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能以礼让为国乎(4-13)

 经义工坊 2021-03-02

孔子时代的“国”为“诸侯国”,都是一境之内的兄弟国家。孔子认为以礼治国是古之传统,感叹当世无道无礼,希望能将“礼”的原则推广用于一国之内以及国与国之间的交往。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注释】
为国,治国。
何有,何难之有,有什么困难呢?
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为官执政)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又怎么能推行礼呢?”

本章专门论述以礼让治国。孔子论“礼”大多是“礼仁”并提,此处却强调“礼让”。凡“礼”必须兼顾双方,礼让不是要下位之人尊重上位之人,而是上下互让,所以“让”是礼的本质。人知敬而能和,只要时时做到外敬内和,自然就会相互谦让。治国虽有上下之分,但若能以“礼”治,则上下各知其敬,处处相互礼让,就能和谐相处。

《荀子·礼论》中有这样的论述:“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制“礼”施“礼”的本来目的是通过合理分配利益来“养人之欲”,“礼”的核心要义在于维持秩序。《礼记·经解》强调“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认为“治民”需要“礼”,“安上”也需要“礼”,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对“礼”的重要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并寄予着厚望。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说:“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意思是,如果一个大国能谦让礼遇小国,则必得小国依附;如果一个小国能谦让恭敬大国,则必得大国庇护。或得到小国的依附,或得到大国的庇护,都是以能够处于柔弱的下位作为大计。大国不过是希望能够兼收并蓄小国,小国不过是希望依附大国而得到保全。这两者都希望各自达到目的,其作为大的一方,尤其应该注意做到谦让。这些至理名言,折射出古人治国安邦的大智慧,其中隐含的就是谦让之“礼”。

“礼之用,和为贵。”礼是约束,是中道;让是品德,是诚敬。治国讲求“和”即团结、统一、和谐,礼的“用”在于使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和谐相处,而礼的“体”则是人内在的道德即“仁义”。为政者,如果能依礼让治国,则内臣必和、外邦必睦;反之,如果礼仪只是一纸挂在墙壁上、写在书本上的空文,为政者对臣民高高在上,对外邦傲慢无礼,那么臣民将人心离散,对外将孤立无依,最终将招致敌视,内外陷于窘境。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孔子所处的时代,举国上下礼崩乐坏,列国终日刀兵相见、争斗杀伐不已。对此,孔子内心感到无比苦闷。天下为公,修德为要。温良恭俭让,让是相互谦让,正所谓君待臣以礼,臣待君以忠。上下相敬,一国和谐;左右相让,万邦安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