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一章,从没有过的解释。

 见青黄 2021-02-26

第一章。

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以观其所妙(眇),恒有欲,以观其所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短短几十个字,古老而神秘,争议非常的多,被解读了两三千年,有无数的解读方式。

其实,它是非常的简单,没有那么神秘,老子只论述了三种认识世界的方式。

第一种,恒无欲,以观其所妙。

第二种,恒有欲,以观其所徼。

第三种,恒无欲加上恒有欲,获得第三种能力,叫做“道知”。

我们下面就一起分析分享,老子论述的三种认识世界的能力,重点是第三种认识世界的能力,什么是“道知”。

在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实意篇中,鬼谷子详详细细论述了什么是道知,以及拥有了道知可以获得什么样的认知能力。

实意篇: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 ,定志虑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

虽然老子在九九八十一章中,没有提到“道知”二字,但是道知,却是第一章论述的重点。

第10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第20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第28章,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第49章,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55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在《道德经》这几章中,反反复复的要求人们回归到婴孩的状态,因为只有回归到婴孩的状态,才可以获得“道知”的能力,才可以获得高水平认知世界的能力。

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人们把“无名”,解释为无形,把“有名”,解释为有形。人们这样解释无名和有名是不对的,牵强不通,这几个“名”字,都是名字的意思。我们下面推导一下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名,就是名字的意思。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的名家,以及荀子的《正名》,都详细论述了名,就是为万事万物取名字,简单讲就是名字的意思。比如,刚刚出生的婴儿,为他取一个名字,代表这个新出生的人,方便人们认识他。

“名可名,非恒名”,试想人类在没有出现之前,天地固然是存在的,万事万物固然也是存在的。人类出现之后,为了认识世界,首先就是为万事万物取名,形容世界定义世界,语言和文字,文章和书籍,都可以称作名。

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孩,赤子之心,尚不识物,万事万物还没有进入他的大脑,混混沌沌,鸿鸿蒙蒙。婴孩的大脑,犹如天地初始,就是“无名,天地(万物)之始也”,以婴儿的混沌鸿蒙,心灵初始,才能认识天地初始,万物的初始。所以,老子要求人们回归到婴儿的状态,才能感悟天地初始的混沌鸿蒙,万物初始的混沌鸿蒙。

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孩,通过“名”认识世界,父母抱在怀里,期待着宝宝喊出“爸爸妈妈”,一遍一遍的哄着。婴孩通过“名”获得了意识,于是他的大脑就是“有名,万物之母也”,然后婴孩慢慢长大,学习一二三四,学习山石田土,大脑中的万事万物越来越多。所以,婴孩的大脑状态混沌鸿蒙,尚不识物,犹如未开垦的土地,万事万物就是由“名”,由语言文字,转化为孩子的意识,在孩子的大脑中生根发芽。

所以,老子接着说“故恒无欲,以观其所妙(眇)。恒有欲,以观其所徼”。

恒无欲,以观其所妙。不怀一点点欲望的认识世界,可以认识世界的玄妙,认识世界的“无”,这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印度佛法做的最好。

在佛法《四十二章》中,佛祖是这样说的:

第一章,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第二章,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第二十章,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佛法不是回归到婴孩的状态,而是要回归到娘胎,甚至回归到自己不存在的状态,“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我是不存在的,是无的,以自己是无的状态,观世界认识世界,认识出来的世界是无的。所以,佛祖的世界观,自己是虚幻的,是无的,世界是虚幻的,是无的

恒有欲,以观其所徼。怀着欲望的认识世界,认识万事万物的规律,“徼”解释为规律。这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西方科学做的最好。

人类的祖先,通过认识世界的规律,发明了钻木取火,建房子,做衣服,尝百草,冶炼金属,种庄稼。从古希腊的雅典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认识分为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几何学,音乐,体育,文学,分门别类的一科一科的去研究,探索万事万物的规律,发明门类齐全的科学和社会学,最终爆发了人类的工业革命,以及近代的社会制度。

最后,直到马克思恩格斯出来,总结前贤的学问,最终得出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是有的,世界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

老子让人们回归到婴孩的状态,在婴孩的状态,同时拥有“故恒无欲,以观其所妙。恒有欲,以观其所徼。”两种认识世界的能力,两者合二为一,就可以同时认识世界的“有”和“无”,这第三种认识世界的能力,称为“道知”。

中医,就是以道知认识世界能力,认识世界,才发现发明的。

比如燕窝,中医功效是养阴润燥,益气补中,化痰止咳,“阴”“燥”“益气”“补中”这些都属于世界的无。用科学一分析,燕窝就含点蛋白质和唾液酸,其营养价值,还不如一个鸡蛋。

比如人参,中医的功效是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中之阳也,补肺之阳,泄肺之阴,“浮而升”“阳中之阳”“补阳”“泄阴”这些都属于世界的无。用科学一分析,人参主要就含有人参皂苷,而且人参叶子的含量,还比人参的根部含量高,从科学的分析看,叶子比根部的效果还要好。

恒无欲,认识燕窝和人参的“无”,恒有欲,认识燕窝和人参的“有”,所以,老子接着说“两者同出,异名同谓”。老子在第11章中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认识世界的有和无,都是为了对人类有用有利。

