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明治蜀:一场愿景与人性的艰难角力

 茂林之家 2021-03-17

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于东吴,此时距蜀汉建立仅一年。

此役令帝国元气大伤,战争结束不久,四川境内便爆发了叛乱。蜀汉根基未稳,风雨飘摇,几乎到了亡国的边缘。

刘备为自己的莽撞付出了代价,夷陵之战不仅损耗了蜀国国力,更让刘备一蹶不振。一年后,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刘备临终前,身边最能干,最值得托付的大臣,就是诸葛亮了。刘备称诸葛亮的才华“十倍曹丕”,必成大事。甚至还鼓励他效仿先贤,倘若先帝的宝贝儿子不成器,“君可自取”。

这是君主对臣子最高级别的信任,也让诸葛亮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自跟随主公以来,他的肩上不曾有过如此沉重的担子。蜀国国力排名倒数第一,周边强敌环伺,危机四伏。而现在,诸葛亮要带领大家完成一个几近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后来的故事大伙都熟悉,诸葛亮鞠躬尽瘁,六出祁山,最终病逝于五丈原。关于诸葛亮北伐讲的人很多。不过今天,我们尝试从政治和用人的角度,重新理解诸葛亮和蜀汉衰亡的原因。

孔明治蜀:一场愿景与人性的艰难角力

1/6 从无名小卒到蜀汉二把手

刘备临终托孤,蜀汉正式开启了诸葛亮时代。在外界看来,刘备与诸葛亮是一对职场楷模,两人齐心协力,共同上演了一段君臣佳话。

然而,这是后世一厢情愿的假设,现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诸葛亮与刘备真的一条心吗?并不是,至少不完全是。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初遇刘备时,诸葛亮还是个二十七岁的小伙子。大伙通常觉得,刘备选择诸葛亮,是看中他的能力,否则为何要三顾茅庐呢?

孔明治蜀:一场愿景与人性的艰难角力

然而,纵使诸葛亮聪明绝顶,最初他也只能是刘备手下的谋士之一。即使老板亲自上门招贤纳士,也不意味着两人彻底意气相投。

论信任程度,诸葛亮不及关羽和张飞。在谋士中的地位也不如法正、庞统这帮人。刘备入主四川,后者为其出谋划策,诸葛亮根本不在身边。

还有一点我们常常忽视,就是诸葛亮的身世背景。

诸葛亮出身名门望族,其祖上在汉朝做过高官,叔叔是刘表的好友。据说,他的两个姐姐也是刘表集团核心家族的成员。当然,最有名的莫过于他的大哥诸葛瑾,人家在东吴同样有不小的官职。

由此可见,诸葛亮吸引刘备的,除了才华,还有他在荆州错综复杂的人脉网络,尤其当刘备需要投靠刘表时,诸葛亮的这层关系更加重要。

不过,这也是一把双刃剑。正因为诸葛亮在荆州人脉众多,尤其是与诸葛瑾的血缘关系,使诸葛亮容易产生顾虑。

后来,刘备向东吴发动战争,诸葛亮未能劝阻,除了当时不在刘备身边,还与这层关系有关。若诸葛亮阻止刘备伐吴,难免被怀疑与东吴的兄长串通一气,这无疑犯了政治上的大忌。

孔明治蜀:一场愿景与人性的艰难角力

刘备在后期,尤其是占领四川后,志向有了转变,他不再热衷于匡扶汉室,有点想效仿孙权做地方霸主,从两点可以看出。

首先是明知汉献帝未死的情况下急于称帝,这无疑暴露了自己想成为一方诸侯的愿望,无视汉朝正统皇帝存在的事实。

其次是为了替关羽报仇并收复荆州,不惜与孙权交恶,进攻东吴。从而破坏了吴蜀联盟,从夷陵之败中可以看出,刘备将私人感情与地盘得失置于政治大局之上,是一种短视的体现。

刘备的这点小心思,诸葛亮不会看不出。刘备虽表面上与他目标一致,但其行动已渐渐偏离了这一初衷。

诸葛亮的幸运之处在于:法正、庞统、关羽这些刘备最信赖的人,都已先他离世。最终,刘备除了他没得选,其他人要么实力不够,要么信任程度不够,于是,历史把蜀汉的接力棒交到了他的手里。

