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导读(二十六)——第11卦《泰》卦(下)

 叶落无痕73 2021-03-04

【原文】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注释】

(1)翩翩:疾飞,此处指相从下降之状,喻巧言善辩,说大话。此谓六四以阴居上卦之初,当“上下交泰”之时,与五、上两阴连翩下降求应于阳。

(2)不富:“不富”,阴虚,遭殃。六四阴爻,故曰“不富”。此处喻六四能虚怀下应初阳。

(3)以其邻,不戒以孚:前“以”,与,连累。“邻”,指五、上两阴。“戒”,警惕。后“以”,而。此申发前两句之义,说明六四与近邻诸阴未曾诫告而均有下应阳刚的诚信心怀,故能不约而同、连翩并降。

(4)失实:即爻辞“不富”之义;“不富”而其邻肯从之旨,以三爻皆不富而欲资富实于阳故也。

(5)中心愿:“愿”,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泰之时,上下不相疑忌,盖出自本心,故曰“中心愿”也。

【译文】

六四,骗人说大话,使邻近的人一同遭殃,以诚恳取得信任,他们不再戒备。

《象传》说:“骗人说大话,使邻近的人一同遭殃”,因为上卦阴爻都损去了殷实富贵;“以诚恳取得信任,他们不再戒备”,因为阴爻本心均有虚怀应下的意愿。

【解说】

第四爻是客卦下爻,代表客方的行动。阴爻,表示客方被动。客方消极被动,顺从主方,为主方的积极行动创造了良好条件。结合主客形势,这条爻辞的意思是:主方轻快地进入客方利益领域;主方不损伤客方利益,对待客方诚意,使客方不加戒备。主方不宜依仗自己的实力损害客方利益,“翩翩,不富以其邻”,而应当与客方协同,在协同合作中,以诚信取得客方信任,通过发展与开拓,取得自己的利益。

第四爻是阴爻在阴位,当位;表明客方消极被动有可能是主方发展的机遇,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与一阳有应,表明主方积极主动,正好利用客方提供的机会,这潜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对主方有利因素。不过,主方应当尊重客方利益,取得客方信任,才有利于主方发展,所以爻辞强调“不戒以孚”。

从卦象上看,“六四”所处的位置是紧挨着“九五”之尊。“六四”已经超过《泰》卦的一半,由上升到极限开始回落。所以用鸟轻盈飞翔,来比拟轻率冒进,不可能保有财富。“不富”在《易经》中是专指阴爻的用语,因为阴爻的中间断开空虚。《象传》解释:“不富”是说由应当在下方的阴,上升到上方,因而丧失了实力。不过,“六四”阴爻阴位得正,又与“九二”阴阳相应,所以能够得到近邻“六五”、“上六”的信任,志同道合,不必提出警告,就能跟随一起行动。这一爻强调:居安思危,仍应团结,不可掉以轻心。

【原文】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注释】

(1)帝乙归妹:“帝乙”,殷商最后第二个帝王,纣王的父亲。“归”,女子出嫁。“妹”,少女。五以柔在上,帝女之象;下配于二,下嫁之象。此句取古代帝女出嫁的故事为喻,说明六五阴居尊位,下应九二,犹如“帝乙”下嫁贵女以配贤者,正见上下交通之理。

(2)以祉元吉:“祉”,福,文中用如动词,有福、得福。言二升五,五归二,各当其位,永为俪(ǒu)耦。此说明五应二为“交泰”至美之象,故称“元吉”。

(3)行愿:居尊下交,尤见可贵;谓五愿归二也。

【译文】

六五,殷王帝乙把女儿嫁给周文王,以此获得福泽,大吉大利。

《象传》说:“以此获得福泽,大吉大利”,因为六五行事得中正之道,所行必遂。

【解说】

第五爻是客卦中爻,代表客方素质。阴爻,表示客方素质不佳,比如:资金缺乏、地位底下、实力薄弱、教育程度低等。这里用“帝乙归妹”的历史典故说明主方与客方建立亲善关系。像帝乙归妹那样,主方以自己良好素质帮助客方,与客方建立亲善关系,以此主方受益,非常吉利。

