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虚

 直尾昂述 2023-08-20 发布于广东

​警惕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的

症状、成因与克服

01.

症状:

虚无主义

在现代社会

有什么表现

现代性的

进步强制、

市场经济、

民主社会

裹挟着

人们积极投入到

日常生活世界中

创造丰富的

现代性成果

但是总体而言

现代性的生活体验

仍然是虚无主义的

物化状况下的人们始终

无法获得充足的幸福感:

忙忙碌碌

不可终日

不知所终

日常生活中正在遭受着

虚无主义的侵袭和折磨:

好不容易地完成

一天辛苦的劳作

得到片刻的清闲

内心的深处

不安的灵魂

便跳会出要求

“家园”的安顿

心灵归宿

精神家园

正在迷失

日益被

空虚、无聊、乏味、焦虑、

无意义和无目的感所占据

表现而为萎靡和惶恐不安

“虚无主义”这个

被尼采所称谓的:

一切客人中这个

最为不祥的敌人

已经“站在门前”

我们当然地失去

赖以生存的重心

因此暂时

束手无策”

虚无主义作为

一种强大的精神思潮

曾经侵袭了整个欧洲

施特劳斯将

虚无主义理解为

现代文明的毁灭

表明

现代文明在此

道德价值层面

逐渐陷入了

“猪的城邦”

有个被称作

“恶魔诗人”

的波德莱尔

《恶之花》:

路边腐尸、

孤岛岸边,高悬的枯骨、

美丽诱人却有病的花朵

作者用一种

分裂的、残缺的、冷峻的破坏之美

表达了一种忧郁、痛苦和病态之意

1933年,一首管弦乐曲

——《黑色的星期天》

被称为“魔鬼的邀请书”

几年之间,因其自杀者

据说就有,140多人

寓示了,人类心灵的

不能够,承受之重

因此尼采用

“上帝死了”

直接宣告了

虚无主义的

到来

“上帝死了”

即系意味着:

信仰缺失了

一切生活的

根据和前提

已被抽空了

人已流浪

没了依托

失去目的方向

变得麻木不仁

或沉陷于

世俗生活

借助于

勤勉的工作

时刻的劳作

欲将生命的神圣性

淹没于匆忙的奔波

这反而加剧了

精神的空虚和

信仰的无着落

欧洲

虚无主义

以发达的

现代性

为基础

中国社会

的现代性

并不成熟

但虚无主义问题

却已然成为一个

基本事实

这与西方现代性的殖民化

和后现代的强劲侵袭有关

资本所到之处:

“一切固定的

僵化的关系

以及与之

相适应的

素被尊崇的

观念和见解

都被消除了

一切的

新形成

的关系

等不到

固定下来

就陈旧了

一切的

等级的以及

固定的东西

烟消且云散

一切神圣

都被亵渎

人们终于必须用

冷静的眼光来看

他们的生活地位

他们的相互关系

当代中国的虚无主义表现为

一种强劲的精神文化思潮

渗透于

历史、文化

和日常生活

各个领域

当下社会

实用主义、功利主义、

信仰迷失、道德危机、

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

大行其道

生活

没有目的、

没有价值、

没有意义

焦虑、烦躁、郁闷

是大多数人

的精神状态

思想界存在着不少

历史虚无主义思想

他们

“虚化”历史

歪曲传统

丑化英雄和

伟大人物

提出“告别革命”

以新自由主义思潮、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普世价值观为蓝本

批判、贬损甚至

否定近代中国一切的

进步的、革命的运动

最终使人们丧失恰当的

历史意识和准确判断

文化领域,则是

娱乐化、低俗化、

媚俗化、商业化

“恶搞”现象频出

一味迎合部分观众

的猎奇、消遣心理

放任自己

的感官欲望

和感性刺激

培养了一种大众的

“娱乐到死”心态

俞吾金教授曾在

《当代虚无主义省思》

将当代虚无主义概括为

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显性的虚无主义:

如:

国际恐怖主义

团体组织的

自杀性爆炸等

二是隐性的虚无主义:

它隐藏在

日常生活

以难以觉察得到

的方式表现出来

但总体上

这种虚无主义

具体表现而为:

计算理性的蔓延、历史意识的丧失、

当前占主导地位的应试教育制度、

真正的宗教信仰的衰弱、

健康的审美情趣的消失

恰当地表达了

这一个时代的

虚无主义状况

02.

