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上古歌谣

 丘山居士馆 2021-03-12


  肖旭  
   原始时代的文学,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当时又没有文字记录,很多作品都在口头传承中被“雨打风吹去”了,正所谓“虞夏之前,遗文未睹”(《宋书·谢灵运》),以后的诗作也多伪托,不可信。但也有一些质朴的歌谣,从思想和形式上看,比较接近原始状态,例:
   1.劳动歌谣:
   a.反映渔猎时代人民制造劳动工具进行打猎的猎歌。
   《吴越春秋·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 (古“肉”字)。
   意为砍断竹子,做成弹弓,弹出土块,去打野兽。
   两字一拍,韵调自然(节奏轻快),不仅概括地写出了制造和使用弹弓的全过程中,而且突出表现了狩猎者对劳动的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明原始诗歌是以描写劳动为题材,反映生产斗争的。
   b.《易经·归妹·上六》是一首牧歌:描写男女熟练地剪羊毛、拾羊毛的劳动场景。
   女承筐,无实;土刲羊,无血。
   女的背着筐,但没有重量;男的看起来在割羊,但不见有血。
   2.宗教生活中的祭歌和咒语:表现原始人对自然力的敬畏,也表现了先民向自然斗争的意志。《礼记·郊特牲》所载的伊耆氏的《蜡辞》:
   伊耆氏:①远古部落名,据说就是神农氏,这是一个首先发明农业的氏族的名称。②我们中华民族祖先开始了经营农业的时代的名称。
   蜡:是古代一种祭礼名称。周代在十二月举行祭百神之礼,称“蜡礼”,蜡礼上所用祭祷辞,即“蜡辞。”
   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土,返回你的原地;水,流回你那沟里; 昆虫 ,不要兴起; 草木,长到你那沼泽里去!
   内容:泥土坍塌,洪水泛滥,水土流失,昆虫成灾,野草丛生,威胁着人类的生活,于是这首短歌以明显命令的口吻,责令土、水、昆虫、草木各归其宿。虽以祝词的面貌出现,实则咒语的作用,希望用咒语去影响神,充分表现了原始人企图控制自然的愿望。
   3.写战争结束后人们的复杂感情的:《易经·中孚·六三》
   描写因部落冲突而引发的战争歌谣:
   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写获取敌首后,有的擂鼓示勇,有的坐卧休息,有的因失去亲人哭泣,有的引吭高歌的场面。
   4.还有一首反映生活的歌谣《击壤歌》相传是一首尧时民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歌词大意是:我们伴随着太阳起居,伴随着太阳劳作,自食其力,悠然自得。我们知道,农耕文化的显著特点就是生产、生活的稳定性、连贯性。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就地取材,就地生产消费,男耕女织,依靠的是天时、地利、劳动来谋求温饱。人们对阴晴雨雪、春夏秋冬的更替比对朝代的兴亡、权力的升降都更为关心,俗话说:“只有百年的乡农,没有百年的官宦。”中国文化的乡土情结决定了中国人平静、安谧、静态、变动幅度较小的生活方式和“重土安迁”的民族心理。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不到迫不得已,人们是不愿离开故乡半步的。汉高祖刘邦在功得意满时,都仍忘不了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而衣锦还乡,即使在现在,特别是解放前的一些老人,他们在即将走向人生的归途时,仍会把告老还乡,魂归故里作为最后选择,这种“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寻根意识,千百年来一直作为我们民族的风度、气节、长久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但是,这些曾被我们祖先视若神圣的文化经条,事实上已随着经济的转型发生了一些深刻的文化变革:“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古训早已同农业时代一起成了昨日黄花。现在有的只是在市场经济中解放了的跨地域流动的西装革履,手提密码箱的现代商业农民。

文/肖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