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什么让我们变得欲罢不能——成瘾(上)

 莫为天下先 2021-03-26
人们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
并非自己想要的东西

—尼采—

图片

成瘾定义
 
“成瘾”指个体强烈地或不可自制地反复渴求滥用某种药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尽管知道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各种不良后果,但仍然无法控制。现在成瘾的内涵已经涵盖了物质(药物)成瘾和行为成瘾。行为成瘾的核心特征是患者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害但却无法自控。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对药物成瘾的定义是:药物依赖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它表现出一种强迫性连续定期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为的是要去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舒适。从神经生物学观看,行为成瘾、药物成瘾有着共同的生物学机制,在个体易感素质的催化下反复从事,经由外部行为刺激而引起大脑内部生理状态失衡,导致成瘾状态的出现。
 

图片


成瘾原因
 
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者处于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分为物质成瘾和精神行为成瘾两种,从药理学角度考虑,依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心理依赖、生理依赖和耐受性。
 
心理依赖又称精神依赖,指致依赖物质给个体带来的某种特殊的心理体验,通常是一种心理上的快感,依赖者对此发生了嗜好,要靠经常应用该物质来不断保持这种心理体验,否则会觉得若有所失、焦躁不安、激动易怒,但不会像生理依赖时那样出现真正的躯体反应。
 
生理依赖又称躯体依赖,指反复应用某种物质后神经系统发生了某种生理生化变化,体内如果没有一定分量的这种物质存在,便会出现一系列躯体反应,称为戒断症状。为了避免痛苦的戒断症状,依赖者不得不经常应用这种物质,严重者可达到不择手段、不顾一切的地步。
 
反复应用某种物质之后,其效力渐减,要逐渐加大剂量才能取得与前此类似的效应,这称为对该物质的耐受性。耐受性分为低谢耐受性与细胞耐受性两种,前者指反复应用某种物质之后,机体对该物质的吸收、代谢或排出加快,使该物质在组织内的浓度降低,作用减弱,有效时间缩短,因此需要加大剂量;后者指的是因中枢神经细胞适应性改变所造成的耐受性增加。
 
所有的致依赖物质都是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引起情绪和行为改变的物质,故称为精神活性物质。典型情况下,心理依赖、生理依赖和耐受性是相伴发生的,但也不尽然,例如可卡因、大麻、致幻药主要引起心理依赖,一般情况下不引起生理依赖。有的医用药物在部分病人身上可以引起耐受性,但并不引起药物依赖,治疗精神疾病用的酚噻嗪类药和三环抗抑郁药便是这方面的例子。依据心理依赖、生理依赖和耐受性的有无及程度,可将致依赖物质分成不同的类型。
 

图片


成瘾机制
 
奖赏唤醒——产生冲动——实施行动
 
没有乐趣,我们人类就不会生存下来。通过连续不断刺激大脑神经元中的多巴胺分泌,致使多巴胺制造的匮乏感绑架了人们的大脑,出现强迫行为。基于算法逻辑的社交媒体、直播和短视频平台,正是熟练掌握了这套机制,不断打造出让人上瘾的品牌和产品。
 

图片


奖励机制--多巴胺路径
 
1、中脑腹侧被盖区–产生多巴胺,并形成大脑中四个主要多巴胺途径之一的一部分。

2、前脑伏隔核–具有古老的进化起源,有助于调节诸如食物和口渴的生存驱动力。

3、前额叶皮层–涉及许多认知功能,包括记忆,语言,计划和决策。
 

图片


多巴胺是怎么被刺激释放
 
终于你站在了长长的队伍中,等待过程中口水不断分泌,眼睛还在不断的盯着菜单上哪个味道比较可口。所有的这些新的经历和选择都被大脑记录在内,总结一下上面的整个链条:
  • 刺激物出现(食物)
  • 感受刺激物(第一次吃)
  • 意外的奖赏(从未吃过)多巴胺释放
  • 形成新条件反射
  • 刺激物再次出现
  • 条件反射应答
  • 多巴胺分泌
  • 兴奋感促使你追求该刺激物
  • 得到刺激物感到满足
  • 追求过程中全新的体验被大脑更新
  • 加固对刺激物的印象
  • 重复上述行为

图片


几个重要的点:
多巴胺并不是快乐的本身,多巴胺是是“渴望”,是推着你去追求“快乐”的兴奋物质。
再进一步的,让人兴奋的并不是奖励本身,而是追求奖励过程中的渴望感和激励感;只要刺激物(冰激淋)可以给你带来可预测的奖赏(得到冰激淋),多巴胺就能被刺激释放。
 
