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判断推理:可能性推理之迷惑选项

 公职考试答疑君 2021-03-12

一、 诉诸权威

用论证者自身或别人在某一领域的权威优势作为论据来论证某一个命题的真理性。在选项中常见的形式有“专家认为”、“专家说”、“专家建议”,以他人为据,而他们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比如说“地心说”是不能怀疑的,因为亚里士多德就是这么认为的。这就是典型的以他人为据,但是亚里士多德说的不一定就是对了,没有说明客观依据,说服性不强。

二、诉诸大众

援引众人的意见、见解、信念或常识等来进行论证。常见的形式有“有人说”、“很多人认为”、“许多人说”等等。但是大家不要有从众心理,别人说的不一定对,在逻辑推理中,我们讲求的是客观严谨,而不能“人云亦云”。

三、 诉诸无知

生活中一个小例子“因为还没有人能证明鬼是不存在的,所以鬼是存在的”就体现了诉诸无知的逻辑谬误,没有人证明不能说明存在,也不能说明不存在,所以属于无关选项。在选项中常见的形式还有“尚不可知”、“没有证据”、“尚未发现”、“还待研究”等等。

四、 不当类比

用完全不相关的事物类比题干的事物。比如题干中是要论证人类具有某个属性,选项中说猴子具有这个属性,而猴子和人类不相关,属于无关选项。所以我们在做题时,除非没有别的选择,一般不选不当类比的选项。

五、 偷换概念

将貌似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比如有人认为:“营养不良是导致克山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有人反对,说:“改变饮食结构并不能治愈克山病”。这个例子“改变饮食结构”就属于偷换概念,并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六、 解释结论

这种选项在为结论找原因、找借口,强行解释结论的合理性。比如某球星在一场关键比赛中表现的浑浑噩噩、毫无斗志,简直糟糕透了。有人反对说“那是因为他感冒了”。这句话中的“他感冒了”并没有否认他表现不好这一结论,所以无法削弱。下面我们举个例子个看看这些逻辑谬误项在题目中是如何呈现的。

【例】有关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对超级女声这个娱乐节目不感兴趣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最近某学院的一项问卷调查报告表明,在3500分寄回问卷调查的老年人中。83%的老年人说自己非常喜欢超级女声这个节目。

最能削弱以上论述的结论是?

A该学院的问卷调查缺乏权威性,准确度有待商榷。

B填写并寄回调查问卷的老年人很可能是对超级女声感兴趣的老人

C有少数寄回调查问卷的老年人实际上还不到60岁

D大部分寄回调查问卷的老年人同时喜欢看其他的娱乐节目

【答案详解】B。题干的结论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对超女不感兴趣的说法不正确”,其论据是“在3500份寄回问卷调查表的老年人中,83%的老年人说自己喜欢看超女这个节目”。即得出结论的论据是调查问卷的结果,因此可以从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来考虑。B项说明寄回问卷调查表的刚好是对超女感兴趣的人,则样本本身特殊,不能代表全部。通过削弱论据从而削弱了结论。A项犯了“诉诸权威”的错误,何为权威并没有说清楚,因此不能以此来削弱结论;C项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结论,但“少数”说明不是全部,力度不及B项;D项属于无关项。因此,答案选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