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诠释“何为古拙之美”

 mengk4fz0yyf5h 2021-03-17

颜真卿63岁的时候,仕途不大顺,本来已经主持尚书省事务了,又被贬到外地,任抚州刺史。一方面,他做了不少利于百姓的事,另一方面,也不免心情不大好,有点寻仙问道的意思。麻姑仙坛记就是这时候写的。据说,他写了大中小三版,但原石都已经不见了;版本非常复杂,一般只见大字、小字版,中字版多经翻刻,一般认为不好,现在也很少见了。

书法|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诠释“何为古拙之美”

临·大字版《麻姑山仙坛记》

麻姑山在抚州。麻姑仙坛记写的是《神仙传》里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叫王方平的神仙道吴地一个叫蔡经的人家里去显示神迹的故事,故事里王方平召来了一个叫麻姑的女仙。两个神仙在蔡经家里说些沧海桑田的大话,还玩了点神仙术。——颜真卿在抚州,见到麻姑山的“仙坛”,连写了大中小三版仙坛记,可见求神慕道之心。不过没准碑刻泄露了天机,后世这些碑刻都被雷火所毁,实在可惜啊。

书法|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诠释“何为古拙之美”

临·小字版《麻姑山仙坛记》

颜真卿是个不断求新的人,中年突破初唐瘦硬书风,创出雄壮外拓的风格之后,一生书法面貌还在不断变化,写麻姑仙坛记的时候,估计正是有所感悟、有所变化。因此,麻姑仙坛记与其他碑帖显得十分不同,而小字版麻姑仙坛记更突出:

书法|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诠释“何为古拙之美”

首先是古拙,或者说“笨笨的”,每个字都方方的,把格子填得满满的;憨头憨脑,像小孩子刚写字,甚或就像小孩子的模样。

书法|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诠释“何为古拙之美”

其次密密麻麻,字不光撑满格子,行距还很小,所有的字基本上是“顶天立地左右碰壁”,这种章法在之前几乎没人用过,是颜真卿独有的创造。

书法|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诠释“何为古拙之美”

三是“站不稳”。这一点一般人都注意不到。我小时候写大字版的时候也没注意到。当然,小字版比大字版更夸张,更容易体会到“站不稳”——这个站不稳很重要,其实它是麻姑仙坛记最可贵的地方。如果单纯把字写得方方正正,一个一个码好,那就真成算盘珠了;颜真卿这么伟大的书法家当然不会这么干。

麻姑仙坛记看似一个字一个字方方的挤在一起,但其实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敧侧变化;而且,颜真卿的敧侧与其他书法家的敧侧方式不同,他是让整个方方的字向左或向右歪着,好像一个没放稳的方块。仔细观察,他的敧侧变化是越写越明显,可见他书写的时候不断沉浸于这种新鲜的“玩法”之中。所以说,小字麻姑仙坛记实在是一个很有趣的帖,值得今后慢慢再体会。

书法|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诠释“何为古拙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