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六天:自我管理的革命

 彭信之管理识堂 2021-02-22
阅读
知识工作者很有可能比他们所服务的公司更长寿。他们的平均工作寿命有可能达到50年,而一家成功的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因此,知识工作者将日益比任何一个雇主都更长寿,所以需要准备好一生不止从事一份工作,这就意味着大部分知识工作者必须管理他们自己。他们必须将自己置身于他们可以做出最大贡献的地方,他们必须学会发展自己,他们必须学会学习如何以及什么时候改变他们所做的工作,如何改变以及什么时候改变。

(彼得.F.德鲁克 6月1日 “自我管理” 《德鲁克日志》 2004年)
心得
在知识社会中,我们希望每个人都是“成功者”,但是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避免失败就是最大的成功。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某个领域内有所贡献,做出不同凡响的事情和成为重要人物,这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家庭来说也是重要的。这意味着需要发展自己的第二领域,包括第二事业,发展并行不悖的事精,社会公益事业和本职工作以外认真对待的兴趣都变得格外重要,这些是知识工作者的出口,并使得我们有机会成为领导者,成为受别人尊敬的人。

1999年,德鲁克在《21世纪管理挑战》中与我们探讨各种各样的变革,各种各样的挑战,信息挑战,人口的变化、管理的范围、可支配收入的分配趋势、竞争力的变化、政治与疆域的影响……这些新的挑战其实是一个缓慢进化的过程,进化到今天,我们才慢慢看清了他的趋势,并以此做好准备。

自我革命不是这样,他一旦发生,就对我们提出巨大的挑战,它要求个人,特别是知识工作者,要做以全新的面貌做出史无前例的事情。这是因为,它实际上要求每个知识工作者都从首席执行官的角度思考问题和做事情。它还要求每名知识工作者都要抛弃相当然的思考方式,在思维和行动上进行几乎是180度的大转弯。

德鲁克先生在1969年创办的“知识工作者”这个术语,从当时的鲜为人知,到今天众所皆知,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我们的社会也已经可以普遍接受人员的流动性,尽管还会有很多经理人抱怨年轻人的不负责任,缺乏忠诚度,但也只能是发泄一下不满而已,人员的流动性已经成为职场的常态。

我们在体力工作者管理方式上取得成功越大,在知识工作者的管理方面遇到的困难就越多。惯性是强大的,就好像一日三餐真的有必要吗?这是农业时代留给我们的;就好像长达12年的现有教育模式真的有必要吗?那是工业时代留给我们的,知识时代又会为未来留下什么呢?

随着可以和必须进行自我管理的知识工作者的崛起,每一个国家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国家可以控制的,却是可以引导的,不是国家主导的,却是必然会发生的,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

当然,这也需要知识工作者更为深刻的认识自己,比如下面的问题……
思考
你是倾听者还是阅读者?要知道,很少有人两者都是。

对于工作,你是喜欢个人独来独往还是与他人一起共事?如果与他人一起共事,你更擅长扮演导师,雇员、合伙人、决策者还是其他的角色?

你适合在压力下还是在高度结构化和预见性强的环境中做好工作?

你适合做大组织中的小人物还是小组织中的大人物?

有人记笔记学习,有人倾听自我谈话学习,有人选择写作,有人通过行动,对于你而言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彭信之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北京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DA)资深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创新研究院特聘专家、德鲁克创新工坊联合创始人、国内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特约撰稿人。

十五年企业管理及创业经历,长期从事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研究与教学。师从国学导师傅佩荣先生,对儒学经典亦有深入研究。培训真诚感人,语言幽默风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