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殖超声 | 睾丸微石症及其超声分型

 超声技术与诊断 2021-03-19

 


        睾丸微石症(TM)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表现为睾丸内的多发钙化,其病理表现为以睾丸生精小管内钙盐为核心的沉积物。该病由Priebe教授于1970年在一名4岁男童的骨盆X线片中首次发现,在1987年有了其声像图特征的超声描述。该疾病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因其他睾丸疾病行超声检查时发现,目前认为其与男性不育症之间有确切的相关性,有研究表明其与睾丸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目前有关睾丸微石症与睾丸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还处于争论之中。
       睾丸微石症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其与男性不育症、萎缩性睾丸、睾丸发布不良、睾丸肿瘤、睾丸囊肿、附睾或精索囊肿、睾丸附睾炎、睾丸或睾丸附件扭转、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张、艾滋病、神经纤维瘤及一些遗传性疾病有关。目前大多数学者推测其病理机制是由于睾丸足细胞功能减退,使得曲细精管的管壁变形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或细胞碎屑未能被及时清除而堆积于曲细精管管腔内,继而钙盐沉积于坏死的细胞或细胞碎屑上形成微小结石的钙化灶。

       睾丸微石症的超声诊断标准:①在每个切面都能发现多个直径<3mm的点状强回声,后方无声影,点状强回声相互独立,散在或弥漫分布于睾丸实质内。根据点状强回声的多少,将其分为两种类型:

       ①经典型:每个切面均能发现>5个直径<3mm,后方无声影的点状强回声。根据其严重程度还可以将其分为轻、中、重度,轻度经典型睾丸微石症,其每个切面相互独立直径<3mm的点状强回声约5-10个,中度则为10-20个,重度为>20个。

△7岁男童的睾丸微石症

        ②限制型:每个切面均能发现<5个后方无声影、直径<3mm的点状强回声。

         目前尚无睾丸微石症的治疗方案,仅有推荐的随访策略,目前比较统一的随访策略是,如果合并肿瘤相关因素,应每年行一次超声检查。对于单纯性的睾丸微石症并不需要随访观察。

文献参考:

1   雍姗姗、杨雅丽等,睾丸微石症与男性不育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0(24)

2   庞昆、陈静等,睾丸微石症的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38(4)

3   钱乐,朱选文等,睾丸微石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1,25(5)

<END>

超声技术与诊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