么都冇:

成因:

现代社会为何

出现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

最早的来源是

拉丁语当中的

“nihil”

意为“么都冇”

哲学上是由

德国哲学家

弗里德里希·H·雅各比

19世纪初写给

费希特的信中

首次使用的

并通过屠格涅夫的

小说《父与子》中

巴扎罗夫的形象

得到了广泛传播

这个意义上

虚无主义即:

惟有在我们的

感官感知当中

获得的、

亦即被我们

亲身经验到

的存在者

才是

现实的和

存在着的

此外一切

皆也虚无

虚无主义

其意即在

反叛传统

肯定当下

具怀疑主义

和实证主义

的倾向

它以

感觉主义

作为尺度

否定任何不被人所

感觉和看见的事物

的存在

因此必然会

否定一切的

可感事物的

基础和根据

即普遍价值观念、

理论体系

及其它所谓

崇高的东西

但是根据西方传统

通常对真理的基础

都是用

存在物

的存在

来解释

此即系

最高的

存在物

或上帝

一旦再也不能用这种

最高存在物或者上帝

来去解释真理

虚无主义

便会出现

尼采的

“上帝死了”中的

“上帝”绝不仅是

基督教意义上的

“上帝”

而是代表了

超感性领域

以及对于

它的各种

不同解说

诸如

“理想”“规范”

“原理”“法则”

“价值”“目标”

在传统社会,有了它们

感性生活世界也就有了

“目的”“秩序”和“意义”

但“上帝”死了

因而一切活动的

最高价值和根据

也就不复存在了

生活就

失去了

“目的”

“意义”

“方向”

因此

虚无主义

本质就是:

“最高价值的

自行贬黜

没有目标

没有

对目的

的回答”

尼采并不是悲观、绝望的人

而是力图从虚无主义中崛起

倡导一种天真、快乐和单纯

的人生观

他将

虚无主义

分为两种:

消极的虚无主义

积极的虚无主义

前者认为:

“上帝”已死

一切都被许可

于是

斤斤计较、

功利至上

狂躁不安

精神惘然

后者

力图借助

权力意志

重估一切

价值体系

以获得

感性生命的

意义和价值

为此必须拒斥

几千年以来的

柏拉图主义和

基督教信仰

因为

柏拉图主义是以象征着

理性精神的太阳神“阿波罗”

压制和奴役了象征着

非理性精神的酒神

“狄奥尼索斯”

带来了对于

感性生命的

拒斥和否定

理性即就是

“埋葬生命的

危险的暴力”

基督教信仰

则以道德

的本体论

否定人的

感性生活

使人依附于

奴隶道德

因此

走出消极的虚无主义

即就需要抗拒传统的

形而上学和宗教信仰

依靠理性的他者

——

权力意志

充分

张扬感性生命力

宣扬主人道德

同时期待

“超人”的

来临人间

海德格尔基本上认同尼采

有关虚无主义的基本判断

但在他看来

尼采还是没有完成

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而是

将形而上学

推向了极致

尼采是

欧洲思想史

最后的一位

形而上学家

这个意义上

海德格尔将

虚无主义与

形而上学的本性

结合了起来

他认为虚无主义

就是存在的遗忘

“无家可归的状态

即是忘在的标志”

存在的遗忘

是整个传统

形而上学的

过程和结果

后者将对

存在者

的根据

即存在者的

“存在”的追问

变得成了对于

“存在者是么”

的回答

混淆了,存在者与存在

遗忘了,存在的意义问题

因此,尼采的虚无主义诊断

揭示了欧洲历史的基本运动

“对尼采来说

虚无主义

绝不只是

一种堕落现象

毋宁说虚无主义作为

西方历史的基本过程

同时并且首先是

西方历史的法则”

“这种基本运动表明

这样一种思想深度

即它的展开

只还能引起

世界的灾难

虚无主义

乃是被拉入

现代之权力

范围当中的

全球诸民族的

世界历史性运动” 

