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川菜传奇(1860-2010)之十一:蒜泥白肉竹林餐

 昵称63703230 2021-03-01

据史书记述,说是早先生活在东三省的满族人,曾有一种传统大礼叫做“跳神仪”,通常于春秋两季择良日敬神祭祖,祭祀后便要吃“跳神肉”。肉皆白煮,无佐料,甚嫩美。食者一手把肉,一手执刀,自割自食。且宫廷新年朝贺,亦也要赐廷臣大吃白肉。一般满族人家大凡祭祀或喜庆,则设食肉之盛会,无论旗汉,相识与否,皆可前往自割自食,食愈多,则主人愈乐,若连声高呼添肉,则主人必致敬道谢。满族人向来视这种白肉为“神肉”、“福肉”,十分看重。

袁枚的《随园食单》也说,白片肉“此是北人擅长之菜”,“割法虽用小刀片之,以肥瘦相参、横斜碎杂为佳,与圣人割不正不食一语截然相反。其猪肉之名目甚多,满洲跳神肉最妙”。袁枚说满洲跳神肉是白肉中最好的。这种跳神肉,“肉皆白煮,不准加盐、酱,甚嫩美”。其吃法乃“自片自食”。“善片者,能以小刀割成如掌如纸之大片,兼肥瘦而有之”。q9p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宋代时,这一跳神白肉传到了京城开封,市肆上也有了专卖“白肉”的饭铺。清代,满族人食白肉也逐渐讲究起来,用肉、煮肉、加工都有了很多章法,食肉也变化出很多花样。其品种有煸白肉、砂锅白肉、木梳白肉、虎皮白肉、白肉涮锅等。

比袁枚小十四岁的四川文人李调元,在整理他父亲李化楠宦游江南时所收集的烹饪资料手稿中,也将江浙一带的“白煮肉法”载入了《醒园录》。晚清时,“白肉”、“椿芽白肉”则可以在傅崇榘写的《成都通览》所记食品类中看到,“白片肉”已出现在成都的市肆饭馆中,有了诸如“凉拌白肉”、“椿芽白肉”、“蒜泥白肉”之类的白肉佳肴。且还提供了白肉传人四川的路线:北方→中原→江南→四川。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四川人在白肉的烹饪基础上加以蒜泥、辣子红油、甜红酱油调味,不仅色泽艳丽、肉更好吃了,且风味口感和营养价值也更高。

百年川菜传奇(1860-2010)之十一:蒜泥白肉竹林餐

香椿拌白肉

随满族人入川的跳神肉亦也被作为供品,广泛用于各种祭祀习俗。祭祀后的白肉后来在巴蜀大地又演生成为“回锅三兄弟”,即 “回锅肉”、“连锅子”和“凉拌白肉”。过去民间,尤其是农村中的凉拌白肉,因乡村人家少有红油辣子、酱油类调料,大多用小青椒,放在柴火灶中用热灰炕熟,擦净后和大蒜、青花椒一起剁茸,加盐或泡菜盐水拌合。这种乡风乡味极浓的“烧青椒拌白肉”鲜辣、微麻、青香、蒜味浓郁、略带咸酸,十分可口。

乡村中也还有用自制辣豆瓣酱加蒜泥、花椒剁茸拌成的“豆瓣蒜泥白肉”,色泽红亮、咸鲜香辣、蒜味突出,口感别样。若家里人多肉少,便要添加些时令鲜蔬,如用香椿或折耳根拌的“椿芽拌白肉”、“折耳根拌白肉”。春冬两季,青翠碧绿的莴笋出来了,以青笋片为辅料,用“毛毛盐”腌脆断生,放在白肉碗中垫底,浇上调味料拌吃,民间戏称为“蜞蚂儿白肉”;蜞蚂,四川人指田里的青蛙,与青笋一样碧绿。其它还有用黄瓜片,绿豆芽等与白肉同拌的。走访四川民间和乡村,在农家或乡村饭馆,一盘烧椒白肉、一碗豆花和香辣蘸碟,一碟泡菜、一大碗甑子饭,你定会吃得忘乎所以。有人还把这款乡味佳肴戏称为“伤心白肉”,所谓“伤心”,一指吃时那新鲜小青椒又香又辣让你泪水、汗水双流,看似吃得很“伤心”;而是指一边吃肉,一边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乡风、乡味、乡情来。