什么时候不再兴奋?
一个是不安厌恶:对预期的实现以失败告终的厌恶;
另一个是敏性厌恶:天然对单一重复没有新意的任务的厌恶。
 
依赖发生的难易与个人的生物及心理素质有一定关系。例如有些人由于遗传素质影响,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不能将乙醇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迅速进一步代谢排出体外,少量饮酒即出现明显的不适反应,如面红、呕吐、倦睡等,因此较难发生酒依赖。研究还发现,具有某些个性特点的人,相对较易发生物质依赖,但这里并不涉及任何特定的人格类型,而只是一些个性特点的汇集,包括易焦虑、易紧张、易冲动、不易满足和缺乏自制力等。
  

图片


成瘾行为
 
成瘾行为模式可以被视为决策过程中没有考虑行为的长期后果的症状。这些思维错误会阻碍人们进行抵制诱惑的努力。以下描述了决策的几个组成部分,这些部分在成瘾的背景下受到损害。
 
1、对奖励高度敏感

奖励敏感性是一种人格特征。它会增加一个人对成瘾的脆弱性。奖励敏感性被定义为一种寻求刺激、愉悦和新奇体验的倾向。和任何性格特征一样,超过50%的性格特征是由遗传决定的。寻求高感官体验的人更容易滥用药物。例如,高感觉寻求者比低感觉寻求者更倾向于认为喝酒有更多的好处和更少的风险。
 
2、上瘾是一种自控障碍

自我控制可以被定义为根据长期目标而不是眼前目标进行选择。就个人的重要目标而言,冲动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弄巧成拙的。成瘾者无法对遥远的回报做出正确的评估,最终往往会违背自己的最大利益。瘾君子和暴饮暴食者想在某个时候停止他们的行为,但不是今天。推迟令人厌恶的努力总是感觉更好。
 
3、意志力的损失

意志力是指为了控制我们的冲动行为而施加的努力控制。当资源枯竭时,人们往往会做出糟糕的选择,更有可能受到欲望、冲动和渴望的影响,尽管他们稍后可能会后悔。许多情境因素会暂时削弱意志力,导致冲动反应(例如,做出一系列涉及冲突、压力、睡眠不足和酒精的选择)。
 
4、工作记忆容量

工作记忆是把信息记在心里的能力。工作记忆和注意力是密切相关的概念。注意力是选择和关注环境中相关信息的能力,同时忽略其他与任务无关的重要信息(例如,不相关的电子邮件或短信)。工作记忆低的个体抑制冲动反应的能力有限。工作记忆会因焦虑、压力、渴望和酒精中毒而暂时受损。这意味着对工作记忆的需求超过了其有限的资源。这种障碍使人无法控制冲动。
 
5、情境线索

诱惑是由情境线索(刺激)触发的,通过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以重要的长期回报为代价,承诺立即满足。例如,伏特加的视觉和气味增加了一个人对饮料的欲望。渴望的存在改变了个人对酒的偏好,推翻了先前避免喝酒的决心。在很多情况下,比如强烈的情感(如愤怒或焦虑),人们会经历他们当下渴望的东西和对他们长期利益最有利的东西之间的脱节。
 
6、压力和逃避自我关注

有大量证据表明,许多吸毒者使用药物来应对压力或创伤性经历。吸毒给他们提供了一种逃离现实的快感。情绪困扰会导致人们的行为转向情绪的立即改善,因此人们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因此,冲动行为就像购买短期内减少负面影响的代价,是长期维持负面影响。
 
7、孤注一掷的思考

在这种情况下,小不点会像滚雪球一样陷入自我控制崩溃。例如,一个成功戒酒的人,在喝了一杯啤酒后,可能会狂饮,认为既然他“戒掉了酒瘾”,他不妨喝一整箱啤酒。美国酒协称这种偏见为“一杯酒等于一个醉汉”。“旧病复发往往会产生自责和自我控制能力丧失的感觉。
 
8、投影的偏见

投射偏差是一种认知偏差,我们错误地将当前的偏好投射到未来的偏好上。当我们处于一种中立的心态时,我们往往低估了渴望或饥饿对我们行为的影响。这种偏见预示着,当人们处于中性状态时,会对自己应对诱惑的能力产生更大的信心,并过度暴露在诱人的环境中。
 
9、否认事实

众所周知,瘾君子很容易否认事实。否认基本上是一种防御机制。也就是说,有物质障碍的个体使用否认来阻止威胁情绪进入我们的意识思维。也有证据表明,成瘾者缺乏关于负面后果的知识,不是因为否认,而是因为洞察力和自我意识的损害。
 