既然虚无主义

就是遗忘存在

于是,问题的解决

就应,超越存在者

的领域

进入存在的

领域和方向

因此海德格尔认为:

必须

彻底颠覆传统形而上学

重建一种有根的本体论

即此在本体论

尼采拒斥

传统道德

本意即系是

力图去追问

存在的意义

但他用“权力意志”这一

仍然是形而上学的概念

取代上帝

无法思及存在

因此,虚无主义

仍是,尼采思想

的宿命

在这个意义上

海德格尔认为:

“虚无主义

的本质领域

和发生领域

乃是形而上学本身

……

在其本质,当中

形而上学,就是

虚无主义” 

海德格尔的

“存在之思”

提供了一种理解

虚无主义成因的

基本视角

他比尼采

更加彻底

认为虚无主义的本质

并不是“上帝死了”

“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

而是形而上学本身

问题是:

形而上学

在何种意义上

就是虚无主义

其实

形而上学的本性

所以是虚无主义

是因形而上学

是以主客二分

为思维方式的

这是以人与世界的

分离和对抗为前提

就是“人成为主体”的同时

即是“世界成为图像”

人作为主体

而将世界

作为客体

加以剥夺

并且宰制

近代形而上学的

发展过程即就是

现代性的展开和

趋于完成的过程

“对现代本质

具有

决定性意义

的两大进程

——

亦即世界

成为图像

人成为主体

——

的相互交叉

同时

也照亮了

初看起来

近乎荒谬的

现代历史的

基本进程

主客二分的

思维方式

最明确的表达

是笛卡尔的

“我思故我在”

“我思”

即是独立的

思维、理性

与具有广延性

物质世界

截然分离

成为后者

得以存在的

基础和根据

这就一方面

明确了人的

主体性、

理性的

至高无上性

理性取代了上帝

排斥了

超感性世界

的崇高价值

将具有

主体性

的人

完全

从对上帝

的依附中

挺立起来

依靠自身的理性

来去衡量和评判

其他一切的事物

这特别是

启蒙时代

的主题

另一方面

对象世界

即是人

剥夺和

奴役的

对象

人与自然、

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

就势必变得陌生

和愈发对抗起来

如此一来

启蒙了的

现代世界

即是一种

二律背反:

物质成果越丰富

人反而

越高傲

与孤独

“主体形而上学论证下的个人

其全部内涵仅是抽象的'自我’

他人、社会的存在不过是

个体实现自我的障碍

由此

人与人之间

的'共通感’

作为维系

道德存在

的根本

在自我中心主义的

强势专断中被'拱破’

社会关系被支离

社会道德被败坏

成了封闭的

“原子”个人

以利益为

活动原则

剥夺了人的

感性生命的

丰富性

“单子”个人

组成的社会

即是“一切人

反对一切人”

的市民社会

这里面本来

还有某一种

超验性内涵

的理性精神

变得彻底

的工具化

和实用化

“主观理性

使得

内在自然和

外在自然都

彻底工具化

最终取代了

理性的位置

致使理性

完全变成

'工具理性’

这种理性精神

无法充当传统意义上的

宗教的统一性力量作用

将分裂的

现代世界

重新

统一起来

“启蒙的本质

就是以后总抉择

并且不可避免地

要对统治

进行抉择

人们总是要

在臣服自然

和支配自然

这两者之间抉择”

既然,主体形而上学

无法充当现代性世界

的基础和根据

生活在

现代世界的人们

就不可避免地会

陷入惘然、

无依无靠

会迷失在世俗

的感性欲望的

刺激和满足上

变得,更加

对抗和分裂

愈发

失去了精神家园

陷入了虚无主义

03.

