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音趣谈(下)

 吴越尽说 2021-03-22


作者:吴斌峰

       一个人身处外地,必定会受周边语言环境影响,但孩提时代跟着父母学会的语言,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就像是烙在身上的一个印记。再有语言天赋的人,长大后想学其他方言,也只能学个“形似”,而难以“神似”。

       我父亲当兵转业后在苏州城里工作,一干就是30年,或多或少带上了苏州调,但又不完全像,听着有些别扭。小时候他让我剪指甲,竟说成是剪“节卡子”,我顿感生分了许多。现在老父亲退休回家,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开口还是带点苏州调的本地话。

       我那个本镇的同学,毕业后一直在“东横头”工作,也在那边成家,受环境影响,有意无意的,一张口就变为“东横头”味的“西横头”话,或者是“西横头”味的“东横头”话,别人一听就不地道,完全是“洋泾浜”腔。有一次我跟他开玩笑:人家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你在外面混了这么几年,怎么口音变这样了?其实想想也难怪,词汇可以新学,发音部位、发音方式和声调体系哪有那么容易学到位的,小时候的发音习惯将如影随形,是你一辈子想甩也甩不掉的。

       我们读师范的时候,老师规定必须用普通话交流。今天看这要求不算什么,可当年对我们这批可怜的“土包子”来说,真是难为我们了。上小学、中学时,老师要么用方言讲课,要么方言中夹几句“洋泾浜”,我们自然没几个能说好普通话的,平翘舌音不分,前后鼻音不分。语音老师从发音部位开始教,一个字一个音地教,还让我们准备“正音小本”,反复训练提高,过关方能毕业。学习过程可谓艰辛。总算,我们都能操着普通话走上讲台了,而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普通话说得比我们更溜。

       现在的年轻人从上学读书起,一直说普通话,一直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成长,说起普通话来行云流水,对本地方言倒是陌生了。我女儿就是这样,回老家吃饭,和爷爷奶奶必须用土话讲,总显得很吃力,很别扭,总有“词穷”“语塞”的感觉。再看看我们身边,无论是南来北往的打工者,还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说普通话的越来越多,说方言土语的只剩老人,老人们成了方言土语的守护者。

       我工作的学校,老师有来自南京的、徐州的、山东的、东北的,平时大家一起交谈却没有任何障碍。为什么?大家都说普通话。2019年,我们曾到贵州印江一所学校学习,江南到西南,相距1500多公里,和那里的老师交流起来非常顺畅,毫无隔阂,欢声笑语洒在梵净山下。你看,同操一口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

       前不久看电视剧《大秦赋》,嬴政立下“书同文,车同轨”的宏愿,扫灭六国,把分崩离析的周王朝打造成统一的秦王朝。而今,全中国共讲一种普通话,这不是更深层次的“大一统”吗?这不是国家民族的幸事吗?文化是民族的“根”,语言是文化的“根”。“根”都相同了,还分什么彼此呢!

       相信总有一天,“乡音”只是我们记忆深处的曾经拥有,只是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几块路标……

2021-03-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