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白话读卦-45《萃卦》

 彭老师正己化人 2021-03-13

《易经》白话读卦-45《萃卦》

(《易经》解析人生64种状态事理之45)

第四十五卦   萃卦   泽地萃卦

   本卦的卦象是上卦为兑卦,下卦为坤卦,兑为泽而坤为地,为地上有湖泽之表象。四面八方的细流都源源不断的汇入湖泽中,象征着聚合。“萃”的原意是丛生的草,有聚集的含义。本卦下卦有顺从之意,上卦兑有喜悦之意,愉悦地顺从,象征聚集。上'和悦’而下顺从,上下自然可以聚合在一起。全卦揭示事物汇聚的道理,卦是主旨就是如何聚集人才。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早在荒古时代,人类为了战胜自然,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就已经自觉地聚合成群,过着群居的生活。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聚合已不再是单纯地为了生存,而是更多地带有政治色彩或有目的聚合,当今聚合的方式也不再是单纯的实体的聚合,而更多的属于社会心理上的聚合,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团结”。团结就是力量。本卦揭示团结的三个原则。

一、要奠定团结聚合的思想基础,即首先要统一思想。卦辞说“王假有庙”,就是君王到庙里祭祀,以统一人们的思想,思想团结人才的愿望,这就好比宋江上了梁山之后,竖起了“替天行道”的杏黄色大旗,因此引发了各方英雄豪杰纷纷投奔而来的壮观场面,最终使得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成为了一个肝胆相照、劫富济贫、屡破强敌的英雄团队;

二、要真心实意的召集人才,即要显示用人者的诚心。卦辞说“用大牲”,就是用牛羊等大的祭品来祭祀,这就显示了用人者的诚心。古时候,有个国君不惜花重金买下了一匹千里马的骨头,以此显示想要得到千里马的诚意,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国君就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三千匹千里马;

三、要上下同心同德。彖辞的“刚中而应,故聚也”,说的就是上卦中位的阳爻与下卦中位的阴爻上下相应,阴阳相吸。这样才能达到真正团结的目的,不然就是貌合神离、同床异梦。水泊梁山为什么能聚集一百零八位好汉,而且投奔之后就没有人离开,就是因为他们肝胆相照、志趣相投。

有句俗话说:“天天涌涌,必有事端”。意思就是无论人或钱,聚集越多危险越大,越容易发生意外的灾祸。这就提醒用人者,聚集人才的目的要正,动机要纯,正如彖辞说的“顺天命也”,也就是要顺应天意民心,否则就会招来一群乌合之众。

  自然、社会都是在聚集的状态中生存、进化和发展的。要创建大事业,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聚合,而真正的团结是来自诚恳、谦逊和欢悦的心。这就是本卦阐述的聚集人才的主旨。

  萃卦喻示我们,待人做事不一定要媚颜厚礼,只要自己足够真诚,自然金石为开。

——萃卦是一个大好的吉卦

卦辞: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译文:萃卦象征会聚:亨通。君王用美德感格神灵以保佑宗庙祭祀。利于出现大人,前景亨通,利于守持正固。用牛之类的大牲祭祀可获吉祥。利于有所前往。

解读:“王假有庙”,意为君王用美德感格神灵以保佑宗庙祭祀,这正是神人之聚,其目的是要将天下人聚合起来。古代遇到国家大事,天子诸侯一定会到庙中祭祀祖先,以自己之精神感格祖先之精神。通过这一番神与人精神上的会聚,向世人昭示,他们的思想是秉承或者符合先人意志的,以此统一思想,把人们聚合起来。当萃之时,万物萃聚盛多,国家处于富有时代,因此,祭祀要用牛这样的“大牲”才能表达祭祀者的诚意,而不要用羊之类的微薄“小牲”。而国家既然民富物丰,人民又团结一致,正是大有作为之时,所以卦辞最后说“用大牲,吉。利有攸往”。概括的说,卦辞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要奠定团结聚合的思想基础,这就是当需要萃聚团结之时,通过君王庙祭实现神人相聚,以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实现团结;二是要健全团结聚合的组织手段,即需要一个卓越的领导者,以使团结、会聚走上亨通、正确的道路;三是要发挥团结聚合的政治作用,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当人们都团结聚合在“大人”的周围时,正利于干大事、创大业,“利有攸往”,千万不要碌碌无为,无所事事。