凉拌白肉,作为一款地道的家常风味佳肴从乡间进入城市,从民家登入店堂,都以其香辣咸鲜、蒜香浓郁之风味,肥而不腻、瘦而化渣的口感,以及佐酒助餐、滋味悠长的特色,加之经济实惠而广受大众喜爱。

百年川菜传奇(1860-2010)之十一:蒜泥白肉竹林餐

李庄白肉

过去的成都,穿城九里三分,人口才三几十万,但城中到处都是卖白肉的饭铺饭馆,不仅城中心的东大街、春熙路、总府路、华兴街、盐市口等繁华地段的红锅炒菜馆都卖白肉,就是城郊较偏僻的路边便饭铺也有白肉卖,有不少还以白肉卖出了名。如春熙路的快活林、果尔佳,新街的经济日夜饭店、东大街的李钰兴、祠堂街的邱佛子,以及复兴街的竹林小餐都是成都过去很有名气的白肉馆子。其中竹林小餐的“蒜泥白肉”因其片肉之工艺和独特的风味而享誉蓉城。

清末民初,竹林小餐开业于福兴街,创业人叫王兴元。因历史上魏晋时期,曾出现过一帮叫“竹林七贤”的文人学士,以清雅脱俗的风格,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王兴元便效仿取名“竹林小餐”,即以清雅简约的小菜便饭、蒜泥白肉、鸡丝罐汤为经营特色。

一段时间后生意日渐兴隆,但菜品显得有些少而单调,于是又增添了烧帽结子肥肠、烧筋尾舌及魔芋烧鸭等罐烧菜品。1940年王兴元去世,由其妻何氏和儿子王亚雄主理店铺。1945年,随着生意的兴旺品牌也渐响。“竹林小餐”便扩展经营增设了不少炒菜、蒸菜,店铺亦扩为中型饭馆。由于生意旺、名声好,吸引了不少身怀绝技的高厨加盟竹林。如老成都名厨红案厨师谢跃武、李子南、谢绍荣等,长于腌卤的高连章,以及原朵颐食堂泡菜名师温兴发和享有“江湖一把刀”美誉的蒋海山师傅。

百年川菜传奇(1860-2010)之十一:蒜泥白肉竹林餐

竹林小餐

尤其是白肉师傅蒋海山,是行业内公认的刀工高手。蒋师傅技艺精湛、做事较真,从白肉选料到煮制的火候、软硬,从片肉的刀法刀工到调料制作,无不精妙、恰如其分。尤其是片白肉的功夫被烹界与食众赞誉为一绝。竹林小餐蒜泥白肉之有名,与蒋海山绝妙的刀工和调味技艺相映成趣。

蒋师傅片白肉尤是表演绝妙刀法一般,那是脚踏实地、身板挺直、表情从容、气定神闲,刀平力稳、不快不慢,刀随手推、肉从刀离,片下的白肉大小一致、厚薄相当、平整透明,皮肉相连、瘦肉粉白、肥肉油润,一条油光发亮的肉皮,有如银丝镶在肥肉边,热气徐徐,挥发出股股鲜美的肉香。蒋师傅每片出一片肉,两个指头顺势一拈一弹,白肉随即轻飘飘地蜷落在圆盘中,象木材刨花一般,行业内因此把蒋师傅片白肉戏称为“铲刨花”。

肉片好了,可一片片平铺,也可成卷筒般摆在盘中,然后就是调味汁。蒜泥白肉看似调味料不多,就三样,但其制料,调味都很是精道。酱油,过去多用成都太和酱油或温江窝油,也有用中坝或德阳的口蘑酱油的。蒋师傅则要把酱油加红糖、香料、香菇等,重新熬制成拌白肉专用的复合酱油。再就是红油辣子,须得双流东山之二荆条干红海椒,又红又辣、辣而不燥、香辣浓醇。蒜泥则用温江特产之独头香蒜,当天用当天舂成蒜泥,保证蒜味清新浓醇。放调料需趁白肉热乎,依次浇上酱油、红油和蒜泥,盘中即呈现出白里透红,酱香、辣香、蒜香混为一体的浓滋美味,直扑口鼻,用筷将白肉轻轻一拌裹送进嘴里,那滋味、那快意真是不紧不急、悠悠缓缓地浸润着五脏六腑,美得人一脸媚态,似醉非醉。

