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日阅读挑战Day4:《柏拉图对话集 斐洞篇》-存在-知识-灵魂-生命

 能行学社 2021-04-16

书名:柏拉图对话集-《斐洞篇》

作者:柏拉图

类别:哲学

主题梗概: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在监狱的最后一天,学生斐洞与一众好友前来探访,送苏格拉底最后一程。苏格拉底仍然坚持服刑,以死亡捍卫真理,并且探讨了存在、灵魂、生命的价值。

要点摘录:

  1. 苏格拉底经常梦见从事音乐活动,他认为哲学就是最伟大的一种音乐(与喜欢音律的孔子有不谋而合之处)

  2. 苏格拉底认为人有选择生命与死亡的权利:既然生不如死,为什么不需这些人对自己行此恩典,一定要等待另外的恩人来做?

  3. 苏格拉底认为有充分哲思的人,自有从容气度,死后也能得到福祉。(真正现身哲学的人,所学的无非是赴死和死亡。)

  4. 苏格拉底开始讨论,灵魂与身体的关系。苏格拉底不是唯物主义者,是有灵论者,相信灵魂可以转换(与佛家的轮回思想颇有相似之处)。他认为灵魂独立于身体,在死后能单独存在。(有灵论)哲学家要尽量摆脱灵魂与肉体的关系。苏格拉底认为,通过肉体(视觉、听觉)获取的认知有缺陷,是不确切,靠不住的。灵魂在摆脱肉体牵绊和影响到时候最能思考。

  5. 灵魂应尽可能保持独立,避免一切肉体的接触和来往。哲学家的灵魂极端蔑视肉体,摆脱肉体、努力保持独立不依的状态。真理只能依靠思考(特别是摆脱了感官影响的思考,排除一切干扰)才能获得。人在死后才能真正脱离肉体和欲望的舒服,获得真理。

  6. 哲学家应时常思考与习惯死亡,达到坦然的状态。真正爱智慧的人是仰慕死亡的。真正热爱智慧并且坚信能在另一个世界找到智慧的人,在临死的时候不会悲痛。

  7. 苏格拉底认为,克制欲望并不能换来智慧(与孔子克己复礼为仁观念不同)。他认为,不能用某种程度的快乐、痛苦或恐惧换来另一种程度的快乐、痛苦或恐惧。智慧是勇敢、明智和公正的源泉。智慧通货论:一套建立在相对情感价值上的道德是幻觉。真正得到的是斩除一切相对情感的精华,也就是明智、公正、勇敢本身。

  8. 苏格拉底认为存在和不存在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有无相生,存在一个转化的过程。他认为生命源于死亡,死者的灵魂是存在的。他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回忆。人生就是灵魂不灭的证明。

  9. 认知论:人类的认知只是灵魂中已知的再现,通过生活中的事物的联想、回忆。从而提出“形”(Form)与“相”(Idea)的概念。他认为客观所见的事物只是一个“摹本”。知识通过感觉或获取,形成概念。人是生而知之者,这种概念,只是灵魂中已有概念的再现与回忆。

  10. 论永恒与短暂。通过肉体、感官获取的知识、感觉与意识是短暂的。通过灵魂获得的智慧是永恒的。隐私,真正的哲学家会正确地、真正地追求哲学,练习置于死亡的状态,从而获得智慧,摆脱谬误、愚昧、恐惧,不受人间邪恶的摆布。

  11. 论哲学的作用:哲学有解放和净化作用。好学的人觉察到哲学掌握了这种状态下的灵魂,就温和地鼓励它,设法使它获得自由,指出感官充满欺骗,敦促他摆脱这些东西,只信任自己及自己对实在本身的思维。真正的哲人的灵魂身心自己决不能违抗这种解放,因此坚持尽可能脱离快乐和情欲、悲愁和恐惧。真正的好学者能够自制并且勇敢,爱智慧的人的灵魂身心必须摆脱哭了的心情去的瓶颈,应当从理性,真实、神圣的东西,在死后达到一个与自己的本性所类似的住所,永远免除人的各种邪恶。

