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口浪尖上的中职学校

 魏书生研究院 2021-03-10

风口浪尖上的中职学校

贵州盘州  汪德旭

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机械自动化转变,企业更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要培养此类人才,高职比中职实力更强劲。国家考虑到教育投入效益,将会把更多物力放在高职教育,而且已经开始。曾经靠订单班做得有声有色的中职学校,订单也被高职轻松拿走。

科技的发展,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是我们不可改变的趋势;企业选择高技能人才不是装点门面,更不能说是人才浪费,而是发展的需要,这无可厚非。这些都是中职改变不了,也是中职不应该改变的。

近十年来,中职与高职一起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一起完成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技术而不是大学完成的工程技术教育,很多中职学校也办学定位在就业,在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特别是前几年,中国人口红利突出,农民工大量捅入城市,中职是实现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口红利的重要阵地。但现在,随着劳动密集型企业消失,企业生产更多自动化,管理高端化,中职生的就业前景更加暗淡,是众多中职学校不愿谈及的隐痛。因此,中职毕业生会更多地选择升学。

这样问题就来了。正是因为选择升学,所以普通高中往往成了初中毕业生和家长的首选。随着大学扩招,普高的升学率一高再高,加上高职从普高也招生,可以说高中毕业生98%以上的学生都可以读大学或高职。中职学校只剩下中职单报高职一条路了。而中职单报高职,考试的内容是语、数、外加专业能力面试。如何教提到语、数、外就头疼的中职生学好语、数、外,很多中职学校可能还没有充分准备好。而招生的压力却像地震前的第一道脉冲信号,已经稍无声息地传递到了中职学校。一边是门庭若市,一边是门可落雀;一边是守株待兔,一边是走村串户。招生成了中职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大量物力和人力在招生工作中被消耗,而影响中职安生立命的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成了一些中职学校副业。一些中职学校已经陷入了这种可怕的恶性循环。

而另一边,以前共同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的高职也在挤压中职的生存空间,“中职毕业,自己还是一个娃娃,怎么去教孩子”高职对中职幼教专业的看法,诸如这类的评价也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重视。取消中职办幼教和护理等专业将可能很快被落实。

还有国家对很多资质证书的取消,也压缩了中职学校的一些生存空间。只能培养中级工的中职学校享有的政府县县办职校的红利转眼间消失,中职学校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中职学校如何调整自己谋求发展,如何谋划未来抢占先机,政府应该给予哪些支持,政府如何盘活这些资源,让这庞大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本人将继续探究,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参与,共同为盘活中职资源出谋划策。


汪德旭,贵州省盘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科研处主任,贵州省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兼职研究员,中学高级教师,三级心理咨询师,曾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县科研型教师,县名师,多次任中职省市优质课评委,送教下乡多次。联系QQ号:107099964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