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岔路口 练功道路上,有一些岔路口,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会决定今后的道路。我大概写几个出来,内容其实以前的博客都有,这一篇无非是个小汇总,熟悉我的老朋友就不用看了。 我写的是关于追求先天道的。如果自己喜欢后天道,练自己的也没什么不好,但如果是求先天道的,看看会有益处。 一、呼吸练吐纳呼吸的,是第一个岔路口。练上这个,后面的发展就是丹田呼吸的鼓荡,可以锻炼一些其它运动根本练不着的地方。但走上这条路,与先天道无缘了。 二、凝气练吐纳的,其实自己也知道自己这套不是先天道,这倒也好。但精气凝结的,却骗了不少人,很多人都以为自己练出了先天炁,其实根本不是。这一个岔路口,过滤掉了绝大多数人。可以说,过了这个岔路口,基本99.9%的人都离开先天道了。 尤其是练静功的,人在清静调和的时候,平时散于全身的精气就会聚集起来,如果得到了很好的休息,精气自己会发动,典型的表现就是JJ会无欲自勃。 练动功的,同样会被骗。绝大多数动功讲究整劲,所以必然会强调五脏精气的凝结,所谓内外三合,外三合必然内三合,这是一个链条上的。练的好的人,会误把五脏精气的凝结当作先天炁的发动。 只有极少数人,会知道这不是先天炁,会去求先天。 人只要一出生,开始肺呼吸,先天就隐了。谁都是这样,没有例外。所谓”昼夜母呼吸,往来透我玄,剪断脐带子,一点落根源“。不经过有传承的练习,谁的先天都是隐的。所有的练习,无非是去掉后天的阻碍,先天炁才会苏醒。这是很直接的事。但绝大多数人,都迷在了所谓性功里,后天的意识心境再怎么整肃,无非是影响你后天精气的凝聚力,丝毫影响不到先天炁。从古至今,多少人一辈子迷在里面。 但有极少数人会把后天的障碍去掉,此时先天炁出来了,他会误把废除后天障碍的状态称为虚无或者空之类的。其实这不是空,和空一点不沾边。真的空,是先天炁极其强大的时候才会出现的,基本没什么人体会过。 三、采补假设一个人前面都没有迷路,他的先天炁苏醒了,此时又有一个岔路口。 人的先天炁是从父母继承来的,有的人多有的人少,但谁都无法增长。初得炁的时候,还很弱,像个小嫩芽,此时谁都想让他长大,这时候首先要继续去除妨碍先天的障碍,但除了这个,还得给先天炁加东西。 这时岔路来了,绝大多数前面的幸存者,此时都会走上先后天合一的道路。用薛颠的话说,”非借后天有象之身,以行其有为生化之道(即五法八象),不能补其先天真一之祖炁也“。 这个岔路口,基本就把所有人都过滤掉了,几乎所有走到这一步的人,都会走上先后天合一的道路。 真正的真传,不是带你找到先天炁,那太初级了,真正的真传,是传给你如何补自己的先天炁。就如《参同契》里面说的”类同者相从,事乖不成宝。燕雀不生凤,狐兔不乳马“。后天的东西终究是后天,可以支撑帮助先天炁,但他不是先天炁。 采补先天炁的方法,还不止一个。虽然方法多,但方向只有一个,就是阴符经里说的盗天地。盗天地有专门的方法,此时好多人会被清静经骗了,以为什么”人能长清静,天地悉皆归“。这话肯定是不懂盗天地的人写的,或者是糊弄徒弟的人写的,正经东西不想教,于是就让你长清静吧。 你练了盗天地,才会明白老子说的”浴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那是在说盗天地的状态,天地日月对你敞开了,如同牝生生不息,但他是玄牝。天地日月敞开的东西,你在里面如同浴一样,但不是水浴,是浴神。 没体会的人,当然会觉得”浴神不死“很奇怪。这就是不知其所云。 盗天地也分好几个阶段,后面就省略了。 本文今晚删除,想保存的自己赶紧保存。 道德经 帛书老子熟悉我过去博文的朋友们都知道,过去我是不在意《道德经》的,虽然这部书在道家历史上地位极其尊崇。我不看地位,我只看写的内容是否有真传。我以前认为,老子就是一个哲学家,起码道德经写的都是一些哲学思辨。哲学也不是不好,但不属于真传的范畴,一万条哲学金句,也比不上一句真传。这是我的观点。老子生活的时代,距离商代已经太远了,周朝的那套伪学,已经大行于世很长时间了,大道早就隐了。哲学再怎么思辨,也到不了道的层面。有没有道,一听说的话就知道。老子虽然名气大,但有名的人未必得真传。 我偶然间看见一个道士发的微博,大众所熟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说有一个老道长给他讲过,这样断句是不对的,应该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当时看了非常震动,如果这么断句,那是上古真传无疑了! 这句话最后的“生三三”,就是我原来反复强调的六角星。 这件彩陶是大汶口文化的。这些交错的三角形图案,就是六角星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到了这个时候,六角星出来了,就是成丹了。 三角形是表示三的意思。三和数有关。所谓象数,有象有数,一个都不能少。 所以我很惊讶,意识到自己可能看到的是被后世加工过的道德经,并不是老子的原文。 于是我今早大概搜了一下,看了看马王堆辛老太太的帛书道德经。不看则已,一看还真是惊诧。比如“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原来我觉得这句话就是莫名其妙,哪里有什么谷神?