2/6 用战略愿景转移内部矛盾

刘备逝世后,蜀汉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刘备的继任者刘禅,偏偏又是个胸无大志的无能之辈。治理国家的重任,几乎全部压在了诸葛亮的身上。

对诸葛亮而言,他首先要替蜀汉回答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我是谁?

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它不仅关乎国家何去何从,也关系到队伍是否稳定。

蜀汉政权内部矛盾重重,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刘备一手造成的结果。

孔明治蜀:一场愿景与人性的艰难角力

刘备进军四川,用不太光彩的手段将原益州牧刘璋赶下台。紧接着在成都做起了皇帝,这让四川人民难以信服,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最后,刘备为报私仇发动战争,不仅一败涂地,还把四川搞得鸡飞狗跳,严重损害了当权者的威信。

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有以刘备为首的河北集团,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集团,以及刘璋旧部成员,比如法正。最后就是四川本地人士,他们是当地的名门大族。对刘备这样的外来户抱有敌意。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刘备一去世,四川便爆发叛乱了。刘备的统治原本就不稳固,如今眼看他死了,不少人便蠢蠢欲动了。

诸葛亮接手的,就是这么一个烂摊子。

所以,他必须为蜀汉确立一个清晰的战略愿景,它的格局得够大,又有足够的号召力,思来想去,除了强调自己的正统身份,取代曹魏光复汉朝以外,恐怕没有更好的出路了。

孔明治蜀:一场愿景与人性的艰难角力

于是,诸葛亮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这既是对敌人的警告,也是对内部的鞭策。诸葛亮明白,只有从一开始就把目光锁定在根据地以外,蜀汉政权才能获得充足的合法性,这也是化解内部矛盾最好的办法。

用今天的话说,诸葛亮是用敌我矛盾来消弭人民内部矛盾。这一招直到今天仍管用。

上世纪30年代,希特勒就通过煽动民众对英法等国的仇视情绪,成功转移了德国的国内矛盾,从而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诸葛亮就有了选人用人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就看他是否忠于汉朝,是否愿意为匡扶汉室尽心尽力。

后世有史学家认为,诸葛亮用人,专门用外来的“新人”打击蜀地的“旧人”,但他的出发点并非如此。

孔明治蜀:一场愿景与人性的艰难角力

在诸葛亮的班子里,人才构成是比较多元的。他后来的继任者蒋琬来自荆州。日后在蜀军挑大梁的姜维是曹魏降将。刘璋旧部李严留守江州(即重庆),与诸葛亮共同辅政。

对于益州本地人,诸葛亮同样重用。

四川成都人张裔,在刘备时期担任巴郡太守,后被诸葛亮提拔为留府长史,还被加封为辅汉将军。

四川阆中人马忠,后官至镇南大将军,成了蜀汉的大将。吕凯来自偏远之地云南,因政绩卓著,被诸葛亮任命为云南太守。

由此可见,诸葛亮的用人不拘一格,但他又不像曹操那样唯才是举。他把对汉室的忠诚,作为人才的激励手段与筛选标准,在保证人才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促成了内部团结。这正是诸葛亮比曹操高明的地方。

3/6 诸葛亮为什么要用严刑峻法

除了使命愿景,诸葛亮还懂得利用制度建设来凝聚人心。

蜀汉建立之初,诸葛亮最担心的,就是队伍内出现“偏安”的倾向。事实上,这种心态相当普遍,若纵容其蔓延,那么敌人还没打过来,自己人就已经向现实缴械投降了。

诸葛亮首先从恢复州制上做文章。

刘备称帝后,蜀汉虽然已经是个国家,但领土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区,原本,益州的行政长官是益州牧(刘璋就担任这个官)。现在刘备做了蜀汉的皇帝,益州牧之职就显得多余了。

