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斤部字

 吕俐敏 2021-03-18

斤是木工的工具,所以《说文解字》说是“斫木也”。王筠在他的《说文句读》中解释斧斤的区别“斤之刃横,斧之刃纵,其与锄、钁相似,不与刀、锯相似”,这里的横纵,是刃口与柄的角度而言,刃横,是刃口与柄成直角;刃纵,是刃口与柄成直线,如图一,是斤;图二是斧。

(图一)


(图二)

王筠还在《说文释例》里说“斤之为器,今无此名,或即锛也。”其实,据方言考证,现在陕西绥德、清涧、吴堡,陕西临县仍然称锛子为“平斤”。“礼失求诸野”,圣人之言从来不虚啊!

搞清楚斤是个什么东东,再来看古代汉语中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就特别好玩了。比如《庄子·徐无鬼》中,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时,跟一起行走的人,讲了一个故事叫“运斤成风”,后来这个故事成了一个成语,表示技术熟练高超。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说郢人和匠石喜欢合作玩个游戏,就是郢人用薄薄的白灰涂在鼻子尖上,多么薄呢?像苍蝇翅膀那么薄,匠石抡起锛子像风一样从鼻尖扫过,白灰没有了,鼻子一点伤害都没有,郢人站在那里面不改色——这两人玩的就是心跳啊!敢于拿自己鼻子开玩笑,这该是如何的信任!敢于拿人家鼻子开玩笑,这该是多么自信!

话说这郢人也不是普通人,这个人善于用泥涂抹屋顶和墙壁,据说,穿着广领大袖的衣服仰着脑袋涂抹屋顶,这衣服袖子都不待粘一点污泥,偶尔有小飞泥沾到鼻尖,就请匠石挥斤斫之。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刷子李》“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倘若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敢情从古到今,真有这奇人!

庄子讲这个故事,是因为惠子去世,自己没有一个聊天的人了,跟伯牙绝弦的意味有点相似。


一般的解释,运斤成风中的斤就都解释成斧子了,如果是斧子,就得从侧面抡出,如果是锛子,就是站在正面——当然,在上文的故事里,庄子并没有写正面还是侧面,不过,从心惊胆战技术高超的角度来看,应该是正面,才能显出各自的淡定。

孟子和荀子都分别用斧斤造过句。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说:“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古代汉语,一般都是单音节词汇,斧斤一定是区别开来的,斧是上图二,斤是上图一。


从斤的字,新华字典中,有所、斧、斨、断、斯、新;还有颀、欣、斥、斩。这几个字在《说文解字》中,颀是页部字;欣是欠部字;斥字形变化比较复杂,可以专门成文;斩是车部字,是车裂的刑法。

所、斧、斨、断、斯、新在《说文解字》中,属于斤部字。所是表示伐木的声音,是从斤户声的字,诗经中有用作拟声词的用法“伐木所所”,后来就假借用作处所,然后在此义项上引申出所以然等意思。

斧自不必说。是方孔的斧子, 《诗经·豳风·七月》“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就是这个用法;断,是斧子砍伐的结果;斯是用斧子砍开,后来借出去表示这里,字义就保存在撕字里面,撕开,撕碎,撕烂,都有离析开来的意思。新,章太炎先生说“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刚刚砍伐的木头,露出新的痕迹,以此来表示新旧的新,就像用刀裁制衣服,表示开始一样。

汉字中从斤并表意的字,还有匠、析、兵等,箱子里放了锛子,是匠人,用锛子劈开木板是离析,分析,解析;双手拿着“斤”的人是兵,这里的斤就是武器了。

从斤,但是只表示读音的字有:近、芹、欣、颀、忻……

汉字的构件,在不同字当中,其功能不同。比如斤,在所、斧、斨、断、斯、新、匠、析、兵等字当中,斤是义符,要么会意表意,要么形声表意;但是在近、芹、欣、颀、忻等字当中就是只是声符的功能了。所以,在处理汉字的时候,要看看构件的功能,到底是什么,并非每个构件在每个字当中都表达意义。

至于斤成为一种度量单位,有学者说,可能是曾经用“斤”作为一种标准物,来衡量其他物品的重量。如果没有其他文献支持或者考古材料证明,这就是个推想。那么斤表示度量单位就是假借。因为是度量单位,所以就有明察的意思,斤斤计较含有明察的意味。


传递语言文字知识,传递读书信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