的革新呢? 

    B:梅葆玖先生也用了多位宫娥、彩女为杨贵妃伴舞,我表示欣赏。这是因为《贵妃醉酒》并非 悲剧,而《祭江》是悲剧,满台的宫娥只见其热闹,却冲淡了悲剧气氛。再说这样也不合逻辑,按照剧情的规定,孙夫人唱完之后是要投江殉情而死的,那么多的宫娥在场,孙夫人投江她们能见死不救吗?七手八脚也要把孙夫人拽起来了。

    A:可否再举一个否定程式的例子? 

    B:按照京剧服装方面的“程式”,只有巾帼英雄、女性将帅和贵族阶层中女性能征惯战者,才有资格扎靠戴雉尾。但新编《青石山》中的九尾妖狐也扎起大靠升格为穆桂英一类人物了;并且关圣帝君不是派遣周仓、关平去捉拿她,而亲自出马把妖狐擒住。故而有内行观众说新改编的《青石山》是“关公大战穆桂英”。 

    A:程式性既然是京剧的主要艺术特征之一,并且它已定型,岂不影响京剧反映现代生活? 

    B:程式性和其他艺术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髓。在旧时代,从关汉卿、汤显祖一 直至谭鑫培、梅兰芳,经过许多剧作家、音乐家、表演艺术家的集体创造,戏曲艺术,尤其是京剧,已高度成熟,形成精致的独特的艺术体系。它比较容易反映封建时代的生活,表现历史题材,而无力表现现代的生活内容。而一些年轻的剧种如评剧、沪剧、吕剧、湖南花鼓戏等,表现现代生活的能力较强。夏衍曾指出,京剧演现代戏是“扬了京剧之短,避了京剧之长。” 

    京剧的虚拟性 

    B:在谈京剧的虚拟性之前,我先问您一个问题:1996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什么? 

    A:有两幅漫画,一虚一实,一简一繁,但都使用了夸张的手法,要求考生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写 自己更喜欢哪一幅漫画。 

    B:漫画和京剧都属于艺术的范畴,都要变换生活中原来的形式,都要采用夸张的手法对生活作变形处理。话剧是写实的,但对话的嗓音那么高,动作幅度那么大,也是离开生活的原型的。京剧通过变形来反映生活,同所有的艺术门类是一样的,只是变形的方法和程度不同而已。我既酷爱京剧艺术,倘我是个考生,我必能写出一篇新颖、警奇、自出机杼的佳作,从而博得阅卷教师的赞赏,获得高分。 

    A:那么您说该怎么写呢? 

    B:这个问题我暂且不谈。我们现在是谈京剧,不是谈漫画和作文。 

    A:京剧的虚拟是否就是变形手法呢? 

    B:完全可以这样说。京剧对生活的变形手法之一就是虚拟。京剧和中国传统艺术一样,在处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不是一味追求形似而竭力追求神似,这是符合中国传统美学观的。它对生活原型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尽量扫除生活中琐碎的非本质的东西,把观众直接引入到生活的堂奥中去。 

    A:这种虚拟手法主要表现在哪里呢? 

    B: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戏剧反映的生活是无限的,而舞台上的空间是极其有限的;戏剧情节的时间跨度很大,但一台戏的演出时间只有3个小时左右。中国戏剧的解决办法就是:它有一种假定性,即和观众达成这样一种默契——把舞台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当作不固定的、自由的、流动的空间和时间。舞台是死的,可是在戏曲演出过程中,说它是这里,它就是这 里,说它是那里,它就是那里。一千里路虽然很长,说走完了就走完了;从门口到屋里路很短,说 它没走完就没走完。一个圆场,十万八千里;几声更鼓,夜尽天明……运用自由,富有弹性。舞台的空间和时间的涵义完全由剧作者和演员予以假定,观众也表示赞同和接受。

    例如《玉堂春》“起解”,刚开始是在洪洞监狱,后来演员唱“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还是那个舞台,它又成了洪洞县大街了。然后出城上路,在台上转了几个圈子,崇公道说省城快到了,苏三你再把枷戴上,咱们好进城,地点又转移到太原城外了。再说时间处理的灵活性。《文昭关》中伍子胥“叹五更”,也只不过唱了十几二十分钟,进帐里换了两次髯口,就表示整整一夜没有安眠,头发胡须都急白了。 

    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各方面的具体的表现上,广泛地采用了虚拟手法。《乌盆记》里刘世昌和仆人刘升在路途上遇到了狂风暴雨,只由人物口中唱念加上撑起雨伞匆匆赶路的动作就可以了,完 全不必用自来水对着演员浇淋,更不需要幕侧专人做风雨的音响效果,观众都表示相信剧中人物确实是遭遇到暴雨袭击了。再说那赵大夫妇在台角上商议如何毒死刘世昌主仆,观众坐在台下都听得 明明白白,刘世昌和刘升难道会听不见?但编剧和演员已假定赵大夫妇是在房子外面悄声讲的,观众也相信他们和刘世昌主仆之间隔着一堵墙,距离较远,完全不会听到。有时在同一场所,某个人物用手一挡,对观众讲述自己内心的秘密,而舞台上别的人物毫无察觉,这叫“背拱”。 

    A:听您这样讲,我明白了,赵大夫妇毒死刘世昌以后,要把他的尸首剁碎。并不真的举刀剁, 舞台上灯一熄,就表示已经剁碎并和入泥土中了。 

    B:是这样。生活中有些东西完全不必要展示。例如姚期被斩,内侍只用一个托盘,托着姚期戴的那顶“文阳”,观众也就相信和接受了姚期被斩的事实。如果是电视剧,则必定有个血淋淋的逼真的人头。 

    A:经您一讲,我觉得艺术就要讲究含蓄,要让观众通过联想了解剧情,借观众的联想来完成艺术的创造。 

    B:谈到电视剧,最讲究“真实性”。千军万马厮杀的场面,事实上也多半不可能拍出来,不过几百个群众演员,在那里跑来跑去。京剧就不同,一般四员将,四兵卒就代表千军万马。三国戏里曹操兵多将广,故须八员曹将上场。曹八将盔头、甲胄各别,脸谱也多彩多姿,给观众的感觉是声势浩大,军容整齐。 

    中国戏剧美学认为戏就是生活的虚拟,它特别重视“意味”的美,在舞台上不必有“真实”的布景道具,凭藉演员洗练真切的动作,观众能在想象中看到各种实景。这种虚拟性,在有限的舞台上创造出具有象征性的舞台形象。戏剧这才有了以简驭繁、以少胜多的神奇魅力,使真与美臻于和 谐,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境界。以虚拟实,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根本特征。取消了这一特征,就等 于取消了我国的传统艺术。

    我们再回到那个高考作文题上来。设想您参加1996年的高考,您怎么写呢? 

    A:我将写我较喜欢“六指整形”的那幅。因为它完全是中国气派、中国风格,把所有的无关宏旨的全部舍弃,只突出那个手掌,就使人看到该去的没去掉,不该去掉的去掉了,触目惊心。而另一幅则属西洋风格,它把病室里的各种人物器物都画了出来,一览无余,不利于人们展开联想。同样的主题,表现的手法迥然有别。

(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