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 10分钟马哲课

 欧陆思想联萌 2021-03-12

激萌

Best

小夏飞刀《趣读马克思》

第十六课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1844手稿》(四)

【文末】

附趣读马克思系列

文章目录

上节:劳动无法致富>>

阅读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过程就如同坐上一辆不知开往何处的火车,一路的风景总是不停地变换,而最终的目的地却似乎总在远方。

当你还沉浸在马克思对于多位国民经济学家有关工资、地租和资本的摘录当中不知所措的时候,马克思那段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异化劳动”理论已扑面而来。当你来没来得及消化掉这个杂糅着经济学与哲学双重内涵的概念到底意味着什么的时候,马克思又突然开始讨论现实的人应该拥有的丰富生命,而且讨论的方式十分炫酷。

他熟练地将当时各色德国思想前辈的不同概念调和在了一起,让他们原本并不那么相关的思想产生了一种化学反应,经过马克思这个调酒大师之手,一杯多彩绚烂,却又香甜的哲学鸡尾酒摆在了我们面前。

在我们的这个趣读系列中,我总是反复的告诉大家,马克思是关注现实的思想家,不知大家的耳朵是否已经长出茧子来了。

但你们有没有就此产生疑问呢?马克思所关注的现实究竟是什么呢?如果不是黑格尔式的思辨的理念,它究竟又该如何被理念来表达呢?

不得不说,马克思的确在不同时期对于不同的现实发生了理论的兴趣,就《1844年手稿》而言,我会说马克思在此所关注的是现实的个人的感性的生命活动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导师费尔巴哈已经开始了类似的工作,正是他急速提升了“感性”在哲学界的地位。

人是感性的存在物,这个界定对于马克思来说很重要。

但其重要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在此,我们要避免另一个重要的误解,以为当费尔巴哈用感性来界定人的存在的时候就已经找到了一种呈现现实的个人的有效方式了,恰恰相反,说人是感性的,在本质上与说人是理性的一样,都是很抽象的。

因为“感性”在这里很容易也变成一个概念、观念,或者不过是理性的较低形态。

因此要真正的谈论“现实的个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一种方式,让这个个人脱离任何概念的约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人活生生的生存样态。

大家是不是感觉我在这里绕来绕去的呀,的确如此,我也觉得很绕,为什么呢?因为要用一种概念来言说一种脱离了概念的现实的人的存在状态,本身就是一个很别扭的事情。

但我希望大家也能从我的这个“别扭”当中体会一下当年马克思想要用一种理论的方式来谈论他心中那个活生生地的现实的个人的生存该有多难。

所以难怪这个时候的马克思陷入了一种理论的癫狂状态。因为他正在做一件当时哲学家都没有做过,或者从未做成的事情。

但马克思不像后来的哲学家,什么尼采啦,海德格尔啦,当他们想做点出格的事儿的时候,他们就彻底打碎原来哲学家给他们设定的框架,所有旧的哲学概念通通扔掉,硬硬地创造出一些新的概念来表达自己的新想法。

马克思在这方面显得很保守。他还是努力地在用他的思想导师们交给他的概念,却用它们说着与这些概念毫不相关的一些事情。这个事情的难度就可想而知,由此给我们带来的解读的难度也可想而知了。

说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有点好奇,马克思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去既谈论了现实的个人的生活方式,又没有用一个简单的感性或者理性来对这种生活方式加以概括呢?

在此,我不得不引入一个《1844年手稿》中重要的哲学“概念”——的确,它还是一个概念,但这个概念真的比较特殊,它的名字叫做“对象性”(Gegenständliche)。

懂德语的同学仔细看看这个概念的德语书写,一定会很有画面感,因为在这个德语词的构成当中,如果将它所包含的几个部分分割来看,意思大约就是两个事物面对面站着的某种状态(Gegen-对着的,Stand-包含着站立、状态等多种内涵)。所以这个概念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形容词,但其实是一个包含着动词性的形容词。

马克思是一个很喜欢将哲学概念动词化的哲学家,比如我们前几讲中就曾讲过马克思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核心观念“自由”转变为富有动词性的“解放”。同样的,对象,这个观念,在德国古典哲学当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不仅在康德所建构的知识学中,主体的认知需要对象,在黑格尔的思辨形而上学体系当中,对象以及对象化过程都是很重要的中介。

我承认,说到黑格尔的“对象化”与马克思的这个“对象性”的确有相似之处,对象化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黑格尔的对象化过程仅仅是他完成体系的一个中介,黑格尔体系的脚步从来不会停留在对象化这个环节上,它会马上借着这个梯子爬到另一个思辨观念里去。