马克思论

虚无主义

的克服

海德格尔的

虚无主义论断

的确切中了

虚无主义问题

的症结:

源自于形而上学

的本性、主客体

对于立思维方式

以及工具理性的盛行

如此,克服虚无主义

必须,克服形而上学

因此

“消灭哲学”、

“终结哲学”

成了现当代哲学

努力的基本方向

表现出诸多

“家族相似”

比如:

海德格尔借助

存在论变革

语言分析学家们

采取语言分析

哈贝马斯

走向了

交往理性

后现代主义者采用了

解构、多元的方式等

马克思则从批判形而上学

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

进而提出

科学社会主义构想

做出了自己的回应

批判形而上学

马克思不是个

虚无主义者

海德格尔认为

“马克思达到了

虚无主义的极致”

这个论断

以马克思的

“人的根本

即人本身”

为依据的

海德格尔

认为这一个命题

仍是形而上学的

于是

马克思和尼采一样

并未超越形而上学

只是做了颠倒

颠倒了的

形而上学

依然还是

形而上学

但海德格尔的理解

并不符合理论实际

“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还是一个费尔巴哈式的命题

经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特别《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之后

马克思已经和

传统形而上学

划清了界限

1843年后的马克思越发意识到

黑格尔哲学作为形而上学的完成

不过是现实世界的逻辑表达

依然在解释世界

人的本质即是

主体自我意识

依附于绝对精神

而同样失去了

感性生活

的丰富性

故必须超越

这种对人的

抽象化理解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

从人的本质的异化出发

以感性直观的具体的人

取代黑格尔的抽象的人

提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要求回复到人本学的唯物主义中

但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的处理

依然是

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

其结果是重新陷入了

伦理的“爱”的宗教

因此

马克思势必也要离开

费尔巴哈的哲学基地

重新理解

人的本质和

社会历史的

发展

马克思感性对象性活动理论的提出

实现了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彻底颠覆

对马克思而言

人的本质

既不是,主体自我意识

也不是,感性直观的个人

而是从事

感性对象性

活动的存在物

在这一活动中

人创造了自己和他人

创造了

一种新型的

人与自然以及

人与人之间的

社会交往关系

感性对象性活动

即是人将自己的

本质力量

外化出去

创造出

一个对象世界

或者人类世界

但这一活动,设定的

并不是主体,而是

“对象性的

本质力量

的主体性”

即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

因而感性对象性活动融通了主客二分

这里的“人”

不是抽象人

不是原子

利己个人

而是

从事生产活动

的现实的个人

是人类社会或

社会化的人类

这样的人,必须通过

积极的感性对象性活动

来摆脱人的感性受动性

以及与之相伴随的

各种被奴役状态

实现人的固有的本质力量

与社会历史性的本质统一

即人的感性丰富性

人也必然会在

自己的活动中

获得美感享受

充分肯定

自己存在的

意义和价值

这里

马克思

超越了

“人的根本

即人本身”

的抽象理解

成为了一种

“彻底的自然主义

或者,人道主义”

这是

“既不同于,唯心主义

也不同于,唯物主义

同时又是

将这两者

结合起来

的真理” 

反观之,马克思

对虚无主义的处理

比尼采和海德格尔

走得更远

海德格尔批判尼采

陷入了形而上学

而要终结

传统形而上学

但实际上,海德格尔

并未跳出形而上学的

窠臼

他们的处理

也都具有着

某种强烈的

个人主义和

主观主义

倾向

尼采的权力意志、“超人”

海德格尔的

“此在”本体论

都是建立在

主体自身的

抽象理解

基础之上

问题

依然在于

主体之外

的“他者”

应当如何

安顿

尼采显得

无能为力

返回到了前柏拉图的

“狄奥尼索斯精神”

海德格尔则越发在后期

遁入了神秘主义深渊

借助于东方式的

“大道”、“道说”

充分显示了一种

文化保守主义者

的无奈和悲观

直至晚期

不得不承认:

“如果我可以

简短而且也是

说一点老实话

但又却是从

长期的沉思

来回答

我就要说:

哲学将不能够

引起世界现状的

任何直接变化

而且不仅

哲学不能

所有的一切

只要是人的

思索和图谋

都不能做到

只还有

一个上帝

能救渡我们

马克思

则显得比他们

都更积极乐观

他不仅彻底清理了形而上学

实现了哲学领域的思想革命

还进一步揭示了

形而上学的

现实根据

展开了

对资本主义社会

的社会历史批判

提出了

扬弃资本主义的

科学社会主义构想

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揭露虚无主义的

现实根基

马克思

不只是哲学家

而且是革命家

他意识到:

“哲学家们

只是以不同的方式

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

改变世界”

