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讲坛精粹丨郦波:明月诗里的中国

 冬可燃冰 2021-03-01

图说:2021年02月27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郦波登上“扬州讲坛”,讲述《明月诗里的中国》。

郦波教授,生于1972年,祖籍江苏丹阳。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国内首位文牍学研究方向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国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华文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联合国中文日主旨演讲嘉宾,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廉洁文化公开课”首位讲座教授,全民阅读形象大使,“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全球汉语大会”文化嘉宾,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特约主讲人。已出版专著三十余部,其中,《五百年来王阳明》等获评“中国好书”。

今年是牛年,来到扬州突然想起扬州“老市长”苏轼有句词叫“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今天也想对上一联,叫做“好人好诗,四时好景在君旁”。

盛唐有三大“明月诗”

其中两首作于扬州

今天,要用一场讲座来证明,中国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而中国“最圆最亮”的月亮,是在月亮城扬州。唐代诗人徐凝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还有姜夔说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这两首诗词自然很美,但代表不了扬州的月亮。

盛唐有三大“明月诗”。排第一的是我们扬州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叫“孤篇横绝”。闻一多称赞这首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有36句,每4句换一个韵。还有一首是李白的《静夜思》;然后还有一首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盛唐的这三首明月诗,有两首都是和扬州有关。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毫无疑问是扬州人在扬州写的,扬州学者有说是在曲江写的,有说是在大桥写的,等等。而李白的《静夜思》也是在扬州写的。

说完诗,还有词。和月亮有关的词,一个是中秋节,一个是元宵节,还有七夕节。关于明月的词,第一毫无争议是扬州“老市长”苏轼的《水调歌头》;而关于七夕节最好的词,当然是扬州人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还有一首呢,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静夜思》最大的争议

“床”究竟是什么?

我们现在都会背诵李白的《静夜思》。但如果李白听到,他会说你背错了,因为李白当年的《静夜思》不是这样子的。在日本小学教材里的中国5首诗,其中第一首也是李白的《静夜思》,版本不一样,那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总共20个字,诗里面有两个字不一样,其实不止两个字。到元末明初的时候,据文献记载,李白的这首经典诗就有8个版本。还有人统计说从宋代开始一直到现在,总共有50多个版本。

通过中华诗词,可以看到中华文明史整个发展进程。所以只要是中国人,你血脉里一直流淌着这种文化基因,只是看你有没有觉醒。让孩子获得母语的感知能力,通过诗词是最快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捷径,而且他骨子里一定是有这种基因的。

所以我们会反复推敲《静夜思》,你看“床前看月光”,看是一个什么词?是个动词,在诸多的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比如英文:“To be or not to be”。可是我们中国的诗词不一样,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名词,意境全出。还有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多有意境。

《静夜思》最大的争议是什么呢?小学课文里头,以前《静夜思》旁边配了张图,李白在哪里?在床上吗?还有就是站在窗口,所以有一种观点就认为“床”通“窗”。有一年,马未都老师讲收藏,说“床”是小马扎,“床前明月光”的床根本不是睡觉的床,而是胡床小马扎。

关于床的故事,比如在魏晋时期,有个大帅哥叫做桓伊,长得很帅,而且很有才干,28岁时就当上了荆州刺史,另外还是一位大音乐家。他每次出门,都会有很多狂热的粉丝。有次去南京的一个渡口,王羲之儿子王徽之,就给他写了便签:“闻君梅花曲,能为一奏否?”就是听闻你梅花曲吹得很好,能为我演奏一曲吗?接下来,桓伊“下马取床”,为他演奏了《梅花三弄》。那么这里的床,一定是指小马扎。

我做大数据的统计,在唐诗中遇到的床,最多的是什么?是一种井栏。它是一种支撑,天长日久之后,它的颜色就是一种银灰色,所以经常叫银床。这当然还有旁证,比如李白写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是李白写的,最美的爱情诗。所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是男孩子怎么可能绕着睡觉的床呢?就算如此,也不会长出青梅来,所以这里的床,就是“井栏”。还有一个旁证,就是古代人砌房要打井,有井的地方就有人家。柳永的词传播很广,“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就是这样的意思。

李白来到扬州,散金三十万,困于扬州旅社,又是一个深秋的季节,然后再看到院子里这个月光照在井台上,就有了千古流传的《静夜思》。

图说:郦波教授题词: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好诗好人,四时好景在君旁。

其他诗词中的明月

也和扬州有关

关于元宵节,还有一首扬州“老市长”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首词有一个争议,就是到底谁写的?因为这首词的口吻,是一位女子,就被认为是仅次于李清照的一位女词人朱淑真,因为她也写过大量的《生查子》。

还有苏轼写的《水调歌头》,这是写给他弟弟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得真的太好了,简直把人世间情感的美好,都抒发出来了。

如果说盛唐三大明月诗里有三分之二都和扬州有关——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静夜思》,那么从最顶尖的明月词:中秋、七夕,算上元宵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这比三分之二还强,将近三分之二点九都和扬州有关。

月亮在西方文化中,有时代表美的,有时代表丑的,甚至是恶的,但在华夏文明中,月亮始终是美好的,是纯洁的,是中国文学的母题。西方文明是阳性文明,追求的是空间的张力,而华夏文明是阴性文明,追求的是时间的张力,这样的文明是时间的朋友,在所有的原生文明中,只有华夏文明延续至今。

图说:郦波教授同与会嘉宾、扬州讲坛青年义工合影留念。

全文整理自丨2/28扬州晚报A4版

摄影丨史宏伟 高笑天

江苏省扬州邗江区鉴真路一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