《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注释——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本卦下卦为坤,坤义为顺,上卦为兑,兑义为悦。所以柔顺而又和悦是萃卦的义蕴。九五阳爻为刚,居于上卦中位,所以说“刚中”。它与居于下卦中位的六二阴爻同位相应。这些从不同角度反映出的综合性的卦、爻之象,就组成了萃卦的卦象。它的哲理和社会含义则表现为“聚”。聚:聚集,聚合,团结。

译文:萃,意思是会聚。在下者顺从在上者并上下和悦,阳刚者守持中道并应合于阴柔者,所以能会聚众人。君王用美德感格神灵以保佑宗庙祭祀,要表现出对祖先的忠孝与享祭的至诚之心。利于出现“大人”,前景亨通,说明会聚之时要有“大人”的领导并遵循正道。用大牲祭祀可获吉祥,利于有所前往,因为这样做的顺乎自然规律的。观察会聚现象,天地万物的情况就可以明白了。

解读:“萃”的意思是会聚。《彖传》所说的“顺以说”之意,是以上下卦体来解释卦名的。萃卦下体为坤为顺,上体为兑为说(悦),上和悦而下顺从,上下自然可以聚合在一起。“刚中而应”是就六二和九五两个中位而言的。九五阳刚居中,下应六二柔中,故曰“刚中而应”,象征君臣之间的聚合。《彖传》对卦辞的解释有三个要点:一是指出君王在庙祭之时要对祖先表现出“孝”与“享”两方面的至诚之心,即在思想上要表现出最大的孝心,在物质上要拿出最丰厚的祭祀品,非如此,不能感格神灵。二是指出,聚合之时要团结在“大人”的周围,并且要遵循正道。三是指出要依据客观具体条件、顺乎自然规律行事。萃聚之时也是大有作为的时代,所以利于有所前往。而此时“用大牲吉”也好,“利有攸往”也好,都是顺应“天命”,即符合客观条件、顺乎自然规律的。《彖传》这两句是孔子解释卦辞之后所做的发挥,比照《系辞传》所言“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来看,天地万物的普遍情理不外乎聚合与离散。阴阳和悦顺从就能聚合,互相违逆则离散。而聚合则兴旺,离散则衰止,所以从天地万物的聚散中可以看出事物兴衰的端倪。

《象》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译文:泽水淹没大地,君子观此象,以洪水会聚横流,祸乱丛聚为戒,从而修治兵器,戒备防止意外的变乱祸患。

*注释——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除,修。戎,兵也。不虞:意外之患。

解读:萃卦上兑为泽,下坤为地,有“泽上于地”之象,泽既上于地,则必有水聚,所以象征会聚。不过,“泽上于地”,说明水聚合盈满高出地面,随时都有可能冲决堤坝,这是很危险的。正因为有此危险,所以君子观此卦象联想到物盛人聚也可能发生争执变乱,所以要修治兵器,加强戒备,以防不测。处在人民团结、国家兴旺的时候,却想到要加强戒备,以防国家出乱子,这才是高瞻远瞩、居安思危。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译文:心中诚信不能自始至终,有信约却不能坚持,导致行动疑乱并与人妄聚。如果能向正应者(九四)呼喊,就能与真正的朋友(九四)握手之间重见欢笑。不必忧虑,前往没有害处。