单纯的哲学变革

无助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键在于变革形而上学

得以可能的现实基础

即资本主义

的社会现实

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展开了

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

的历史批判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物化

必然导致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

是资本主义

的必然产物

正如资本主义条件下物化

已成为控制人并奴役人的

异化的生存方式

虚无主义

也成为资本主义

无法克服的痼疾

而克服虚无主义

实际上

就是要求摧毁

资本主义制度

建构与

新的社会形态

即社会主义及

共产主义社会

相匹配的

新型价值观

资本主义

社会现实

何以会导致

虚无主义

是因为现代社会

的主导原则

是资本原则

资本的本性

是不断增值

资本不是

单纯的物

而是

一种以物

为媒介的

人与人之间

的社会关系

这一种关系是

分裂和对抗的

一方是,资本

一方是,雇佣劳动

资本家作为

资本的人格化

以及工人作为

雇佣劳动者

都裹挟进了资本

的不断自行增值

丧失了

人之为人

的意义

和价值

这一过程

同时也是

一切传统社会的

崇高价值的消除

一切传统社会的等级

和社会结构的摧毁

传统社会的

伦理关系

被现代社会的

“纯粹的

金钱关系”

所取代

现代社会变成了

由世俗化的

“犹太人”

构成的社会

商品的交换价值

取代了使用价值

现代人

陷入了:

商品拜物教、

货币拜物教

以及

资本拜物教

人的“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

也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的异化

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

而追求自由平等

的现代政治解放

无助于解决

这一个问题

不过是确证了

原子式的利己个人

是维护市民社会的

结果和工具

因此

必须超越

现代社会

从政治解放

上升

到人类解放

因此需要超越传统形而上学

还需要深入政治经济学批判

揭示资本辩证法

展现

资本主义社会

的发展和毁灭

的必然过程

这些思想

集中表述而为

“唯物史观”和

“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哲学的创建意味着

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变革

有了理论基础

预示了资本主义的灭亡

也预示了

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之后

新的人类社会发展状态

即共产主义社会的

必然到来

社会主义

即由空想

变成科学

在这里,如果说

尼采的虚无主义

是“最高价值

的自行贬黜”

海德格尔

更加深一层揭示:

虚无主义即就是

形而上学的本性

马克思则比海德格尔

再深一层揭示虚无主义的

现实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的

经济活动及其现实运作过程

尼采、海德格尔的解决方式

从属“往回走”的文化保守主义

马克思的方式

则是“向前进”的

激进主义社会批判

对马克思来说

要破解

虚无主义就要

推动现代社会

的毁灭与转变

他将

对虚无主义问题的克服

放在了社会历史自身的

运动和发展过程中

提出

克服虚无主义的

科学社会主义构想

以社会历史自身的

运动和发展的方式

应对

虚无主义是否仍会陷入虚无

这是一个被不断思及的问题

斯坦利·罗森

在其《虚无主义》中

曾论证马克思的历史主义

就是虚无主义的一种形式

伯曼认为

马克思解决方案

是一种具破坏性的

“共产主义的虚无主义”

汉娜·阿伦特与

列奥·施特劳斯

等也几乎

都将矛头指向了

马克思的具有

历史主义倾向的

共产主义构想

认为这极易导致

历史的虚无主义

上述观点的前提是认为: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

的批判割裂了传统

共产主义是一种

不可能实现的

“乌托邦”

因此

关键是如何恰当地理解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

马克思的

共产主义社会

并没有与

传统割裂

它是建立在

历史辩证法

基础之上的

强调资本主义社会

乃是共产主义社会

的必要前提

共产主义社会是

资本主义社会

辩证运动发展

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的

一切积极成果

都将作为共产主义的

基本前提被提供出来

只是

由于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关系

限制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故扬弃资本主义社会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种扬弃有其

社会历史基础

对于马克思来说

共产主义并不是

应当确立的状况

并不是

现实应当与之

相适应的理想

我们称之为

共产主义的

即是那一种

消灭现存状况

的现实的运动

这个运动的

条件是由

现有的前提

所产生的

詹姆斯·劳勒正确地

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

理解为

“辩证的共产主义”

而不是那种完全

否定资本主义的

“虚无主义的

共产主义”

它更多地强调:

