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研: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4)

 木香草堂 2021-02-27

教研员如何应对挑战

关键词:跨学科、多视角、综合研究

在传统教学中,教研员大多是当地的教学能手,在教师中有较高的威信,指导教学工作驾轻就熟。而新课程对他们来说,无论从理论到方法都是全新的,他们在教育观念和业务能力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新课程实验一年多以来,由于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已经有了一些新鲜的体会和感悟,他们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渴望交流与探讨。而有些问题对于教研员来说却是陌生的,是以往教学中不曾遇到过的,再凭过去的经验指导教师显然不适应了,一些教研员心理压力大,感到失落、困惑、甚至苦恼。有的教研员说:“以前在学校评课,从来都是教研员一锤定音,很少听到不同的声音。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模式,在头脑中已根深蒂固,过去一直认为是成功的课,最好的课,有些甚至被认为是经典课,如今,却被专家提出种种质疑,用新课程的理念一分析,我们看到了差距和问题所在。”

课改,对广大教研员来说,不仅仅是压力,是挑战,更是一次“蜕变”。

应当看到,新课程无论从理念到方法都是全新的,每个人都有一个重新学习、对以往经验重新审视的问题。教研员应当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对谁都是一种挑战,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正如一些教研员深有感触地说:“改变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改变意味着对自己过去某些东西的否定,对自己经验的重新认识。传统教育观念下形成的教学模式是根深蒂固的,即使有意识地去改变,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回到‘定式’当中去。”这一点,尤其是对于一些颇有建树的成功教师、教研员来说更是艰难。他们不仅要改变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甚至一定程度上要改变一些“成功经验”,这对他们来说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如何帮助广大教研员提高专业素养、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十分重视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的建设,保证教研部门的人员编制、经费投入,落实教研人员的待遇;要深化教研机构内部改革,整合教研力量,建设一支积极为中小学课程改革服务的有活力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研队伍,形成开放的教研员流动机制;要充分发挥教研员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尊重教研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特点,保证教研员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研究工作;要为教研员进修和培训提供条件,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水平;要保证教研工作所需的经费投入,建立教学研究成果奖励制度。鼓励教研员积极探索,不断创新。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教研员队伍的培训和提高工作,注重教研员的进修和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尤其是新课程的综合化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教研员亟需具有跨学科、多视角的综合研究能力。另一方面,教研员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要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领会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改革思路,与教师共同研究探讨新的教学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