  12. 论人的使命:要么千方百计求知问题的真相,要么折中选择人类理智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最可靠的说法,拿来当做木筏,乘着它渡过险象丛生的人生。(与佛家金针度人,普度众生的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

  13. 我们要防备一种危险,那就是厌恶论证的危险,这是人类最坏的毛病(懒于思考)。这种厌恶源于未充分认识就盲目信任某人,认为哲人完全真实、可靠、可信,却发现他下流虚伪。久而久之,先是把人看成推心置腹的朋友,然后是连续不断的争吵,于是对人人都发生厌恶,认为人人都没有真心。这样一个人弃土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却不知道人的本性,不能实事求是地了解“好人坏人都很少,大多数人是中间状态”的实情。也就是由于个人情感的一厢情愿,而变成丧失实事求是地认知世界的能力。

  14. 苏格拉底认为,真理具有普适性,必须通过正确的论证,论证的技巧去认识。因此,我们要慎防这种“不可知论”的毛病,必须承认自己的不可靠,努力提高自己的可靠性(思辨能力),保持对真理的信心。

  15. 灵魂在进入身体之前就存在着,作为一种“是者”的实体。苏认为,客观因素(形体)是存在的先决条件,但并不是决定因素,不是动因。人必须求助于思想,在思想中考察“是者”的真相。一件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的本质如是(相,idea),并非他的形态(形,form)

  16. 型与相:苏格拉底认为,存在的原因不是外在因素,而是内在本体的表现。即,存在是因为相(概念),这个相具有一定的“型”,从而得到自己的名称。用白话说,物先有其实,然后有其名。型与相都是唯一的,一一对应的。相包含了与之对应的名称,以及共同属性。

  17. 论灵魂不死:有灵魂的必然有生命,有生命必然不是死的,那么,灵魂就不是死的,那么灵魂是不死的,既然是不死的,也就是不可消灭的,会存在于另一个世界的某处。如果灵魂不死的,我们就必须关怀它,不但要关怀人在世的时间,就连人死后的时间也要关怀。因为既然灵魂石不死的,要想远离罪恶得救,只有变得尽可能善良明智才行。

  18. 地狱论、报应论:据说在死后,会有一个精灵将灵魂引到一处,接受审判,然后向另一个世界进发,从今生来到彼世。亡灵们在那里得到应得的报应,并且在停留指定时间之后,有另一位引导者经过若干段长长的时期把他们领回来。(此论与后世基督教、佛教的地狱论、赎罪论、轮回轮有异曲同工之处)

  19. 心灵的力量:既然灵魂是不死的,我们就可以而且大胆地相信它,大胆是可贵的。一个人应该为自己的灵魂大气,在生活中拒绝肉体的快乐和奢华,以为这是身外之物,对自己有害无利,而一心追求知识的快乐,不用外在的饰物点缀它,而要采用明智、公证、勇敢、自由、真实的固有本质装点它,随时准备着等待天命的召唤。

读后感悟:

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哲学史、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苏格拉底以其独特的雄辩、思维缜密、善于探究和引导思维而著称,后世将这类提问成为“苏格拉底式”的思维。这个思维其实是打破了对有神论的盲目崇拜。虽然苏格拉底不是彻底的无神论者,但是他回归理性,对真理的追求,开辟了人类探寻世界的全新世界。

苏格拉底的思想记录在了《柏拉图对话集》之中,我们也很难分得清哪些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哪些是柏拉图的思想。但是经过柏拉图的记录、演绎,构建出一幅庞大的西方哲学的蓝图,为后世哲学大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斐洞篇》全文写的非常有文采,读起来不费劲,对话内容环环相扣,迫使你不断反思,不断思考人生的本质。生命、死亡、灵魂、真理,这四个概念贯穿其中,读完之后让人醍醐灌顶,焕然一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