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1)粗工守形,上工守神,让内针发挥出应有的巨大作用

 中医林佳明 2021-02-20

2017.10.09 作者  春宏


奇经八脉的治疗作用分两类,一类是治表病,督脉、带脉、阳维脉、阳跷脉都属阳,主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另一类治里病,任脉、冲脉、阴维脉,阴跷脉都属阴,主治心腹胁肋在里之病。《标幽赋》说: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


这是奇经八脉治病之纲,纲举目张,心里有数,不迷茫。


《八脉交会穴、奇经八脉、十二经脉》


由于八穴与八脉相通,所以此八穴即能主治本经病,又能治奇经病。奇经八脉虽然是十二经之外的奇经,但与十二正经联系甚密,它在十二经之间,纵横交错地运行气血,在生理上对十二正经的气血运行起着调节和储存的重要作用。当十二经脉气血旺盛时,奇经则储蓄气血。当十二经脉生理功能需要时,则奇经供应气血。因此奇经起调节,平衡和储存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并有统帅十二经脉,主导调节全身气血的作用。而奇经八脉的气血流注又受天地阴阳变化的影响。表现在八脉交会穴上,则为随时间之推移而有盛有衰,有开有合的变化规律。


1,“善针者,手不不过肘,足不过膝”,此八穴在肘膝以下。

2,“能知标本者,无惑于天下”,此八穴在本。

3,“粗工守形,上工守神”,此八穴守神。

4,由博返约,以少胜多,抓住要害,此八穴胜任也!


《针灸灵龟八法》


灵龟八法,又叫“奇经纳干支法”,或者叫“奇经纳卦法”,就是将奇经八脉纳于九宫八卦,八脉交会穴纳于天干地支,根据计算所得的代数而按时辰取穴的方法。对八脉交会穴、河图、天干地支了如指掌后,再用灵龟八法很容易。因此,咱们先从头开始系统研习八脉交会穴。


一,概念


八脉交会穴,是经穴分类名。八脉是指奇经八脉,即: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在四肢上与奇经八脉经气相通的穴位。注意!是说“脉气相通的穴位”,而没有说是“经脉交会的穴位”,这是因为其中只有两个穴位是两条经脉交会的穴位,一个是申脉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与阳跷脉交会的穴位,另一个是照海穴是少阴肾经与阴跷脉交会的穴位。其余六个穴位均未直接在穴位所在处与奇经交会,只是通过所属经脉与奇经八脉在身体其它某处相交会。


二,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分为四组

1)父母组:公孙穴、内关穴。

2)夫妻组:后溪穴、申脉穴。

3)男女组:足临泣穴,外关穴。

4)主客组:列缺穴,照海穴。


作学问三步曲,先弄清楚来龙去脉,彻底理解。之后反复学习并且应用,自然熟练。最后就升巧了!


三,父母组:公孙与内关。


1,公孙穴通冲脉,那么公孙穴是怎么与冲脉相通的呢?公孙穴属于足太阴脾经,公孙穴通过足太阴脾经与冲脉在腹部和胸中等处相交通;内关穴通阴维脉,那么内关穴又是怎么与阴维脉相通的呢?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通过手厥阴心包经与阴维脉在胸膈部相交通。


2,公孙穴与内关穴主治部位一致,都是主治心、胸、胃的疾患。


3,为什么公孙穴与内关穴相配呢?公孙穴配内关穴是相生配穴法,内关穴的手厥阴心包经属火,公孙穴的足太阴脾经属土,火生土。


4,公孙穴在足的内侧,那么内关穴就在手的内侧,二者都在手足同一侧。


这八个穴,在十二经中,虽然只占了八条经,但是统治十二经及八条奇经之病。待最后总结时分享。


《医学入门》说: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六又统于八穴。


这话可不是呚牛,而是大实话,讲真谛!


当配其它穴时,其它穴是辅助作用,充当臣、佐、役的角色


在熟悉了标本根结理论基础上,深入研习这八个穴,容易理解!


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让内针发挥出应有的巨大作用!


