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家的生活 | 读斐多篇札记

 古典读书治学 2021-03-15

读《斐多篇》里,主要论证灵魂的不朽。哲学家对谈的每一步向前推进都是经过论证的,此段的论证以合于逻辑为终结,结论成为下一步论证的依据。整个的论证过程,中间有任何一个环节有漏洞,整个论证就崩塌。在论证的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质疑和反驳,申辩人重视每一个人的质疑。斐多篇里,樊老师说,以今天的视角,这个论证是有漏洞的,并不能证明灵魂的不朽,但是之所以对此篇文章深入地学习,在于对论证的态度,对批判的接纳以及逻辑的一致性的彻底的追求。

论证,就是针对假设的论证。提出假设的能力,是哲学家成为哲学家最基本的能力。提出假设的能力,内心中必然有一个决然的信念,对逻辑的信仰和对真理的“带着偏执狂”般的追求。所以对于假设,再美妙,再好,那么都要放下个人内心的评判,让逻辑证明它是不是真理。没有成见,无我,也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很基本的素养。“没有经过深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成了千古的公案。“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假设与定论的关系,无知,所以才会去论证。这是化入生命的信仰。

苏格拉底说:灵魂是不朽的,它不能逃避邪恶,也不能由其他任何方法得救,除非尽力改善自己,尽力寻求智慧,因为灵魂到另一个世界去的时候,除了自身的修养,什么都带不走。许多人不懂哲学,真正的追求哲学,无非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灵魂是不死的,不死的是不可消亡的,灵魂是不可消亡的。这是论证后的结论,很多人喜欢结论,喜欢热血沸腾、激动人心的结论,想在一个结论上,安顿自己的生命,而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过你想过的经得起论证的生活。

真理是否就必然是善的,同时也是美的?我们给出一个假设“真理同时是善的,也是美的。”针对这个,就开始了论证。在论证之前,就必须对真理、善、美以及“同时”下定义,做概念性的约束。“同时”是常情常理,如同公约一样,辩论的双方都可以理解。真理、美、善,就需要下明确的定义。这个定义本来就存在?还是需要再经过论证?这都需要明确的,不存在丝毫马虎之处。

这种定义,可以引用已经论证的定理以及者公理。这就是先有共识。也就是逻辑里的大前提。就是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上帝是否存在?”“上帝是否是全知全能?”“上帝是永恒的?”一个彻底的哲学家必然会反思到这里。哲学不可能到此为止,但现实里的哲学家可以止步于此,由显性的论证,转为隐性的论证。因为世间不仅有哲学,还有宗教,有些时候,宗教是不讲理的。而宗教的改革,往往是哲学和哲学家推动的。哲学有三重超越,对日常的超越,对形式逻辑的超越,对宗教的超越。

当我们提出一个假设的时候,辩论就开始了。你会得到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的怀疑,只有在逻辑上站的住脚,才会暂时性的消除这种怀疑。

一个哲学家,一定是个逻辑学家,语言学家,辩论家,甚至是个博物家,一个简单的论证,带动的将会是对整个逻辑体系,语言体系,思维方式的深刻拷问。形式逻辑的出现,让整个的论证便利了很多,但是也脱离了实在的世界。当代哲学,诸如现象学,就是这种由形式到实在的回归。

一个哲学家也必然是一个哲学史家,对整个的哲学史都要清晰的了解,甚至有些彻底底怀疑和“精神洁癖”,论证所有的论证,对所有的权威,不失批判的态度。

哲学家是孤独的,他甚至会陷入与主流对立的境遇。即便他对这个世界有些深沉的爱。苏格拉底就被起诉,被告“教唆青年、不敬诸神。”的罪状。其实是他的哲学追求让雅典市民,以及那些有名望的人,下不来台,丧失威信。苏格拉底是一个彻底的勇者,不携带任何的成见,超越肉体的欲望,纯粹地爱智慧,追求真理,多么单纯的生活啊!我也想被这样的哲学家蛊惑,过哲学生活呢!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路更好,唯有神知道。--苏格拉底

最后,苏格拉底说了这句话,哲学生活与宗教生活,在此有个区分。

本篇文章的语句,不是哲学的,而是一些尽量贴近常情常理的粗陋的理解。带着对哲学的倾慕与对哲学家的理解。

古典读书治学生活

shanghairizi

钢筋水泥,诗意栖居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古典学术古今探索,建立古典读书治学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