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园和囿

 吕俐敏 2021-03-18

开工啦!满血复活啦!

       正月十五,庙会、游园,逛花灯,浪漫一下,元夜之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顶不济的,也到后院的花园里走走,看这洁的月光,感慨“月照花林皆似霰”!

       总之,故事要发生在园子里,才有味道。

       今天说两个字,园和囿,从字形看,都是围起来、有边界的地方。共同的囗,大家读作大口框的,许慎读作wei的,本身就是一种界画。

       园,是个简化字,原来写作園,简化做园,是种植树木花草的地方。因为是有意为之,所以,园艺、园丁等配套的技术和工种就出现了。

       其实,从古至今,发生在园子里的故事多了去了,游园惊梦最是浪漫,不过那是年轻时候喜欢的本子,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喜欢萧红的《呼兰河传》,教材里节选了一段,命名为《祖父的园子》,这个园子里,有萧红和祖父的故事,“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得”,祖父和萧红“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而祖父多半在后园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小时候没有玩伴的萧红,祖父是他的玩伴,这是怎样自由惬意充满温情的园子啊!


      “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这个园子,成为了萧红童年时代的乐园,倾其一生,所有关于“无忧无虑”“美好”“温暖”“亲情”的回忆,应该都在这个园子里。后来,无论她走得多远,走到哪里,看起来,物理的天地空间似乎大了,但是盛放心灵的地方是越来越逼仄了。所以,多年以后,写这本《呼兰河传》的时候,她调动了所有关于童年时代的记忆,这记忆,化作这些自由自在的文字,让人读着读着就轻快起来,不由地咧嘴笑了,不由地为这个小女孩和这一园青菜感到幸福和快乐!在祖父庇荫下的疯长,成为了萧红短暂一生的美好回忆——这些文字,就把这个园子深深地留在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读者心里——谁的心里,又没有这样一个园子呢?


       再说“囿”。囿是养禽兽的地方,就是最近频繁出事的动物园。动物园,在古代有一个专门的字,就是“囿”,“囿”里面关的都是动物,需要限制起来,否则就会兽性大发吃人,所以,囿有限制的意思,我们经常会说“囿于成见”,也因为这里荟萃了很多珍禽异兽,所以,又是事物的萃聚之所。

       山西省博物馆有个镇馆之宝——刖人守囿铜挽车,做工精致到让人见了就会屏住呼吸发出惊叹,那年,山西省博物馆还在文庙的时候,有幸近距离看到那个精巧的工艺品,那么小巧精致,“放在手掌就可以单手托起,不仅能挽环牵引,还能手推转动。这件挽车为厢式六轮车,由两大、四小共六个轮子组成。除六个车轮外,车厢两扇顶盖都可以开启。装饰有猴、虎、鸟等14个立体动物形象。”这个刖人就是看护动物园的受过刑法的人。为了证明守的是“囿”,这件青铜器上有14个动物。

         现代汉语中,动物园已经不再用专字来称呼了,囿成为了一个不怎么常用的意义。只有其作为限制的那个义项还偶尔可以看到。

         还有一个圃,是用来种菜的,后来慢慢地,苗圃、园圃,花圃,都可以用了。

        语言现象很有趣,值得慢慢琢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