10、日常生活习惯

除了一部分人类之外,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哺乳动物喜欢吃辣椒。一个重要因素可能是红辣椒之类的香辛料含有辣椒素,辣椒素能刺激脑内啡分泌,辣椒越辣分泌量越高,进而导致食辣之后改变人体对疼痛的感觉,产生一种类似与吸食鸦片后的欣快感。
有研究显示草原田鼠在交配时会分泌催产素,而催产素则会刺激分泌多巴胺。催产素对于多种人类行为发挥重要影响。抑制与行为控制/恐惧焦虑相关的大脑区域,引发平静和放松感觉,是性高潮出现的重要因素。《科学》(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还指出,人类和狗狗的相互凝视形成了催产素分泌的正反馈,正是这一反馈让狗狗成了人类最好的朋友;而狼就没有这个机制。
 
在人类社会中,奖赏分为两类:初级奖赏(如食物、性)和次级奖赏(美学奖赏),例如如艺术、音乐和诗歌等。聆听音乐能诱发快乐体验是大多数人听音乐的主要原因,听音乐时诱发的强烈愉悦情绪可以对神经递质产生了影响,包括血清素、内啡肽、和催乳素。血清素通常与预期结果的满足感相关,人们听到喜爱的音乐时,体内的血清素水平显著升高;音乐引起颤栗时,会使人体释放出内啡肽,产生类似于吗啡一样的止痛效果和欣快感;甚至聆听悲伤音乐时也能诱发的快乐体验,这种体验与催乳素的分泌有关(缓解痛苦、平静感)。
  

图片


成瘾物质
 
1、鸦片(opium)

天然麻醉抑制剂,医学上作麻醉性镇痛药;非科学研究或非医用,则归类于毒品。鸦片的主要成份是吗啡类生物碱,包括 吗啡(10%-14%),可待因(1%-3%,可待因进入人体后约有10%的吸收分量在体内经代谢作用转化成吗啡),蒂巴因(Thebaine,0.2%,具备痉挛毒性)。给药后分布于全身,在肾、肝、肺中浓度较高。
鸦片的成瘾机制:吗啡能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改变人体对疼痛的感觉。吸食鸦片后开始能让人产生欣快感,产生梦幻现象,进而导致高度心理及生理依赖性。
 
2、海洛因(heroin)

海洛因学名 二乙酰吗啡;又译海洛英,有强烈的成瘾性。在医学上,海洛因可作为强效镇痛药物,用于心脏病、外伤、手术后的剧痛。
海洛因的成瘾机制:初次使有感觉愉快安静,产生梦幻现象(因为海洛因会 给服用者一种英雄般的感觉)。海洛因在肝脏中会代谢成吗啡。吸食之后的12小时,身体由于得不到麻醉剂而不能正常运作,即时出现紧张、无法入睡、出汗、肠胃不适、四肢疼痛及痉挛等断瘾症状(持续三到五天)。过量使用造成急性中毒,症状包括昏睡、呼吸抑制、低血压、瞳孔变小。海洛因具高度心理及生理依赖性,上瘾的人因身体对它有适应性,会不断增加分量以得到相同的效果,滥用越久,戒断症状越长。
 
3、安非他命(Amphetamine,苯丙胺)
 
安非他命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最早于1887年被发现,在许多国家为合法的处方药,用来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嗜睡症、和肥胖症,历史上也曾被用来治疗鼻塞和抑郁。安非他命适度适量地使用能提升整体抑制控制能力。在医疗用的剂量范围内,安非他命能带来情绪以及执行功能的变化,包含:减少反应时间、降低疲劳、以及肌耐力的增强。
 
安非他命的成瘾机制:安非他命作用于神经传导元素正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增加了单胺类神经递质在脑内的活动,服用后可以增强欣快感、提升性欲、提升清醒度、大脑执行功能发生变化。非医疗用途情况下,很多人为享乐而滥用安非他命,例如助兴时被作为增强性欲和欣快感促进剂(通常会远超过医疗用剂量范围)。
 
4、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甲基苯丙胺或甲基安非他命,一种人工合成的兴奋剂。最早由日本化学家长井长义于1893年自麻黄碱成功合成,其盐酸盐或硫酸盐又称冰毒。
甲基苯丙胺的成瘾机制:甲基苯丙胺与苯丙胺,MDMA的化学结构非常相似,可以提升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在脑内的浓度。服用后使机体 产生强烈快感。短期内增强精神力,动力和大脑活力,大剂量服用会增加愉悦幸福感,性刺激增强,驱除睡意等。甲基苯丙胺是一种高度心理上瘾的毒品,对于大多数上瘾的人来说,再次复发是很常见的。
 
5、可卡因(Cocaine,古柯碱)

