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雅明“灵韵”之于艺术

 置身于宁静 2021-03-12

在现代艺术史上,德国左翼学者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 提出的“灵韵”(Aura)概念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表明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艺术品也进入“技术复制时代”,其后果便是艺术品原创性的消失,而用铺天盖地的复制品取代了最初的原作模型;另一方面,复制导致艺术品中介于艺术家与现实真实之间的神秘感消失了,这在本雅明看来,也就是让艺术品独一无二的品质丧失了。①在艺术发展的脉络上,“灵韵”概念的提出,实际上也预示着在数码复制时期理解艺术品的一种新型模式。

  一、本雅明的学术历程及基本立场

  本雅明是20世纪前半期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和哲学家。1892年生于德国的一个犹太人的富裕的家庭。1939年,他被剥夺了德国国籍;1940年从法国逃往西班牙没有成功而自杀。他的苏联女友阿丝娅·拉希斯是共产党员,受她的影响,本雅明吸取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本雅明的主要著作大多以文学和视觉艺术为主题,他对艺术现象的考察不是孤立的,而是将艺术及其折射出的文化内涵一并考察。换句话说,他总是将艺术作为文化现象而放到其所处社会中去考察。这是本雅明最基本的学术立场,或者说,他反对将艺术本体当作自律对象来进行理解,而需要把艺术价值放置在文化的大背景中来考察。

  众所周知,20世纪上半叶是艺术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从古典主义走向现代主义,大众传播学兴起。毫无疑问,本雅明的关注焦点正是艺术观念的变革所引发的种种变化之上,他试图揭示那些被常人所遗忘的变化。中国有句古诗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可以用来比喻现代学术语境:人们的“生活世界”,却总被自己忽视——要么彻底忽视;要么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但如前所述,本雅明恰恰把握了生活世界的文化整体性,这或许就是人们对本雅明的兴趣至今未衰的原因所在。可以说,本雅明对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的思考,其所提出的“灵韵”概念,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美学,必然会引发新的艺术观念思考。

  二、“灵韵”的基本含义

  “Aura”一词在本雅明的文章中可以说是反复出现,该词首次出现是在他1931年写的《摄影小史》之中:“灵韵是一种特殊的时空交织物,无论多么接近都会有的距离外观”;在1935写的《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灵韵”出现了两种解释:首先,“一定距离外的独一无二的显现—无论它又多近”;其次,“在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时代中,枯萎的是艺术作品的灵韵”。②概言之,艺术品的“灵韵”包含:本真性、膜拜价值、距离感。

  1.“本真性”

  艺术品总是具有本原性的存在:“一事物的本真性是其从起源是起可流传部分的总和:从物质上的持续一直到历史见证性”,但这种本真性却被遮盖了,“由于复制技术可重复生产复制品,这样,被复制品的独一无二的诞生便被大量出现所取代。”本雅明指出,被遮盖的就是“灵韵”,因为“灵韵受其此时此地的制约。灵韵不可能被模仿。”比如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电影,或演唱会的录影,光电视听形象进入我们的视野中时,就已经离开了原初的舞台,换句话说,艺术对象脱离了艺术诞生的语境,其本身性便无从追溯。

图片

2.“膜拜价值”

  本雅明指出:“艺术作品植根于传统关联中的初始方式是膜拜”,“最早的艺术作品起源于礼仪—起初是巫术礼仪,后来是宗教礼仪”。在历史上,图画来自原始人对狩猎的期望,舞蹈是古人巫术或祭拜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国文化中也有“舞者,巫也”的说法)。到近代,艺术品的膜拜功能逐渐降低;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种功能始终伴随着艺术品的制作和欣赏,也许已经变成了荣格意义上的“集体无意识”。③这种巫术的“膜拜价值”在现代艺术或文化中的表现形态,或许正如贡布里希举例说明的那样:我们绝对不会用锋利的刀片,在自己喜爱的偶像的照片上划口子。尽管我们知道那只是一张照片,但用刀片划这张偶像的照片(其实就是现代文化中的膜拜物),还是会让我们感觉刀片是划在了自己心中偶像的脸上。

  3.“距离感”

  本雅明强调,“灵韵”的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感,源于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和膜拜价值。由于作品独一无二,人们不可能亲身处于它的此地此刻,因为有历史(时间)和位置(空间),造成人们对于艺术品的不可完全接近性。所以,观众在欣赏作品时始终怀有某种无意识的膜拜心情(这是本雅明的理论假设),这其实也好像人永远不可能变成神那样,是一种敬而远之的心态。这样的欣赏过程,不免会让观众与作品保持天然的鸿沟,存在永恒的距离感。

  三、技术复制时代艺术品的“灵韵”是否完全消失?