学经典是正确之路,经典讲的是恒久不变的东西。恒久不变的东西就是“常”,知常达变,不知常妄作凶。


四,夫妻组:后溪、申脉


1,后溪穴通督脉,后溪穴是怎么与督脉相通的呢?后溪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穴通过手太阳小肠经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交通;申脉穴通阳跷脉,申脉穴又是怎么与阳跷脉相通的呢?申脉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申脉穴的位置在足太阳膀胱经与阳跷脉相交之处,因此申脉穴直接与阳跷脉相交通。


2,后溪穴与申脉穴主治部位一致,都是主治颈项,肩胛、目内眦、小肠、膀胱的疾患。


3,为什么后溪穴配申脉穴?后溪穴配申脉穴是同气相应配穴法,又称同名经配穴法。后溪穴的手太阳小肠经与申脉穴的足太阳膀胱经,于目内眦相连接,都是“太阳经”,经的名称相同则经气相同。


4,后溪穴在手的小拇指侧,那么申脉穴就在足的小拇趾侧,二者都在手足同一侧。


失眼总的病机是阳不入阴。但寤寐为阴跷脉阳跷脉所主。


提到阳跷脉,想起这一点,故插入分享。这一条广泛应用,望诊时,看眼晴不只要看神,还要看眼睑,一看就知道阳气盛衰。


当中医,不懂经络,不可能成为出色中医,这话讲的很对,我赞同!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或用照海,或用申脉,看具体情况


有时还要刺络放血,不要刺经,是刺血络!!!


一般情况下,从阴引阳。


刺络放血,刺对了,血是喷射状态出来的,注意躲避,别喷到自己身上。


五,男女组:足临泣,外关


1,足临泣穴通带脉,足临泣穴是怎么与带脉相通的呢?足临泣穴属于少阳胆经,足临泣通过足少阳胆经与带脉在季肋部相交通;外关穴通阳维脉,外关穴又是怎么与阳维脉相通的呢?外关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外关穴通过手少阳三焦经与阳维脉在肩臂部相交通。


2,足临泣穴与外关穴主治部位一致,都是主治肩部、目外眦、耳后、颊、颈、缺盆、胸膈的疾患。


3,为什么足临泣穴配外关穴?足临泣穴配外关穴是同气相应配穴法,又叫同名经配穴法。足临泣穴的足少阳胆经与外关穴的手少阳三焦经,于目外眦相连接,都是“少阳经”,经的名称相同则经气相同。


4,足临泣穴在足背侧,那么外关穴就在手背侧,二者都在手足同一侧。


督脉在后背,后溪穴的小肠经也在手臂后边,都后边呀,这样好记——后溪通督脉。


人立正站着,手自然下垂,手心贴大腿。这时肺经与任脉都在前边,小肠经与督脉都在后边,它们方位一致。就记住了——后溪通督脉,列缺通任脉。


手伸开,手下垂,手心贴大腿,后溪不就在后边嘛


手下垂,手心贴大腿,列缺不就在前边嘛!


死记硬背,过几天就忘了。找个技巧,永远不忘,并且张口就说出。


@广西防城许永方   当人立正站着,两手自然下垂,手心贴在大腿上时,肺经的位置在手臂内侧的前边,而任脉的位置在躯干的前边。肺经通任脉,规律是前边的正经通前边的奇经。小肠经位置在手臂外侧的后边,督脉的位置在躯干的后边。小肠经通督脉,规律是后边的正经通后边的奇经。


我以前没注意这点,前几天看了一篇道家针灸文章,不但要求肘对膝、腕对踝,方位(前后左右)也得同,效果更好!


回头分析八脉交会穴,存在方位同。这样还好记了,看一眼还不忘了。


用内针,还有一个问题,比如胸痛,这是上焦,扎手腕部或脚踝部,辩经是厥阴,扎踝与扎腕,哪个效果更好?

我看扎腕效果更好。因为手三阴经结于胸。
痛经,在下焦,阴阳倒求,扎腕或踝,扎脚效果更好,因为足三阴经,结于腹。


把标本根结理论溶于内针!


我分享的内容似乎与内针无关,这是表面现象,其实始终也没离开内针!


内针是威力很大,并且易用的针法!但是离不开经络基本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