《象》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译文:行动疑乱并与人妄聚,说明初六心志有所迷乱。

解读:初六与九四正应,本该与九四会聚,但初六对九四的诚信之心不能坚持到底,以至行动失控,产生紊乱,甚至要与不相干的人妄聚,所以爻辞说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初六之上有九四、九五两阳爻,初六的正应本为九四,但他看到九五居尊位,又想去与九五会聚,舍其当聚而求其所不当聚,是有孚而不终,行乱而妄聚。初六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思想混乱,发展下去必然有咎害,正如象传所说的“乃乱乃萃”,是由于“其志乱也”。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发展下去必然会有咎害。但是如果初六能回心转意,以至诚迫切之心与相正应的九四呼号,九四一定会愉快地与其会聚,两者将握手言欢,变呼号为欢笑。如此,初六不必忧虑,大胆前往没有害处。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译文:受人招引而相聚可获吉祥,没有害处。只要心怀诚信,内心虔诚,即使是简薄的祭祀也能感动神灵。(yuè:春祭,一种简单的祭祀)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变也。

译文:受人招引而相聚可获吉祥,没有害处。说明六二居中守正的心志没有改变。

解读:六二以柔中正应九五的刚中,正是处于《彖传》所说的“刚中而应,故聚”的爻位。六二作为柔中守正之臣,完全忠实于九五刚中之君,但无事见君有谄媚求宠之嫌,故六二不主动求聚,而等待九五的招引。六二这样做正是他柔中美德的体现,所以爻辞说“引吉,无咎”,意为受人招引而相聚可获吉祥,没有咎害。《象传》怕读者对六二不主动求聚的行为产生误解,故解释说“引吉,无咎,中未变也”,指明六二居中守正的心志没有改变,并没有像初六那样,心志迷乱。六二不主动求聚,当九五有招引而去晋见的时候也不献厚礼,而是带着一颗赤诚之心,这就如同祭祀,只要心怀诚信,即使礼节不是很隆重,祭品不是很丰厚,也是可以的。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译文:聚而无应以至嗟叹不已,无所利益。前往将无害处,但小有遗憾。

《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译文:前往没有害处,说明六三能够向上顺从于阳刚。

解读:六三处萃聚之时却无上应,求聚而不得,只能空嗟叹,形势非常不利,所以爻辞说“萃如嗟如,无攸利”。不过出路还是有的。六三与九四亲比,若前往求聚于九四,九四肯定乐于接受。这一点《象传》说得很清楚:“往无咎,上巽也”。“巽”在这里是顺从的意思,就是指顺从九四阳刚。

九四:大吉,无咎。

译文:只有在大吉大利的情况下,才能没有害处。

《象》曰:大吉,无咎,位不当也。译文:只有在大吉大利的情况下,才能没有害处,说明九四居位尚不妥当,只有在大吉大利的情况下才能避免灾祸。

解读:九四的爻辞与象辞似有矛盾。既然爻辞说九四“大吉,无咎”,《象传》为什么说是“位不当也”?既然“位不当也”,又怎能“大吉,无咎”?九四阳刚失正,爻位确有不当;而且九四不居尊位,只是近君之臣,却又初六之应,又有六三之比,在下之民为其所得,故有专权越分、欺君夺民之嫌,本应有咎。爻辞实为告诫之语,是说九四只有得“大吉”,才能“无咎”。“大”是周遍的意思,做事无所不周,无所不正,达到至善至美的程度,是为“大吉”。对于九四来说,九四不当君位则不应该聚民,既聚民,如果能够率领民众归顺于九五,并且鞠躬尽瘁,始终团结在君王周围,成为贤臣,则为得“大吉”,就可以专民之咎了。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译文:会聚时得其正位(处在尊位),没有害处,但其德行还未能广泛取信于民,作为君王应当永久守持正固,悔恨才能消亡。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译文:会聚时得其正位(处在尊位),并不能表明志向得到了发扬光大,还需要修持德行,使大众心悦诚服。

