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务人员收红包进黑名单 患者递送的红包其实是不定时炸弹

 医粒种子 2021-03-10

医生是个高尚的职业。但是,再高尚,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同样也需要钱。在生活的重压之下,难免有医生会接过来忙着掏钱买命的患者递来的红包。但是,这也引来不少民众的侧目和不忿,让医生这个职业蒙尘。

近日,吉林省卫健委发布了《吉林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处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希望能杜绝医生收红包的行为。

各种物品证券都算“红包” 需2个工作日内主动退还
▲▲▲

《规定》首先对红包进行了明确定义,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贵重礼品等财物,都属于红包。无论是患者或其亲友主动送予,还是通过中介或第三方变相取得的,或通过暗示、勒卡、变相勒卡索取的,都算在内。

《规定》指出,本规定的适用人员则无一遗漏,包括:在编和聘用的医师、护士、药学技术、医技以及其他人员,同时包括住院医师规培人员、专科医师规培人员,甚至研究生、进修生和实习生,都算在内。

《规定》表示,对于不知情或无法拒绝的红包,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主动退还,或者上交医院相关部门。现金红包,要通过缴纳患者住院费返还,并告知患者或其亲友。未在规定时间内返还或者上交者,即视为收受红包。对于交送本单位相关部门的红包,应于次日起3个工作日内返还患者。无法退还的红包,可由单位上缴国库。

对于拒收和返还红包的医务人员,将对相关医德考评加分;对于查实收受红包者,记入个人医德档案,当年医德考评直接给予“单项否决”,考评结果认定为“较差”。对于逾期不交的医务人员,予以追缴,医师定期考核为“不合格”。

收红包要进黑名单 被联合惩戒
▲▲▲

《规定》表示,纠治收受“红包”,党委负总责,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对于及时交送“红包”者,给予褒奖;要指定部门和人员,专门负责医务人员交送“红包”的登记备案、调查处理和汇总上报。

《规定》还表示,要建立收受“红包”医务人员黑名单制度,把收受“红包”行为予以公示,并纳入行风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

《规定》指出,要在醒目位置、门户网站等处,适时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或通过12320途径投诉,方便社会各界监督、举报。

《规定》明确要求,医疗机如果对“红包”行为放任不管、查处不力,甚至隐瞒、包庇、袒护,或打击报复举报人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通报批评,直接取消该单位当年评先选优资格。同时,取消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当年评选先进资格,职务、职称晋升也将受到影响。

与其说收的是红包 不如说收的是炸弹
▲▲▲

医生收红包,早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曾经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时间,医生收红包非常普遍。但是,这几年经过大力治理,这一不良现象已得到很好的扭转,医护们也普遍都认可堂堂正正赚钱才是人间正道的观念。

再就是,与其说收红包,不如说收了枚炸弹。世上最难的事情之一,就是将别人的钱放进自己的口袋。患者之所以送红包,不说100%,至少99%都是有所求,例如住院手术不想排队,想靠红包强行插队;手术本是安排李教授做,结果又想让大牛教授做。

因此,患者送红包本质上是一场交易,是希望自己能被特殊化对待,心里却是不送红包不放心、送了红包又不甘心的矛盾心理。一旦患者的希望落空,交易失败,便会索赔,甚至还会放线钓鱼,揭发医生的行为。

因此,为了蝇头小利,断送自己的前程,是不明智的行为。希望每一个医生都能远离红包,远离炸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