百年川菜传奇(1860-2010)之十一:蒜泥白肉竹林餐

蒋师傅片白肉

再说这鸡丝罐汤,只是那盛汤的罐子就得另眼相看。用的是如腰鼓状的双耳环铜罐,一如古董玩意儿般。其汤更是来头不小,源自孙中山先生最喜吃的:“四物汤”。竹林小餐取其两物——小木耳与黄花,再与涪陵榨菜、银白粉丝、鸡脯肉丝相配,加入用整只新鲜鸡骨架慢火熬制的原汤,上桌时,再放几根鲜嫩豌豆尖。此汤忌放盐、味精、胡椒类调料,只取天然风味、原汁芳香。吃时蘸葱花、芝麻油和白酱油调制的味碟,爽口婉约、悠然味长,口口牵肠挂肚。

那时,抗日战争爆发,成都文艺、新闻、教育、卫生等各界人士,以及广大市民,因“前方吃紧”,故而纷纷抵制“后方紧吃”的歪风,不去高档酒楼摆席设宴,都往一些较有名气的小餐馆、便饭馆就餐。于是竹林小餐自然便受到各界食客青睐。人们在竹林小餐吃饭多是一盘小份白肉,一两碟小菜,一份罐汤,花钱不多吃得乐呵。不但吸引了广大市民,也诱得不少文人名流前去品享。最有趣的是大学士郭沫若、大画家徐悲鸿及夫人廖静文、电影名流张瑞芳、秦怡、金山、白杨七人,时常爱在“竹林小餐”聚会品享蒜泥白肉和罐汤,故而被圈内人士戏称为“竹林七贤”。如此一来,更使这家便饭餐名声鹊起,火爆非常。可见当时竹林小餐“蒜泥白肉”、鸡丝罐汤和家常菜肴之魅力。

过去,成都市民大凡说起吃白肉,必定是“竹林白肉”,而且还有个很是有趣的说法:竹林白肉,一人吃不够;两人吃不完。其意是指竹林白肉小份一般为七片,能吃者一份吃完尚觉不过瘾,嘴巴和心头都还欠些些的;两人去吃,你一片他一片,最后剩一片你推我让谁都不好意思动筷。其时,成都另有一家名餐馆少城小餐,亦是“三绝登盘色味香”,“三绝”即指该店的豆花、白肉、小菜。也吸引了成都文化界不少名流大快朵颐,挥笔泼墨。其中之佳话,随后再一一道来。

百年川菜传奇(1860-2010)之十一:蒜泥白肉竹林餐

蒜泥白肉

50年代公私合营后的竹林小餐迁至盐市口,仍以蒜泥白肉、鸡丝罐汤、烧帽节子肥肠等闻名。1995年国营“竹林小餐”被国内贸易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名店,后因城市改造拆迁而歇业。其蒜泥白肉的技艺与盛名逐渐被后来居上的华兴街之市美轩所取代。

现今,虽成都大小餐馆仍不凡蒜泥白肉,但其品质与风味已是相去甚远。只谈这肉一次性煮好,放进冰柜一冻,用时再拿出来放在切片机中两三分钟就大片大片的出来,然后用热汤一烫,淋上一般调料就出堂。虽是片张薄大、皮肉相连,但其质感口感、鲜美香浓之味尽失。更遗憾地是作为烹饪技艺之一绝的片肉之刀技却是断了代。值得欣慰的是在传统“白肉”的基础上也有了创新与发展。像泡菜白肉卷、凉杆白肉、三丝白肉卷以及用韭菜叶、青蒜苗、小青椒去籽搅拌成泥,调入香油、酱油、白醋、味精、花椒、红油拌合的“翡翠白肉”等。但无论何种仍难以与当年竹林小餐的蒜泥白肉媲美,亦难以与乡味浓醇的烧椒拌白肉同日而语。有道是:白肉不白味道浓,绝技刀工难效仿。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百年川菜传奇(1860-2010)之十一:蒜泥白肉竹林餐

李庄白肉

川菜文化学者《四川省志·川菜志》编委会副主编 川菜“老顽家·教授堂”顾问 《百年川菜传奇》《路边的川菜史》《辣麻诱惑三百年》《神游海吃下四川》作者 图文原创·江湖饕客 向东 2020.03.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