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医案四条——阵发性腹痛、经期下焦受寒,肝郁,妊娠恶阻,

 谷山居士 2021-03-24

图片

26阵发性腹痛——娄绍昆医案

男婴,5个月。2013年7月3日初诊。主诉:阵发性、间歇性腹痛,伴随哭闹半个月。

病史:婴儿足月顺产,半个月来没有原因而哭闹不止,每天频频发作不知多少次,夜间也在睡眠中突然哭醒。而在间歇期间,又找不到异常的体征。西医诊断为间歇性阵发性肠痉挛,家人采用浙南民间单方芎姜藤治疗而无效。

刻诊:发作时,患儿面颊潮红,腹部胀而紧张,翻滚,双腿向上蜷腹部胀满时,能够看到气团的隆起、滚动与上升,隆起的葡萄大小的气团伴随着阵发性的腹胀而在皮肤上滚动婴儿撕心裂肺的哭闹同步伴随;气团的上升滚动到中脘就会自行停止,停止时随即气团消失,婴儿的哭声也就停止。腹诊:腹部胀满而脐部悸动。

诊断:奔豚病,桂枝加桂汤证。处方:桂枝3g,白芍1.5g,生姜1片,大枣1枚,甘草2g 2剂,每日1剂,分3次服用。

服药后3个小时就停止了阵发性的腹痛,2剂服完而愈。《经方医案医话》

论:先看一条提纲,《金匮》腹满十一,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师解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寒水与风木合邪,肆行无畏,排击冲突,势不可挡也。肆行无畏,排击冲突,势不可挡,这不就是奔豚之象吗?用桂枝加桂枝,不也是正对病吗?这才5个大的小孩子,就会有奔豚病,不可思议。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近,这是现代名疝气之病。看来这个大建中汤与奔豚汤,也是互补之方。以大建中之名,而治奔豚之病。奔豚病者,肾之积寒,木邪之冲,也是水木之邪,而合克土。

   大建中汤——水木之邪,合而贼土

   奔豚病方——水木之邪,合而贼土(桂枝加桂,苓桂枣甘,奔豚汤)

图片

27经期下焦受寒——张志民医案

患者女性,学生。初诊: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半月前下乡劳动,在月经来潮时,登厕遇大风,觉下身一阵阴冷。当夜少腹冷痛,有冷气自痛处上冲胸部。恶寒,口淡,头眩,手脚发冷,发作时全身冷汗。经用热水袋温腹部后,痛渐减而入睡。如此日发一、二次,直至如今。曾服中西药无效。

患者面色苍黄,舌淡润,苔薄白,腹弦急,按之如鼓,手指冷,恶风,脉沉而弦。余症如上述。此乃寒气直中少腹所致。拟桂枝加桂汤加丁香,以温散下焦寒气;川桂枝10克、赤芍10克、炙甘草8克、生姜105、红枣12枚、上安桂1.5克(1末,装胶囊,分两次吞服)、丁香3克(后下)。服一剂。

二诊:十二月二十六日。昨日服药后,放冷气屁颇多,腹痛及气冲均大减。今日按诊其腹部,松软矣。续服原方一剂,愈。《伤寒论方运用法》

论:沉弦者为阴脉,沉为太阴不散,弦为厥阴木陷,腹弦急者,木气下陷,横逆少腹,木气不升,则上冲胸部,舌淡润者,是无热之象。阴脉阴病者,清阳不升也,桂枝加桂枝,温营血之虚寒,升清阳之脱陷。注意月经之后病,一定要用生姜,桂枝和白芍这三味药,生姜入胃温血海之虚寒,芍药行血以疏木气,桂枝通经升陷,以疏肝气,桂枝疏肝,是升清阳之陷,也就是血中之阳气。桂枝与白芍疏肝者,正好也是一阴与一阳,阴阳相贯,如环无瑞之理。

图片

28妊娠恶阻

患者杜某,女,30岁,住江西省新千县城杜合盛店。1946年患恶阻,经当地中医施治无效,余因事进城,病家请余诊治。当时已六脉沉微,口不沾水米,作阵发性剧吐,两目下陷,自汗肌削,神志昏迷,呼吸微若一线,几乎殆矣。用桂枝加桂汤,服药约2小时,病势即稍缓,呕、汗较减,脉象转旺;再进1剂,及晚,病者神志已清晰,汗也收止,自言服药后,心中舒适。次日再进1剂,大为好转。至第三日,改用六君子汤加肉桂五分,连服3剂,遂告康复。(江西省中医研究所编:《名老中医经验汇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经方研习》

论:妊娠恶阻,就是怀孕呕吐之义。《金匮》妊娠六,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本条六脉沉微,口不沾水米,陈发剧吐,两目下陷,呼吸微若一线,几乎殆矣,用桂枝加桂枝汤,后用六君子,也治愈了。早能用干姜人参半夏丸,不至成此危证。胎结血凝,木气不疏,中焦郁满,胃气上逆,所以呕吐。早则胃气上逆,迟则木盛而土败,则危若一线。

妊娠就是俗语称的怀孕,是指受孕卵成功的在子宫内膜内着床。妊娠期是指从卵子受精开始一直到胎儿娩出妊娠是人体内有一个或者多个胚胎孕育的过程,妊娠主要是从最后一次月经到分娩,大概需要40周,如果从排卵期算起大概需要38周。常表现月经停止或

图片

者有早孕反应,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或者便意感、尿频、下腹痛、头痛、腰酸、背痛,乳房变化出现乳头增大,乳房皮下静脉明显或者乳晕颜色加深,头晕、乏力等。(网摘) 

29肝郁——万生友医案

李某,女,25岁。1991年2月25日初诊;自幼胃痛,历经检查无异。现每日清晨腹中胀气上冲至心窝部即痛,得矢气后缓解,脐周胀硬。久治无效。投以桂枝加桂汤方:桂枝15克,炒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肉桂10克,生姜5片,红枣10枚。

3月4日二诊:服上方后,腹中气上冲心窝减轻,矢气增多,胃痛稍减。守上方再进。

3月11日三诊:继服上方后,腹中气已不上冲心窝,但停药后气又上冲,守上方再进7剂。

3月18日四诊:气不上冲。嘱守上方长服以巩固疗效。(王鱼门.万友生医案选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7:241~243)《名医经方验案》

购书加好友,进群加好友

点击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