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旭高医案》中有一则不太起眼的医案:薛...

 幸福靠自己DLEL 2021-03-24
《王旭高医案》中有一则不太起眼的医案:薛头风痛,偏于右,发则连及牙龈,甚则呕吐痰涎,肝风袭于脾胃,寒痰流入筋络,温补泄化为法。
竹节白附子 黄芪 羌活 刺蒺藜
半夏 吴茱萸 僵蚕 钩钩
从这则医案可见王旭高之高明,读书之广,用方之精,古今少有。初见此案可能觉得不过尔尔,但是仔细品读,发现王氏用方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四生散加味而来(原沙苑蒺藜变成了刺蒺藜)。四生散“治男子妇人肝肾风毒上攻,眼赤痒痛,不时羞明多泪”,又注有“脚膝生疮,及遍身风癣,服药不验,居常多觉两耳中痒,正宜服此,无不取效。”
原方:黄芪、川羌活、沙苑蒺藜、白附子各等分,右为细末,每服二钱,薄荷酒调下。如肾藏风毒下注生疮,以(猪)腰子劈开,以药末两钱合定,裹煨香熟,空心细嚼,以盐酒送下。
此方在《证治准绳》中亦有治验记载:
“沈存中云:余为河北察访使时,病赤目四十余日,黑眼旁暗赤成疮,昼夜痛楚,百疗不瘥,郎官邱革相见,问余病目如此,曾两耳中痒否?若耳中痒,即是肾家风,有四生散疗肾风,每作二三服即瘥……午时一服,临卧一服,目反大痛,至二鼓时,乃能眠,及觉,目赤稍散,不复痛矣。更进三四服,遂平安如常。”
我也曾治一人,某学生介绍而来,偏头痛,两耳作痒,舌苔黄腻,用此方合清震汤,再加重剂量土茯苓九十ke,愈。为何重用土茯苓呢?还请大家看一看《岳美中医话增订版》,看一看《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看一看《上海市名老中医治验集》,更不要忘记看《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看完就明白了。
关于四生散,为何如此组方,先不说破,思考思考。古人创方用心多良苦,可惜现在的学生除了教材之外,多不读古医书。在大学上课和临床带教时,少有遇到几位愿意学的。偶遇一、二好学者,凡我试验过的古方皆已传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晨读《王旭高医案》,忆及四生散方未传,今发今日头条传之。

附:土茯苓治疗头风
明代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记载“头风神方”:土茯苓四两(忌铁),金银花三钱,蔓荆子一钱,玄参八分,防风一钱,明天麻一钱,辛夷花五分,川芎五分,黑豆四十九粒,灯心二十根,芽茶五钱,河水、井水各一盅半,煎一盅服。据说是沈观颐中丞传自一道人,子仆妇患此痛甚欲自溢服二剂数年不发”。
另外在《春脚集》(孟文瑞 著)载有“立愈汤”治一切头痛,方为:土茯苓一两、何首乌三钱、天麻、当归、防风各二钱。两方皆重用土茯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