在资本主义

的现实当中

其实

就存在着一种

挑战这一现实

并且最终会导致

它的灭亡的运动

这一运动即

历史生活

本身的展开

马克思正是借此

批判了当下

的社会历史

重构了一种

最终实现了

人类解放的

社会生活状态

在这个意义上

共产主义社会

亦非“乌托邦”

而是历史发展

的必然结果

另外

正如鲁品越教授说的: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

就是批判形形色色

乌托邦思潮的过程

在此基础

使得人类

社会历史观

从唯心史观

转变而为

唯物史观

从形形色色

的社会空想

转变而为

科学社会主义”

借此而与启蒙主义的

“自由、平等、博爱”

乌托邦思潮

工人运动内部

形形色色的

空想社会主义

思潮

划定了界限

可以说

马克思毕生

的理论工作

就是

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来去批判,乌托邦思潮

从而实现了

社会历史理论

社会主义学说

从空想到科学

的发展

同时,马克思

共产主义社会

又充当着

类似于传统社会的

超感性领域的作用

马克思在

宗教信仰

退隐面前

对资本主义的

金钱信仰面前

重建了一种新的

社会生活的信仰

共产主义社会

是人类的史前史的终结

和真正的人类史的开端

这种共产主义

作为完成了的

自然主义=人道主义

而作为完成了的

人道主义=自然主义

它是

人和自然界之间、

人与人之间的

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存在与本质、

对象化和自我确证、

自由和必然、

个体和类

之间的斗争

的真正解决

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

而且知道自己

就是这种解答

而这里面尽管有

理想社会的成分—

但它昭示的是一种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

发展的价值理念

必将不会有

虚无、对抗、

只有

人的丰富的

感性生命力

的完全绽放

这种

理想图景

为当代人

提供了

一种应当

如何存在

如何获得存在

的意义和目的

的根据和基础

对马克思共产主义

社会思想的理解

不能理解成

马克思

事先设定了

人的本质的

异化和复归

从而

与费尔巴哈

和施蒂纳等人

及其后继者所谓的

“真正的社会主义”

等同起来

对马克思来说

不存在人应当

怎样子的假定

现实的人不过是

从事感性对象性

活动的存在物

活动本身

即系就是

人的规定

在资本主义

的条件之下

这种活动

表现而为

异化劳动

表现为

活动的

受限制

片面化

单调化

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

并不利于人的

感性生命劳动

的全面施展

势所必然会被一种

新的社会生产关系

所取代,这就是

共产主义社会的

生产关系

唯物史观

为这种过渡

提供了

理论基础

现实可能

在这一意义上

唯物史观不是

对现实无批判

的历史主义

它更具有

革命性和

批判性的

特质

同时又有终极的指向性

从而只要恰当地理解

是不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

诚如有学者指出的:

“共产主义不是采取

非批判的实证主义态度

默认虚无主义的现存状态

它的

历史任务

在于揭示

掩盖在资产阶级

意识形态之下的

人的本真的存在

把资本主义的

生产关系的

历史性及其

未来命运

昭示天下

通过变革

人对物的

依赖关系

破解资本主义的

内在矛盾和困境

通过

政治解放和

社会解放的

途径

实现人的解放

根本性地解决

虚无主义问题

由上可见,马克思哲学

为我们积极应对和克服

虚无主义提供了

丰富的思想资源

单纯依靠

返回传统

不是一个

明智方案

后现代主义

对传统的一味

的解构和反叛

无助于

解决问题

反会加剧

虚无主义

马克思告诉我们

问题本身根植于

现代性社会本身

的分裂和对抗

出路就在于积极

解剖和批判社会现实

推动有问题的市民社会

向更为成熟健康

的公民社会转型

同时

也不是完全

跟传统决裂

而是应在

吸收传统有价值的思想、

现代性的普遍价值理念

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共产主义思想

的基础上

重建一种足以应对

虚无主义的健康的

人类精神文明

在这里,特别是,应当坚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因为当前

资本主义社会

的新变化

恰好证实了

马克思主义

的科学性

和革命性

它“说明马克思主义

仍是指引当代人类

胜利前进的旗帜

不管

你承认与否

你要往前走

就必须在

这面旗帜

之下行走”

这或许

能为当前的

精神文化建设

和社会建设

指明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