第五爻是阴爻在阳位,不当位;表明客方素质不佳,有可能向主方索取利益;与二阳有应,表明主方素质良好,有可能满足客方需要。由于主方积极主动,客方消极被动,主方制约客方,有可能给客方实惠而同时获得更多利益,所以爻辞说“元吉”。屈尊下交,尤见可贵,象征“通泰”大成。

从卦象上看,“六五”在尊位,是《泰》卦的主体,阴爻得中,柔顺中庸,阴爻的中心空虚,象征谦虚。这位天子能够屈己之尊,与下体刚健的“九二”相应,将尊贵的帝王千金下嫁给贤臣,以助成阴阳交泰的实现。位尊而性柔,这是莫大的吉祥。这一爻强调:居尊而下交,可得祥和;在安泰时期,更应当选贤与能。

【原文】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注释】

(1)城复于隍:“复”,通“覆”。“隍”,指没有水的护城濠(有水的护城濠叫池)。居《泰》上极,各反所应;泰道将来,上下不交;卑不上承,尊不下施。是故“城复于隍,卑道崩也”;此句以城墙塌入城沟喻泰极否来。

(2)勿用师,自邑告命:“邑”,减损,通“挹”。“告命”,指训诰政令,即“诰命”。这两句说明上六当“泰”道转坏之时,居位尊高,不可兴师妄动,而要自我精简繁文,改革弊政,以求渡过危难时期。

(3)贞吝:守正防吝。所谓“贞”者,即“勿用师,自邑而施告命”。此谓上六将临“否闭”之世,实因“时穷”所致,故希冀其自守正固,或可避凶免“吝”。

(4)其命乱:“命”,命运,发展趋向。泰极返否,为天地自然之命运,无可避免。

【译文】

上六,城墙被攻破,倒塌在久已干涸的护城壕沟里。不要出兵征战;自行减少发布繁琐的政令,过分坚持可能有憾惜。

《象传》说:“城墙被攻破,倒塌在久已干涸的护城壕沟里”,因为《泰》卦发展到上六爻,形势已经由治转为乱了。

【解说】

第六爻是客卦的上爻,代表客方态度。阴爻,表示客方态度随和。“城复于隍”形象地说明客方态度随和,“勿用师”指主方不需要对客方采取强硬措施。“自邑告命”,从这个诸侯国有使者来报告情况了,以此为比喻,说明客方服从主方了。

第六爻是阴爻在阴位,当位,客方态度随和可能有利于主方按自己的意图行事,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与三阳有应,表明主方态度强硬,正好可以利用客方的随和态度按自己的意图办事,这潜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对主方有利因素。第六爻是对第五爻的补充,这两条爻都是阴爻,表示客方素质很差,力量极薄弱;而主方实力极强,有可能对客方过于粗暴和傲慢。这种情况对主方不利,所以爻辞强调“贞吝。”主方应当利用当前全面和谐的好形势,给于客方实惠,从而取得更多利益。

从卦象上看,“上六”已是泰卦的极点,盛极而衰的时刻。平坦有了起伏,往必然有返,用沟中的土堆积而成的城堡,也终于崩塌,又使沟恢复到原来的平地。在这种情况下,不可以动用武力,如果企图一举挽回颓势,只有加速灭亡。“世移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上卦即终,泰极必反。自傲和自负说明脆弱和无能,是行不通的;隔绝外界就会坐井观天,无法贯通外界发展。这一爻强调:泰极而否,颓势已经显现,只可消极的使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不可逞强力图挽救。

【总论】

第11卦,地天泰(泰卦),应时而变,中中卦。

象曰:学文满腹入场闱,三元及第得意回,

从今解去愁和闷,喜庆平地一声雷。

《泰》卦是异卦(下乾上坤)相叠,下《乾》为天,为阳;上《坤》为地,为阴。阴阳交感,上下互通,天地相交,万物纷纭;反之则凶。万事万物,皆对立,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盛,故应时而变者泰(通)。《泰》卦展示“泰”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代号是7:0,主卦是《乾》卦,卦象是天,阳数是7;客卦是《坤》卦,卦象是地,阳数是0。