可卡因是由古柯的叶子制成,是一种强烈的兴奋剂。古柯的主要产地在南美。1855年,德国化学家斐德烈首度从古柯叶中提取出麻药成分,四年后,斐德烈的同事纽曼又精制出更高纯度的物质,替名为“可卡因”(Cocaine)。
可卡因的成瘾机制:可卡因是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抑制剂,使脑部这三种神经递质的浓度上升,服用后产生强烈的欣快感或者精神激动。可卡因作用于脑中的奖赏路径,人为了获得快乐感而上瘾。但是持续反复使用可卡因,会减少感觉快乐的能力与身体疲累。
 
6、大麻(Cannabis sativa)

大麻可作为纺织原料。主要成份:四氢大麻酚精神活性物质,致幻。大麻二酚具有治疗焦虑、癫痫的辅助作用。
 
7、酒精(Ethanol,乙醇)

酒精能扩散穿过胃壁细胞,是一种可以在胃中被吸收的物质(非常罕见),但它主要还是在小肠中吸收,最后到达肝脏被代谢。酒精通过血液循环系统经过心脏的时候,可以降低心脏收缩力,导致心脏只会泵送更少量的血,因而降低身体的血压。酒精会使血管扩张,因此人会感到温暖(脸变得红晕和粉红色)。有研究表明,喝酒行为与抑郁症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有人借助酒精的神经抑制作用,达到增強自信、疏解压力与不快情绪的效果,即所谓“借酒消愁”。很多社群存在的饮酒文化中,也是利用酒精作为一种社交“黏合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饮酒之后可以降低警觉性,消除拘谨不自然的感觉,对于很多具有社交恐惧的人来说,酒能令人在聚会中无拘无束流畅地说话。在某些情况下,酒精也能释放极端情绪,例如愤怒、暴力和自我伤害行为。
 
酒精的成瘾机制:酒精成瘾一般在饮用四十分钟内,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最高值,并逐渐对大脑皮质发挥抑制作用,使人呈现失去自我控制的兴奋状态,所以酒精实质上是一种 中枢神经抑制剂。正如其它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的药物一样(例如镇定剂),长期大量摄入酒精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耐药性。首先,醉酒之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降低,人会感到疲倦和沮丧,脑部的化学变化也会令人的长期情绪变得更低落。其次,饮酒产生的“正面”效应会递减,如果再次大量摄入之后无法感受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加大剂量。
 
8、尼古丁(Nicotine)

尼古丁是香烟内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强效拟副交感神经生物碱。尼古丁的健康风险。尼古丁进入体内,会经由血液传送,并可通过血脑屏障,吸入后平均只需7秒即可到达脑部,肝是主要代谢尼古丁的器官。
 
尼古丁的成瘾机制:香烟对身体造成的生理伤害和依赖性,和酒相当,比大麻和摇头丸严重,不如可卡因、海洛因严重。尼古丁可促使脑中奖励中心的神经元分泌的更多的多巴胺,产生幸福感和放松感,进而吸食成瘾。尼古丁会刺激交感神经,借由刺激内脏神经影响副肾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尼古丁与肾上腺髓质的烟碱接受器结合后,会增加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使心脏收缩力上升、兴奋性增高。
 
9、药物成瘾

成瘾刺激有二个特性,一个是其正向增强(接触后会再次进行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增加),另一个是内在奖励(使用者主观上认为此物质或是行为有趣、会想要再去进行)。成瘾与伤害程度取决于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同时并不是所有药物都具备高度健康风险,还需要两个条件:第一,该药物能够突破血脑屏障(脑血管障壁),指在血管和脑之间有一种选择性地阻止某些物质由血进入脑的“屏障”。该机制几乎不让所有的物质通过,除了氧气、二氧化碳和血糖,大部分的药和蛋白质由于分子结构过大,一般无法通过。第二,该药物能够带来快感(一段时间内),包括抑制类(止痛、麻醉)、兴奋类(抗抑郁、精力充沛)、幻觉等。如果为了获得快感,反复重演强化 “使用-快感-再次使用” 的奖赏路径,就很容易刺激活化大脑的奖赏机制,造成不可逆的生理变化。
 
10、宗教致幻剂(entheogen)

宗教致幻剂一般是那些可以导致人类产生幻觉的自然植物/矿物质,它们在各种仪式中被使用了上千年。服用者借助心理暗示和致幻剂对神经系统产生的影响,获得与神同在、与神交流的心理体验。
 
与大多数毒品追求的快感刺激不同,同化类固醇是一种能够促进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的激素。同化类固醇能能促进氨基酸中蛋白质生物合成,促进肌肉变大变壮,促进骨骼的生长。睾酮是最为常见的天然来源的蛋白蛋白同化甾类,也是天然的雄性激素。

图片

下一篇将会解析
《成瘾模型以及游戏中的成瘾设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