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这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与临床。 虽然近年自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技术(IVUS)、光学干涉断层成像技术(OCT)等逐步再临床应用,发现部分再冠状动脉造影中显示正常的血管段存在内膜增厚或斑块。但由于IVUS等检查费用较昂贵,操作较为复杂,现在并不是常规检查手段。 冠状动脉造影仍然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冠状动脉造影主要的作用 冠状动脉造影的禁忌症 冠状动脉造影常用透照体位 观察LAD中远段和对角支开口和全程 2. 正位(AP)+ 头位(Cra) 观察LAD近中段,LAD与对角支分叉处;观察LM开口,用于支架定位 3. 右前斜位(RAO)30°+ 头位(Cra)20° 观察LAD中远段 4. 右前斜位(RAO)30°+ 足位(Cau)20° 观察LAD、LCX起始部、LCX全程、钝缘支(OM)全程 5. 后前位(AP)+ 足位(Cau)20° 观察LM、LAD、LCX开口、近端,LCX体部和OM开口 6. 左前斜位(LAO)50°+ 足位(Cau)30°(蜘蛛位) 观察LM、LAD、LCX开口病变(三分叉),LCX体部、钝缘支(OM)开口和体部 二. 右冠状动脉 1. 左前斜位(LAO)45° 右冠状动脉呈“C”形,观察RCA开口、起始部至后降部 2. 后前位(AP)+ 头位(Cra)20° 右冠状动脉呈“L”形,观察RCA远端分支及其开口情况 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防治 如何完成高质量冠状动脉造影 ①充分展示主干冠状动脉开口分支,包括左主干、前降支的开口和分叉以及右冠状动脉远端的一些分叉; ②能够切线位展示病变,这是非常基础的,只有切线位展示病变,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病变的内部结构,否则是非常危险的; ③更多的精确反映血管病理解剖和生理; ④充分显示闭塞段以远血管; ⑤最低放射剂量:减少患者及术者辐射; ⑥最少造影剂:减少毒性反应; ⑦最短手术时间; ![]() |
|
来自: 昵称42433507 > 《C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