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棠与望三益斋文化

 智能人做超人 2021-03-18

图片

吴棠(1813-1876),字仲宣,一字仲仙,号棣华。清安徽泗州盱眙县三界市(今明光市三界镇老三界)人。道光十五年(1835)中江南乡试恩科举人。道光二十九年补江苏桃源县(今泗阳县)知县。历任清河知县、署邳州知州、徐州知府、徐州道、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署漕运总督、实授漕运总督、署江苏巡抚、署两广总督、补闽浙总督、授钦差大臣等职,官至四川总督、署成都将军,加都察院都御史、兵部尚书衔。

吴棠喜欢读书,也喜欢刊刻书籍惠及士林,为牧令时,重视士子学习,在清河知县任上,于军书旁午之际,犹校勘朱子《小学》、《近思录》,公诸士林;还以《汪龙庄遗书》为课程,所至皆分致僚属,求先贤有益学治书刊之。汪龙庄,即汪辉祖(1730年-1807年),号龙庄,清代乾、嘉时期良吏。

图片

咸丰五年(1855),吴棠从清河知县任上开缺,奉讳里居,购取大量经籍回原籍盱眙三界市老家阅读,并署其室名“望三益斋”。其后,吴棠一直坚持用“望三益斋”之名刻印书籍,供给士人,世称“望三益斋”本。

据陈庆年《吴棠年谱》列举,时“望三益斋”刻印书籍有:

经部:《合刻(宋)程子朱子》,吕祖谦《周易传义音训》,邹季友《书传音释》,吴昌宗《四书经注集证》,张锡嵘《孝经章句读》,朱就《正录读》,朱就《正录续编》、《孝经问答》,《合刻赵怀玉周廷寀校韩诗外传》。

子部:《(明)陈选小学集注》,江永《近思录集注》、《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方东树《书林扬觯》、《汉学商兑》,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学治臆说》、《学治续说》、《学治说赘》、《佐治药言》、《续佐治药言》、《病塌梦痕录》、《梦痕遗录》。

集部:钱振伦、钱振常笺注《樊南文集补编》,《张弨遗集》,王孝成《伊蒿室文集》、《诗集》,(宋)谢枋得《文章轨范注解选》,《唐诗》,果亲王《古文约选》,王拯辑《归方评点史记合笔》。

以上书目没有史部,据了解,其时吴棠刊刻的史部书籍有丁晏《四史余论》、《明史列传》、《宋史列传》等,这些刊本书籍,被海内称为善椠,即质量优等、装帧精致的刻本。

据吴棠《望三益斋诗文抄》及相关资料记载,吴棠一生出资刊刻书籍很多。

咸丰十一年(1861),吴棠升任江宁布政使、署漕运总督,主持修成《盱眙吴氏族谱》四卷;重建了清江崇实书院,延跪安钱振伦主讲。吴棠主编了书院教材《崇实课艺》十七卷分发士子。之后,又陆续刊刻了钱振伦《玉溪生年谱订误》,吴棠《读诗一得》、《望三益斋制艺》、《望三益斋试贴》,谢枋得《迭山先生注解章泉涧泉二先生选唐诗》,《礼经通论残帙》等书,重刊了钱振伦、钱振常笺注《樊南文集补编》等书。

同治四年,吴棠刊刻了《邵位西遗文》、《广惠编》一册、《〈周易〉传义音训》、《〈书〉传音释》,次年刊行《考订朱子世家》一卷、《望三益斋塾课》等书,均以“望三益斋”名义刊行于世,嘉惠后学,广为流传。

同治六年,吴棠任闽浙总督时在闽地除以“望三益斋”名再次刊刻了(宋)程颐传、(宋)朱熹本义、(宋)呂祖谦音訓的《周易》、《御纂朱子全书》六十六卷等书外,还刊刻了与闽地相关的谢金銮《教谕语》和《泉漳治法论》等书,补刊《张清恪正谊堂全书》等书。张清恪,即张伯行(1652-1725),谥号清恪,曾官福建巡抚,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