看了帛书,才知道原文其实是“浴神不死,是胃玄牝”。这一下就清楚了。 这段话前面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不知是后世哪个蠢货,竟然在此分章了,其实“浴神不死”是接着这段关于天地的话说的,老子说的是人和天地合契时候的样子。前面他已经感受到“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了,然后很自然的守中,有了中他会感受到浴神不死,是谓玄牝。 有很多所谓语言专家会扯什么浴就是谷,帛书里写到“上德若谷”的时候,就写的谷,不是浴。说明当时这两个字都有,分开用。 最关键的是,我知道老子会什么用浴这个词,马贵先师传的八卦掌的口诀,也是用浴。后面也是类似于牝的字眼,一脉相承。所以我一看到老子先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籥”,后面说浴神不死,然后是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我就知道他在说什么。 帛书里用浴的地方都被后世改成了谷,什么“谷得一以盈”,他们肯定是觉得山谷空荡荡的,得一就充盈了。 但为什么前面一句是“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天得一和地得一是对称关联的,怎么从神得一直接蹦到山谷去了??这他么对的上吗? 还有一个大规模篡改的字眼,“情”都被篡改成了“静”。比如“致虚极,守静笃”,原文是”至虚,极也,守情,表也”。后世给篡改了,因为后世人不懂守情。后世的傻子只知道静啊静啊,打坐啊。看上下文,老子在那一段在谈“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人观万物靠的是什么?不是静呆呆就可以观万物,是至虚守情以观万物。 为什么守情?因为万物皆有情。只要守情,你就可以看清楚它。后世觉得,似乎只有动物和人才是有情的,他们不懂天地也是有情的。而且正因为天地有情,所以才会有阴符经所说的天发杀机,地发杀机。懂得天地情,才会掌握它的杀机。阴符经说,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行了,到此为止。道德经好端端一盘菜,被后世改成了屎。一代代吃屎的人已经吃惯了,你让他去吃菜他还不高兴呢。
推荐阅读: 道德经这个话题,本来不想继续了。看到上一篇朋友们的评论,尤其是一些资深读者的评论,我不得不出来再说两句。毕竟,我写博客是为了这些资深朋友,不是为了公众。 我先吐槽一下几位资深读者,你们看我的博客这么长时间,怎么满脑子还是后世的毒药?? 道德经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帛书乙本)。我大概说了一点“生三三”,好几位在评论里问前面的“生一一”和“生二二”是什么意思?然后就纷纷认为,“生一一”就是生出来一个阴和一个阳。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阴阳是什么?阴阳是一种性质,一种形容,不是一种东西。就好比动静,你可以说这只狗在“动”,这只猫静止,但动和静是一种性质,是一种形容,并不是世界上存在一种物品,叫动,或者存在一种物品,叫静。同理,世上没有一种东西叫阳,一种东西叫阴,阴阳是某种东西的性质。 “道,生一一”,是指的从道生出来的,炁也罢,其它什么也罢,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东西,不是阴阳。 老子“生万物”后面紧跟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意思就是任何东西都是既有阴又有阳的。如果老子所讲的“生一一”是指的阴阳,他就直接说生阴阳了! 把阴和阳当作一个具体的物品,那是后世不懂的人的发明。伏羲画八卦,他是用阴阳组合来形容天地日月山海风雷的性质,不是说物质构成成份。 事实上,你去搜一下道德经,全篇只有一个阴,只有一个阳,就是在“万物负阴而抱阳”这句话里,剩下的篇幅老子就不提阴阳了。 顺便说一句,是“中气以为和”(帛书乙本),不是后世写的什么冲气。后世根本不懂中,更不知道中气。有时候想想,后世这些篡改人也是绝了,碰到自己不懂的,就一律认为是通假字。然后就通假成自己懂的,就满意了。 上古的彩陶,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过程都画出来了: 下面这个是生一一下面这个是生二二生三三还有的古人喜欢画个综合的,从生一一开始画: 生二二就是万字符。甲骨文的巫字,就是从这里来的,所以,懂生二二,就是巫了。所以,我就不在公开场合细说了。 一比较,就看出来文字的劣势,图案的优势。真的表达核心的真传,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后世想篡改的,由于不懂行,也根本不知道应该改哪。 记得共济会说过,symbol是最好的,外人看不懂,自己人一看就明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