孔明治蜀:一场愿景与人性的艰难角力

诸葛亮上任后,把自己任命为益州牧。他身兼两职,既是蜀汉帝国的丞相,又是益州的行政长官。

此外,诸葛亮还为益州恢复了州级建制。简单地说,就是全国其他州内所具有的官员与等级,在益州一个也不少。

既然蜀汉国土限于一州,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其实是高度重叠的。诸葛亮为何要叠床架屋,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搞一套呢?

因为他就是要告诉所有人:益州≠大汉!

让益州和其他州有相同的建制,体现了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在他眼里,益州仅仅是天下的一部分,堂堂大汉不过把它当做一个临时办事处而已,他迟早会回到中原的。

如果恢复州制体现了诸葛亮统一天下的意愿,那么严刑峻法则表明了诸葛亮一统天下的决心。

史称诸葛亮治蜀秉承“申韩之术”。申韩之术是法家思想的别称,以严刑峻法,赏罚分明著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诸葛亮不让刘禅搞大赦。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为了彰显恩典,通常会通过“大赦天下”的方式赢取民心。但诸葛亮不这么看。

诸葛亮的理由是:如今天下未平,蜀汉贫弱,又逢大争之世。若一味宽纵,只会让官民懈怠,忘记复兴汉室的伟大使命。

孔明治蜀:一场愿景与人性的艰难角力

所以,诸葛亮认为法律必须公正严苛,正所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屠。”

这也注定了诸葛亮的“劳碌命”。为防止下属徇私舞弊或懒惰怠政,诸葛亮事无大小,亲力亲为,甚至连不少刑事案件都得由诸葛亮亲自审批。

后来有不少人感慨,北伐把诸葛亮活活累死了。其实不然,真正累死诸葛亮的不是北伐,而是大量琐碎的行政与案牍工作。

《三国志》作者陈寿称“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领导能做到诸葛亮这样的,其辛苦可想而知。

在工作上,诸葛亮堪称劳模。作为官员,他更是公正严明,毫不偏袒。

街亭战败后,诸葛亮不仅斩了爱将马谡,重罚赵云,还向刘禅申请降级处分,这可不是作秀,这是诸葛亮真心自责,他一定要让大家认识到后果的严重。

刑法不严,便难以服众。诸葛亮想利用严刑峻法,加强官员的危机意识,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有我在,你们别指望过安逸的日子!

4/6 诸葛亮为何要亲自率兵北伐

陈寿对诸葛亮给出了经典的八字评价——治戎为长,奇谋为短。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也认为:“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

诸葛亮不太擅长打仗,这几乎已得到公认。问题来了,既然大家都觉得诸葛亮不是一流统帅,他为何不委派大将领兵?难道丞相对自己的军事才能有迷之自信吗?

通常观点认为,这是因为“蜀中无大将”。关羽死了,黄忠老了,赵云尽管忠勇,但并不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何况他的年纪也不小了。

孔明治蜀:一场愿景与人性的艰难角力

关于这个问题,诸葛亮不是没意识到,其实从一开始,他就着意为蜀军培养军事人才,马谡就是他挑中的人选。

然而,马谡的表现让他大失所望。第一次北伐,马谡就犯了低级错误,导致蜀军大败,本人受到了军法处置。

经此一役,诸葛亮对培养新将领更加谨慎,战术上也变得保守起来。后来,他力求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贪功,不冒进。

这种策略在政治上是合理的,也符合诸葛亮谨慎的处事作风。但要知道,你的对手是强大的魏军。和这样的敌人交战,稳健固然重要,但要是对方和你一样稳健,单靠比拼实力与耐心,你肯定打不过人家。

