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规模化猪场真的比散户有优势吗

 17win 2021-03-07

再分享一个观点:养猪行业不能简单分为规模化猪场和散户。

第一,从防控非瘟角度:规模化猪场并不占优势。举个栗子,牧原一个年出栏50万头的猪场,人车物的进出频率×非瘟发生概率(假设是99.9%)×时间就是非瘟发生的概率,频率不可控是客观因素,非瘟发生概率取决于硬件水平和管理水平,能做到99.9%已经是很高了,时间以365天为单位。只要时间足够长,频率足够多,非瘟发生是必然的。这也解释了这一波非瘟,无论是牧原,还是温氏,正邦,新希望,都很惨的原因。我本人在规模化猪场任职管理,18-20年三年间,我们公司防住了非瘟,实现了0感染,但在这一波非瘟中,我们已经中招了三个猪场,山东,北京,河北。防控硬件投入不可谓不好,防控措施简直是变态。但这一波我们没有幸免。

了解我的人应该知道,我和朋友也合伙搞了一个350头的母猪场,至今安全,我也胸有成竹,为什么?因为我们可以做到几个月没有人员进出,可以做到物资进入频率少,可以做到一个月才卖一次猪。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条件措施一个不少,但我能做到的是减少频率。因为人车物这块和规模化猪场相比,有天然优势。另外再加上地理环境优势,我觉得防控非瘟我们是和规模化猪场一个水平。

不要低估散户的认知,和利益身家性命相关的时候,人是具有学习能力的。

第二,从养猪管理水平上,规模化猪场不能叫大散户,说这个词简直是侮辱散户,我这里要给散户正名。大家总觉得规模化公司的护城河是成本,是防非瘟,很多时候,认知并非事实。真正决定养猪成本的,是养殖效率。常规财务成本大概是这样的:

1,固定资产折旧,大概15年,主要为猪舍,设施设备的一次性投入,按15年折算;

2,种猪折旧,行业里一般按3年;

3,饲料;

4,药品疫苗;

5,直接人工和简接人工,包括饲养员费用。以及公司层面的人员费用;

6,制造费用,就是水电燃料,维修,备品备件,劳保办公等。

这个账一算都明了,牧原为什么低,主要在于种猪折旧,其他方面并没有优势。散户的优势是没有间接人工,直接人工,固定资产折旧,种猪折旧很多时候都不算,所以摊下来成本并不高。

另外,从生产端,目前规模化猪场的管理在我看来很多都是渣渣,我本人从事了八年以上的一线管理,我了解其中的缘由。一个优秀的生产管理人员真的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一直认为,养猪的护城河是人才。这个是正邦,新希望不具备的。我手下有太多正邦和新希望来的场长,也对他们了解很多,生产管理没那么简单,这也是我不看好新希望,正邦的原因,因为生产他们先天性缺人才。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养猪体系做的好的,其实就只有三家,我能看得上眼的,也是我了解的,温氏,牧原,扬翔,这个我之前文字也提过。但温氏这一波的毒疫苗决策,是万劫不复的,流失了太多人才和基层员工。所以我才只投牧原,但我承认,牧原并不优秀,也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这次就是牧原防住了非瘟,牧原损失也很惨重,这个数据我是通过牧原疫苗供应商了解的,大概不会错。

既然养猪牧原和温正天一样,规模化猪场和散户一样。我还不如把钱投到事业继续创业扩场,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这也是我为什么在这个行业,还是不敢重仓牧原的缘故。既然牧原都不优秀,新希望,正邦,我的建议大家不要炒股炒出信仰了,要出问题,就像我喝了几瓶酒鬼舍得,就觉得这酒好喝,一直固执投舍得和酒鬼一样,这是病得治!

所以,我会留一部分资金坚守牧原,看未来养猪企业到底是c1,还是c5。也会自己出去闯一片散户的天地,因为我坚信我能防住非瘟,因为我坚信,我的成绩秒杀牧原,所以,做成本,优秀的散户才是王者。今天喝多了,一杯酒,敬和我一样,坚守在养猪行业的散户,坚守在一线的养猪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