但马克思可不是,他就是要让思想停留在这个比肩而立的状态之中。因为在马克思看来,这是他用理论去谈论现实唯一可能的方式。

不得不说,费尔巴哈其实也用了类似于这种对象性的思维方式来谈论感性,但因为他痴迷于一种所谓美文学的表达方式,读起来总是有点怪怪的,不如马克思的这个对象性观念写地清楚。

我一直有这样一个偏见,凡是表达不清楚的,其实就是哲学家自己没有想清楚。

有的时候我们的确应该有点胆量去指出,在已经成为经典的哲学文献中,有些没有读懂的部分,或许就是哲学家自己没有想清楚的地方。

基于这一偏见,我认为马克思对于对象性的思考,相对于费尔巴哈来说,是清楚多了。但就是这个相对清楚的表达,仍然给人一种絮絮叨叨的感觉,正如我上一次已经给大家讲过的那样,这种感觉说明马克思所要讨论的论题的困难,以及他还没有找到太合适的表述方式。

在马克思的时代, 最为直接的社会现实就是在私有制统治下的人被异化了的生存状态。对于马克思而言:

“私有财产不过是下述情况的感性表现:人变成对自己来说是对象性的,同时,确切地说,变成异己的和非人的对象;

……同样,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

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欲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

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因此,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也是多种多样的),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因为按人的方式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2-303页)

从这段啰啰嗦嗦,如同绕口令一般的表述当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思想正在艰难地挣脱它旧的外衣,向人们展现它那可能具有的深邃与辉煌:

对象性,在这里,一方面是私有制造成的结果。

因为私有制的作用,资本和劳动分离开,生产鞋子的工匠反而不是鞋子的主人,鞋子与人成为了对象性的关系。

但另一方面,马克思实际上又告诉大家,虽然我们与自己的创造物成为了对象的关系,这件事儿不是太好,但却也是自古以来人的生存方式最为真实的一个面向

试想,即便在没有普遍的商品交换之前,猎人打猎总有猎物,渔人捕鱼总有鱼,人的每个活动都会有活动的对象,即便在独角戏的舞台上,人所演绎的也是一段和他人在一起才有的生活经历。所以青年马克思早已发现在现代社会当中,没有那个人,那个物件儿是孑然一身的。

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马克思的“对象性”说的就是这么一种状态。所以对象性呢,一方面是私有财产的产物,一方面又是人在无论有没有私有财产的情况下真实生活的状态,为此,马克思又写了一段绕口令一般的文字:

“在被积极扬弃的私有财产的前提下,人如何生产人——他自己和别人;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如何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而且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

(同上,第298页)

怎么样,看懂这段话的意思了吗?是不是很饶舌呀。能一口气读下来的人,为你喝彩呀。(竞欧可是卡壳了好久呢

马克思在这篇手稿中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而且每一次都是在要谈论对象性的话题的时候,就开启了这种饶舌模式。这就是“对象性”这个概念的魅力所在,因为这个概念,担当着抽象的概念无法担当的作用:

表达活生生的现实。

对于马克思而言,没有“对象”的人或者物,都是不存在的。如果你理解了这一点,不仅可以理解刚才的这些饶舌的文字,而且面对马克思在同一手稿中写下的——

“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Unwesen)”

(同上第325页)

——这句话,也不会感到诧异。

不知为什么,每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耳边总会想起歌手张楚的一首歌,名字叫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回到刚才那段引文的后半段来看,对象性虽然是一个现实的人的存在样态,但私有制显然破坏了这种对象性关系的全面性,私有制让对象与人比肩而立,并发生关联的时候只剩下极为片面私人的“占有”

换句话说,当我看到一朵美丽的花朵,我却只是想把它移植到我自家的花园里,才会让我感到真正的愉悦。当它极致化的发展最终产生无数个葛朗台,只有用来交换物品的金钱本身成为了他眼中最美的一切。

片面占有,扼杀了人的感觉的丰富性,而现实中,当我们去占有一个对象的时候,本来就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为了说明我们原本具有的丰富性感受力,马克思不遗余力,唠唠叨叨的,为我们列出了所有可能性: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欲望、活动、爱,等等等等……

马克思的这个对象性概念是他用来切近现实的有效利器,借着它,马克思不仅可以讨论现实,而且还可以批判现实。

在这个现实中,我们都是成对儿出现的。我和另外一个人,我和我的书,我的笔,我的电脑,一起“对象性”的共存着

而马克思的批判告诉我们,私有制的社会让我们太过看重“拥有”,而忘记在与这些对象的共存中的那种单纯的快乐。

他希望有一天,那个真正“无私”的世界可以降临,在那个世界里,人与人,人与物的对象性关系是无功利的彼此欣赏,彼此和平的共在,他将那个世界,叫做——

“共产主义”

·本节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