后来与司马懿的交手也证明,按照常规打法,蜀军受实力与粮草供给的双重局限,几乎没有打赢的可能。

这时候,诸葛亮其实需要一位能够剑走偏锋的将领。你应该猜到我要说的人了,不错,他就是魏延。

魏延曾提出一套著名的方案,他欲率五千精兵,从子午谷进军拿下长安,曹魏在这一带防守薄弱,只要行军迅速,蜀军就有可趁之机。同时,诸葛亮率军出斜谷,两军最终在潼关会师。

孔明治蜀:一场愿景与人性的艰难角力

然而,诸葛亮未能采纳魏延的方案。理由很简单,身为政治家,诸葛亮不愿意冒险。即便有取胜的可能,诸葛亮也不会拿全军将士的生命做赌注。

可惜了魏延,他本来可以成为一位更出色的将领,但在诸葛亮的战略棋盘里,注定其只能充当配角。

诸葛亮在军事上的用人总体都不太成功,他给名不副实的马谡委以重任,却不敢有想法有能力的魏延独当一面。六出祁山,劳而无功,固然有诸多客观原因,但诸葛亮本人仍得负一定责任。

作为蜀国政治上的绝对权威,诸葛亮已经给他的军队打下了鲜明的印记,全军上下把诸葛亮的战略战术高度贯彻,几乎到了不容置疑的地步,以至于无法接纳颠覆性的观点与打法,导致蜀军长期困顿不前。

孔明治蜀:一场愿景与人性的艰难角力

那么,为何诸葛亮执意要亲自带兵呢?你可能会说,曹操也不也亲自领兵吗?但曹操是曹操,曹操的军事能力强,诸葛亮在这方面不如曹操。如果他能效法孙权,把打仗的事交给将领去做,情况可能还好一些。

但问题恰恰在于,诸葛亮不愿意做孙权,也不能做孙权。

如果效法对方,他就成了碌碌无为的太平宰相,蜀汉也就成了割据政权,这是诸葛亮不容触碰的政治底线。

所以,诸葛亮率军北伐,与其是出于对军事能力的自信,不如说是以身作则,用行动告诉大家,自己为了把复兴汉室当做终身事业,不惜亲临前线,一刻也不松懈。

5/6 后继无人的蜀汉帝国

公元234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病逝五丈原。

与刘备去世时不同的是,这一回,蜀国国内风平浪静,诸葛亮很早就料理了身后事,对几位接班人,诸葛亮还是比较满意的。

诸葛亮的继任者是蒋琬。诸葛亮北伐期间,蒋琬统领大后方,《三国志》对蒋琬的描述是:“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是众望渐服。”

孔明治蜀:一场愿景与人性的艰难角力

蒋琬是一位出色的行政人才,用今天的话说,他属于那种名校MBA毕业的职业经理人。不过,鉴于北伐劳民伤财,蒋琬对诸葛亮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不再采取积极的进攻策略,而是选择休养生息,择机而动。

曾被诸葛亮寄予厚望的将领姜维,倒是有北伐之志。但他已经无法像诸葛亮那样获得朝廷的充分支持。在之后长达24年的时间里,姜维先后进行了11次北伐,不过,这些北伐多以袭扰为主,已经无法对曹魏形成实质的威胁。

其实,我们忽略了继承诸葛亮遗志最重要的那个人,那就是后主刘禅。

诸葛亮在世时,刘禅尊其为“相父”。然而,刘禅表面上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内心却不希望诸葛亮东征西讨,因为他只想做个自在的皇帝。

任何做领导的,都不希望下属压在自己头上,哪怕这位下属能力爆棚,众望所归,但也终归是下属。刘禅对诸葛亮的擅权,尽管嘴巴上不会说什么,但心底里不会没有想法。

如今诸葛亮死了,他终于可以过一把当皇帝的瘾了!