科学只是认识世界的“有”,认识物质存在的规律,所以科学和西医,解释不了中医的原因,就在于此。中医还有人体的经络和穴位,中医本草还有升降浮沉,四气五味,性味归经,都属于世界的无,都是科学西医,解释不了的。

老子最后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我们看看下面这个图。

《道德经》第一章,从没有过的解释。

通过上面这个图,可以形象的知道,人类认识世界的三种方式之间的关系。

第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从赤子之心的婴孩状态,尚不识物,往前走,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恒有欲,以观其所徼”。一直怀着欲望的认识世界,认识世界的“有”,认识万事万物的规律。世间一切之学,科学社会学艺术,一切形形色色,都属于世界的无。

第二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不但要回归到婴儿的状态,而且要回归到娘胎,甚至没有成为胎儿的状态,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恒无欲,以观其所妙”。因为只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如佛祖所说“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才能体会到自己是“无”的状态,才能明白自己如何是“无”,自己如何是虚幻的。以自己是“无”,认识世界,认识到的世界是无的,是虚幻的,不存在的。

修佛,自己是无的,世界是无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佛法的人生观,信仰来世,信仰虚无缥缈的净土,彼岸,西方极乐世界。

第三种认识世界的方式,“道知”,从成人的状态,在回归到婴孩的状态,恒有欲和恒无欲,两种认识世界的能力,两者合二为一,就可以拥有道知,拥有道知就能打开众妙之门。

拥有了道知,就能拥有鬼谷子说的七种能力:第一,内视反听;第二,观天地开辟;第三,知万物所造化;第四,见阴阳之终始;第五,原人事之政理;第六,以通神明;第七,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

每一种能力都妙不可言,所以老子称为“众妙之门”。

我们通过这个图,我们看看唯物主义,《道德经》,还有佛法,可以清楚的知道,这三种哲学之间的关系。

从婴儿识物开始,往后走,恒有欲,以观其所徼,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所得到的世界观,就是唯物主义。

从成人回归到婴孩,再往后走,一直到回归到娘胎,甚至不存在的状态,恒无欲,以观其所妙,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所得的世界观,就是大乘佛法。

佛法和《道德经》,所修行的目标,在这个图里,就很容易看出来,《道德经》是要回归到婴孩的状态,佛法是要回归到更后面,娘胎甚至不存在的状态。所以,修佛,和修道,是不同的。

修道之人的人生观,特别在乎自己,不但在乎当世,还要追求长生不老,成仙飞升,永恒不灭。所以,一个人讲《道德经》,没有讲到修道修仙,没有在《道德经》中发现修仙的东西,如何修道修仙。那么讲《道德经》的人无论是什么样的大师,无论讲台多么高大,都是在瞎说胡扯。

炎黄始祖,炎帝和黄帝是道士;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刘伯温,这些良相是道士;岐伯,扁鹊,张仲景,皇甫谧,华佗,葛洪,陶弘景,王冰,孙思邈,陈无择,窦材,龚廷贤,薛生白,黄元御等等,这些史上有名的良医也是道士。

从炎黄始祖,再到历朝历代最聪明的人,他们都是道士,都追求过养生修道修仙,长生不老,今天读《道德经》的人,谁敢说比我们的先人,以及始祖聪明呢?

以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去认识世界,就是井底之蛙。读《道德经》一定要去修行,修道,回归到婴孩的状态,拥有道知的能力,才能明白什么是“道”?

道可道,非恒道。如果“道”不可以道,那么《道德经》又再讲什么呢?道不但可以道,还可以得,成为“得道之人”。

名可名,非恒名。语言和文字是没有办法,真实形容和定义万物的。为什么不能呢,因为语境不同,理解的水平不同。为万物取名,虽形容而定义了万物,但“名”并不能对应真实的世界。所以,想要获得真正的世界观,就要自己亲自观世界,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

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因为人类存不存在,天地万物都恒远存在,人类出现为了认识万物,而为万物取名,通过认识世界获得了意识,可谓开天辟地。所以,人类没有出现,没有为万事万物取名之前的状态,就是“无名,天地之始也”。

人类为万物取了名,对天地有了认识,因此认识人类获得了意识,可谓开天辟地,所以天地开始了。就是“有名,万物之母也”,婴孩不识物,通过大人的教导,慢慢的有了意识,也是“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以观其所妙,恒有欲,以观其所徼。认识世界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不带一点点欲望,可以认识世界的无,非常玄妙;第二种一直怀有欲望,可以认识世界的有,认知物质的规律;第三种方式,回归到婴儿的状态,恒有欲和恒无欲,合二为一,获得道知的认知能力,同时认识世界的有和无,认识无的规律变化,认识无的种类。比如中医,就是认识了世界的有和无,结合在一起,发现发明的学术。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同样的物质,比如人参和燕窝,有“无”的一面,还有“有”的一面。无之以为用,有之以为利。非常的玄妙,玄妙又玄妙,拥有了“道知”的能力,才可以打开玄妙之门。

把《道德经》第一章,解释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三种方式,从这个角度解释,这是以前的人从来都没有过的,当为第一次。当然,这也是最正确的解释,也是绝对正确的解释。

我们通过认识世界三种能力的分析,由此自然而然的明白,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比我们今天的人类还要全面的认识世界。如果推理到三皇五帝的时代,我们的炎黄始祖(中医)们对世界的认识,早已全面的超过了我们今天的人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