同治七年,吴棠任四川总督后,持续多年以“望三益斋”名刻印书籍,首刊孙奇逢《孝友堂家规》、袁易斋《图民录》、张弨《张亟斋遗集》等书,皆身体力行,为属吏倡。

同治十年,吴棠设书局于成都,重刊《钦定朱子全书》,殿本《史记》、(前、后)《汉书》、《三国志》、《五代史》、《文选》、《经典释文》等书,主要为史部名著。还重刻了方东树《书林扬觯》、《小学集注校勘记》六卷、《小学校语》、《小学总论》、齐召南《宝纶堂诗钞》六卷等书,同治十一年,吴棠在成都使署重刊了杨伦《杜诗镜铨》二十卷、张溍《杜文注释》等书,首次刻印了自己著述:《望三益斋杂体文》、《望三益斋诗文钞》十卷。两年后再次刊刻时改为《望三益斋诗文钞》十四卷(包括烬余吟草二卷、词草一卷、公余吟草二卷、归田诗草一卷、杂体文四卷、读诗一得一卷、制义一卷、塾课一卷、试帖一卷)附孝敬堂试艺一卷。

光绪年间,吴棠次子吴炳祥等人再次以“望三益斋”名义刊刻《望三益存稿》五种十五卷(增《祭文、碑文、国史列传》一卷,《谢恩折子》一卷,《词草》附于《烬余吟》之后)。

此外,吴棠一生首刊、重刊、补刊的书籍还有吴棠《四川巡阅纪行诗》一卷、魏了翁《周礼这中》、《书经集传》、《注解唐诗绝句》、《韩诗外传校注》十卷(附补逸一卷)(辑)、《诂经精舍文续集》八卷、《陈氏选小学集注》六卷、《康伯山文集》、隋大令《边海志略》、孙衣言《逊学斋诗抄》、《邵位西遗文》、《客山堂稿》、《家熙台广文族谱》、《张敬堂太史遗书》、《黄翔云文集》、《杨叠云诗集》、《崇豹君赋稿》、《济州学碑释文》、《瘗鹤铭辨》、《唐昭陵六骏赞辨:附栈行图诗》、《娄机汉隶字原》(校本)、《盱眙吴氏孝敬堂族谱》四卷、《清河县志》二十四卷(修)、《滁泗赋存》、《椒陵赋存》等书籍,大多数由吴棠作序,所刻书籍费用绝大多数由吴棠个人筹集捐助。并将刻板藏于成都浣花草堂,以备后人使用。吴棠离开四川时,还将所得《旧钞魏鹤山集刊》等书存于蜀中,以遗学者。发配滁州次日,就着手创立储英乡塾课士,部署甫定,因病故中止。另外,吴棠还有《福建通志》二百七十八卷(修)、《吴勤惠公奏稿》十卷、《游蜀疏稿》等书刊行于世。

“望三益斋”刻书影响很大,张之洞任四川学政,在吴棠支持下筹办尊经书院(四川大学前身),为尊经书院撰写指导治学门径的举要目录《书目答问》一书中,多次提到“盱眙吴氏望三益斋刻本”书籍。吴棠去世后,其后人于光绪年间重刊上述书籍、新刊书籍时,仍署“望三益斋”。吴棠次子吴炳祥(字吉府,官至江苏巡盐道)于光绪十九年赠送别人蔡沈《书经集传》一书上就锓有“盱眙吴氏望三益斋藏书之印”;又如望三益斋藏本——稀见的光绪甲午年(1894)西法石印《苏黄题跋》一套五册全(东坡题跋2册,山谷题跋3册),主人就是吴炳祥。吴棠长孙、吴炳祥长子吴公望(清末民国碑帖鉴赏家,解放后曾任首聘为上海文史馆官员),一生保留祖父吴棠“望三益斋”室名,如沈从文先生早期收藏的汉《西狭颂》碑旧拓上,末尾就锓有“望三益斋印”,又有“盱眙吴氏珍藏印”,吴公望收藏的碑帖上均有这些字样。

“望三益斋”就相当于现在的书局、出版社、藏书室,“望三益斋”所刊所藏之书被称为“望三益斋丛书”,遍及华东地区、西南地区,多供给官学、书院、家塾作教材,也供给士林研读,在当时已形成一种文化品牌,属于一种文化现象,大型工具书《中国丛书综录·丛书目录》就收录了“望三益斋丛书”。目前,“望三益斋丛书”保存下来的刊本有四十余种,单部价值已达数万元。(贡发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