于是,刘禅干脆废除了丞相,把诸葛亮的权力一分为二,分别交给蒋琬和费玮,从此再也不会有人对他和大臣们指手画脚了。

“阿斗”虽为庸主,但并非昏君,对于掌握权力的那一套,他可比曹魏那帮儿皇帝精明。

孔明治蜀:一场愿景与人性的艰难角力

刘禅影视形象

诸葛亮生前实行的严刑峻法,也在其死后出现松懈。

从诸葛亮去世直到蜀国灭亡,刘禅先后进行了12次大赦,这可不是好事,证明蜀汉社会已矛盾重重。蒋琬等人虽沿袭了诸葛亮的制度,但缺乏诸葛亮的魄力与手腕,只能靠妥协与退让来换得一时的谅解。

衰落的征兆正在悄然涌现,蜀汉离最初的目标渐行渐远。

诸葛亮的复兴之志,被他的继任者以各种各样的原因抛弃了。诸葛亮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蜀汉帝国一步步沦为彻底的割据政权,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在政治和军事上越来越无所作为。

公元263年,魏将邓艾攻破成都。刘禅投降,蜀汉宣告灭亡。

6/6 总结

诸葛亮当年的困境,与今天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类似,即

不折腾等死,折腾了找死。

诸葛亮知道,最可怕的敌人不在外部,而是队伍自身。确切来讲,是偏安一隅让蜀汉君臣陷入的舒适区。

四川土地丰饶,易守难攻,人们在里头呆久了,难免会贪图安逸,不想再出来。

后来的历史也表明,但凡局限于蜀地的割据政权,实力都很弱,国祚通常也不长。

他耗尽毕生心血,用各种方式,从战略上,制度上,行动上,让自己的国家摆脱偏安的魔咒。

孔明治蜀:一场愿景与人性的艰难角力

任何人一旦在舒适区呆久了,就会害怕冒险,丧失斗志,在残酷竞争的时代被人取代。这是诸葛亮时刻警惕的事。

所以,他通过北伐、通过愿景激励、通过严刑峻法,几乎凭一己之力,如堂吉诃德一般与强大的惰性作斗争。

遗憾的是,诸葛亮虽尽了最大努力,蜀汉仍旧第一个亡国。他的一生可歌可泣,其悲剧值得我们反复咀嚼。

三国历史上,像诸葛亮这样的聪明人有不少。但像他这般聪明,执着,直至为一个遥遥无期的理想奉献终身的人,则寥寥无几。

因为在一般人看来,聪明与执着是不兼容的。识时务者为俊杰,聪明人应该学会审时度势,而非认定某个方向一味死磕。万一前方是死路或悬崖怎么办?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聪明人就应该审时度势,抱强者的大腿,不去做无谓的牺牲。

而诸葛亮则相反,他明知道北伐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却仍旧坚持。即便在蜀汉内部,他的做法也经常遭到非议,然而,诸葛亮不为所动。

当你胸中藏有大格局,你就不会畏惧眼前的困难,也不会在意当下的弱小。因为你始终活在未来,你的眼睛始终会盯着前方,而非脚下。

相反,那些眼睛盯着当前的人,他们只会看到限制条件,他们只看见自己能看见的,而不敢相信自己看不见的。

孔明治蜀:一场愿景与人性的艰难角力

在现实中,后者永远占绝大多数。

诸葛亮几乎做了他能够做的全部,但有一样东西他做不了:他不能强求他的继任者和他有一样的格局。

忠诚与能力,皆可靠后天习得,但眼光与格局却不能。但这恰恰是诸葛亮的继任者最缺乏的东西。

他们也努力过,挣扎过,但他们无法像诸葛亮那样,把目光始终锁定长远。因为他们只是普通人,而诸葛亮的使命非普通人能完成。

再强大的人,他们可以和自己死磕到底,和敌人死磕到底,但他终究敌不过人性,决定不了身后事。正如史学家田余庆先生所言:历史决定了刘备是一个奔窜求存的角色,历史只给了诸葛亮一个小国寡民的政治舞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