解读:九五是萃卦的卦主。九四是位的问题,九五则是德的问题。若有其位而无德,仍然不能使众人信服,看来挽救的办法就是爻辞所说的“元永贞”。“元”是元首、君王的意思。作为君王,只有反身修己,并长久不愈地守持正固,这样才能功德显彰,光披四海,天下无所不服,自然可以悔恨消亡。否则其会聚天下之人的王者之志怎么能够全面实现、发扬光大呢?所以《象传》指出:“萃有位,志未光也。”仅仅是“萃有位”而不能做到“元永贞”,那是不行的。在团结聚合这个问题上,德行很重要,如果是一君一臣的不正,只能关系到个人或少数人,如果是君王或主要领导者不正,那就会影响到整个国家或集体大局。

上六:赍咨涕洟,无咎。

译文:嗟叹哭泣,没有害处。(咨:嗟叹。:同涕)

《象》曰:赍咨涕洟,未安上也。

译文:嗟叹哭泣,说明上六未能安居极上之地。

解读:《象传》说“赍咨涕洟,未安上也”,就是说明上六处于萃卦穷上之位的不安心情。上六嗟叹哭泣,心不安宁,说明他认识到不能萃聚、孤苦无助的危险,而能知危惧祸,不敢自安,自然行事谨慎,不会被邪恶所害。另一方面,上六既然嗟叹哭泣,也就从反面说明了他有坚定不移的求聚心志,最终还是能够得以会聚的,因此爻辞说上六“无咎”。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六二爻的“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告诉我们,受人招引而相聚可获吉祥,没有咎害。只要心怀诚信,即使是简薄的祭祀也能感动神灵。运用到生活中,就是:待人不必一定要媚颜厚礼,只要自己足够真诚,自然金石为开。

  很多年前,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一家旅馆要求定一间住房。柜台里一位年轻的服务生说:“很抱歉,我们这里已经被参加会议的团体全部包下了。往常碰到这种情况,我们都会把客人介绍到另一家旅馆,可是这次很不凑巧,据我所知,附近的旅馆都已经客满了。”服务生看到老夫妇一脸的遗憾,赶紧说:“先生、太太,在这样的夜晚,我实在不敢想象你们离开这里却又投宿无门的处境。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可以在我的房间里住一晚,那里虽然不是豪华的套房,却十分的干净。我今天晚上要在这里加班工作”。这对老夫妇因为给服务生增添了麻烦而感到很不好意思,但是还是谦和有礼地接受了服务生的好意。

  第二天一大早,当老先生下楼来付住宿费的时候,那位服务生依然在当班,但他婉言拒绝了老先生,他诚恳的说:“我的房间是免费借给你们住的,我昨天晚上在这里已经挣取了额外的钟点费,房间的费用本来就包含在里面了。”老先生说:“你这样的员工是每一个旅馆公司梦寐以求的,也许有一天我会为你盖一座旅馆”。年轻的服务生听了笑了笑。他明白老夫妇的好心,但他只当它是一个笑话。

  过了几年,那个柜台的服务生依然在那家旅馆上班。有一天,他忽然接到老先生的来信,信中清晰地叙述了他对那个暴风雨夜晚的记忆。老先生邀请柜台服务生到曼哈顿去和他见上一面,并附上了往返的机票。

  几天以后,服务生应约来到了曼哈顿,在第五大道和三十四街之间的豪华建筑物前见到了老先生。老先生指着眼前的建筑物解释说:“这就是我专门为你建造的饭店,我以前曾经说过的,你还记得吗?”服务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惊讶地说:“您在开玩笑吧,我有点糊涂了,请问这是为什么?”老先生很温和地说:“我的名字叫威廉·渥道夫·爱斯特。这其中并没有什么阴谋,因为我认为你是经营这家饭店的最佳人选。”

  这家饭店就是美国著名的渥道夫爱斯特莉亚饭店的前身,这个年轻的服务生就是该饭店的第一任总经理乔治·伯特。乔治·伯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用一夜的真诚换来的竟是一生辉煌的回报。

 

——香港乾坤国学院、***南京教学点、三易元文化传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