  上述表明,Aura这三个含义实际上是彼此关联的。“灵韵”在区分传统和现代艺术的审美属性方面有重要意义,从现代艺术主体的角度,我们需要追问:在技术复制时代下,艺术作品的“灵韵”是否真的完全消失?从电影和摄影两个角度,我们对本雅明给此问题的答案进行理论清理。

  四、“灵韵”作为艺术理论的当下性

  最后,我们从艺术理论的当下性角度分析“灵韵”概念的意义。

  所谓“艺术理论的当下性”,就是指我们将立足于今天的历史情景来回看历史上存在过的理论观点。我们知道,本雅明的“灵韵”理论针对的是20世纪初的历史境况,其时,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下的科技发展给艺术带来巨大变更,本雅明所关注的就是两者的关系。今天的情形完全发生变化,技术复制已经到达数码虚拟的阶段,艺术观念也已经显露出对此种虚拟性变更的反思。当然,本雅明的理论显露出他对传统美学价值的留恋,或许,这也是当下人们普遍关切的问题,也就是艺术本体价值消失于虚拟符号中的问题。

  首先,我们在前面简要回顾了本雅明的理论历程,表明本雅明接受了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并将之运用于艺术分析。他在理论写作中,极其重视通过本文阐述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他指出,所有国家都会充分运用电视、电影等艺术方式来稳固自己的政权,弘扬本民族文化。本雅明犀利地指出,现代关于“进步”的神话所依据的是对工具理性的盲目信仰。这不得不说表现出了本雅明作为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能力。这种反省能力提醒当下艺术创作者注意的,也正是相同的问题:艺术家需要警惕自己不要成为“文化-政治-经济-艺术”的共谋者,而应该保持批判者的姿态。

  其次,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本雅明得出机技术复制带给艺术以进步的结论。换句话说,复制技术的出现使艺术品批量生产,因此艺术品便不再仅仅是少数精英权贵的特有欣赏物了,耳边的普及化了,这就意味着艺术的民主化:“使最保守的关系变成了最进步的关系”。基于这一点,本雅明认为“灵韵”的消失便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它既是艺术进步的必要牺牲,同时也是艺术进步的成就。本雅明主张两种欣赏方式:定心宁神和消遣。我们知道,前者其实是欣赏充满“灵韵”的艺术品的方式;而后者,就像今天我们在身边触手可及的无数复制影像艺术品(在根本上,艺术品都倾向于成为“影像”)那样,随时随地给我们提供“消遣”,它们的唯一使命是“消遣”,而我们只能去“消遣”它们。问题便出现了:在当下(或者说后现代社会、消费社会),艺术价值倾向于多元化、无中心化,同时也反对线性进步的历史观,那么,本雅明所倡导的这种“艺术进步”观是否有其存在基础呢?如果这一理论基础有所动摇,其后的结论自然会产生很大的疑问,也不可能在当下的语境中找到合法性的地位,也不能产生积极的意义。

  最后,我们简要地对本雅明“灵韵”艺术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进行综述,并在辩证角度上来思考其理论的当下意义。首先,本雅明写提出“灵韵”概念是在1932年,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忽略了上层建筑对技术基础的反作用力。其次,本雅明混淆了传统复制和现代复制的不同。简单地说,传统复制为了追求美,因此放弃其本真性,这种复制注定要失去原作的“灵韵”。第三,本雅明混淆了作品翻拍的摄影和摄影艺术的摄影,而且他只仅仅对前者展开论述。这些是我们需要仔细甄别的地方。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观察本雅明的“灵韵”概念的艺术理论的当下性时,会出现以下两个角度:

  1.在艺术中思考“复制”的本质含义,不仅仅局限于美学的范畴,而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我们知道,古典的复制是对实在的再现,分为复制品和被原型;现代复制是没有原型的大规模复制,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仿真”。④这种仿真看起来无处不在,而且日渐被人们接受变得“自然化”,但正是这种“自然化”的无原型的复制背后,隐藏着庞杂的政治内涵,需要进一步思索以及在艺术创作中进行探索。

  2.在艺术本体的角度,仿真性的复制必然会对艺术观念、艺术定义产生冲击。艺术不再是象牙塔内的纯粹概念,变得斑杂不堪,需要符合逻辑的再建构。

  综上,本雅明独创的“灵韵”作为艺术概念对复制技术下的艺术提出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构成问题序列,对当下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思考都有着极强的推动力。当然,我们需要从“灵韵”带来的问题意识中去思索,但并不意味着这个概念本身完美无缺。当模拟的技术从机械到数码,艺术也就实现了从复制到仿真的历程,这是一个全新而具有当下性的语境,更需要人们对艺术品的“灵韵”展开深入追问。

  注释:

  ①⑵[德]瓦尔特·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胡不适(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p.100.

  ③[瑞士]荣格.集体无意识的原型.载:荣格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p.87-93.

  ④“仿真”(simulation)得到后现代思想家波德里亚重点阐述,其实“仿真”也是技术的后果,它对艺术品的“灵韵”进行了最为彻底的消灭。See, Jean Baudrillard, simulations. Trans. Paul Foss, Paul Patton and Phillip Beitchman. Edited by Sylvere Lotringer. New York: Semiotext(e) Foreign Agents series, 1983.

  作者简介:

  许砚梅,女,1970生于河北昌黎,现为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

  刘永健,1966年生湖南新化,现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

文字:本雅明

配图:王大瑞布面油画《微尘》

音乐:mademoiselle

mademoiselle Berry - Mademoisell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