《泰》卦下面的三条爻是主卦,代表主方的状态;上面的三条爻是客卦,代表客方的情况。图中,红色的爻表示当位的爻,从主方的角度考虑,阴阳属性对主方有利;天蓝色的爻表示不当位的爻,该爻的阴阳属性对主方不利。图中有三个箭头,表示主卦和客卦的三对爻全部和谐,其中,两对爻的起端和终端都是当位的爻,当位而又有应,是对主方有利因素,主方应当坚持下去。有一个箭头的起端和终端是不当位的爻,不当位而有应是对主方不利因素。

这对不当位而有应的爻是主卦和客卦的中爻,代表主方和客方的素质。主卦中爻是阳爻,表示主方素质良好,有可能在与客方的交往中受到损失;客卦中爻是阴爻,表示客方素质不佳,需要从主方取得补益。正好主方良好素质满足客方需要,主方将不可避免地在与客方交往中受到损失,所以说这是对主方不利因素。

然而,从总体上考虑,由于主方积极进取,客方消极被动,主方态度强硬,客方态度随和,主方可以依靠良好素质,在满足客方需要的同时,逼使客方按主方意图行事,从而主方可以得到更多利益,所以卦辞说“小往大来”,给于客方一些利益,这是“小往”,取得更多利益,这是“大来”。其结果对主方非常有利,“吉”。主方的进展可以很顺利,“亨”。

《泰》卦的卦象《乾》阳在下,其势向上;《坤》阴在上,其势向下,使得总体形势通畅平安,形成“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的和谐。《序卦传》中说:“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而”是连词,意思是“在理想实践之后,接着来的是安泰的局面。”一方面表示由《履》而《泰》是一种前后相因自然而然的生成系列,同时也表示此二者虽然看起来相反而实际上却是互相依赖,互相促成。《杂卦》说:“否泰反其类也。意即:《否》卦与《泰》卦是阴多与阳爻的返上复下,类别相反。《否》卦是天地不交,阴阳闭塞;《泰》卦则是天地相交,阴阳通达,也就是不闭塞。《履》卦的卦象《乾》阳在上,《兑》阴在下,象征辨别上下之分的等级秩序,所以说“履者礼也”,《履》卦的总体形势就是遵守这种等级秩序的规定,循礼而行。

《泰》卦上《坤》下乾,中存《震》《兑》,雷动泽施于天之象,雷泽行地之下,物受其润,正天地交泰之时,阴阳和畅,草木蕃茂,君子则为大通之象,富贵之说,得时合节则吉。事物对立面的交合、统一,往往是走向亨通的先决条件。《泰》卦,正是以上下交通、阴阳应合,《彖传》谓“上下交而其志同”;“交”乃人伦之本务,王道之大义,非特士友之志也;曹丕论曰:“夫阴阳交,万物成;君臣交,邦国治;士庶交,德行光。同忧乐,共富贵,而友道备矣。”阐明事物“交”而“泰”的“通泰”之理。《泰》卦六爻所示,无不见“交通”之旨。六爻之中,相交之义重:初与四相交,泰之始也,故初言以其汇,如茅之连茹,四言以其邻,如鸟之连翩;二与五相交,泰之中也,故五言人君降其尊贵以任夫臣,二言大臣尽其职以答夫君;三与上交,泰之终也,故三言平变而为陂,上言城复而于隍,体现的“泰极否来”的哲理:九三是转化的苗头,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示警;上六是转化的终极,以“城复于隍”见义,应“处泰虑否”。

事业:坚持由小而大,循序渐进的原则,事业已达到顺利的境地,更应小心从事,居安思危,积极寻求、开拓新的事业,方可继续前进,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必遭失败。

经商:顺利。务必注意市场动向,开拓新的领域,展开新的竞争。为此,密切与他人的合作,争取各方面的帮助,但需谦虚谨慎,警惕巧言令色的小人。

求名:具有成功的条件,但一定得更加努力,刻苦追求,最忌聪明反被聪明误。

外出:一帆风顺。

婚恋:美满姻缘。谈恋爱却不可不认真对待。

决策:吉祥如意。适应能力强,各项事业能成功。能谋善断,长于人际关系,能团结他人共创业绩,灵活机动,很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向新的领域迈进。但在人生途中必须兢兢业业,尤其不可麻痹大意,在择朋选友方面更应慎重,切防小人倒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