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春拜谒曾国藩墓

 张效雄 2021-03-26

曾文正公与欧阳夫人墓

虔诚的后代

新春拜谒曾国藩墓

我太太的祖辈,是清代第一汉臣曾国藩的女婿聂缉椝,他是曾文正公曾国藩满女曾纪芬的夫君。因为这一层特殊的关系,只要曾聂两家后人来长,我会陪同他们前往长沙市郊的坪塘,拜谒曾文正公的墓冢。我还领着一些文化人去过那里,大家都为墓冢四周的秀美景色赞叹不已,这位称后人称为古今完人的风云人物,亲自选定风水宝地做为自己的最后归宿而折服。

今年春节后的第二天,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我和太太携儿子儿媳以及孙子,游过湘江边的巴溪洲和鹅洲之后,意犹未尽,于是驱车去拜谒曾文正公墓庐。我们一家三代穿过桐溪寺,沿新修的大路至曾文正公墓前,照例以后人之礼叩头祭拜。

曾文正公墓地所在的坪塘乡桐溪村伏龙山,原属长沙市望城县,古时为善化县,前些年划归岳麓区坪塘街道。这片浩大气派的墓地,与他的小女婿、我太太的先人前清浙江巡抚聂缉椝,在湘潭市雨湖区(原湘潭县)鹤龄镇的墓地,相距不过二十里左右,可谓遥遥相对。

清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公历1872年3月20日,曾国藩尚在南京两江总督任上。是日午后,他与长子曾纪泽散步于署西花园,突然感到脚麻,立即被搀扶回书房后,已不能言语了。延请医生抢救,但已无力回天,溘然而逝,享年62岁。清廷闻讣,辍朝三日,以为追悼,被封一等毅勇侯,追赠太傅,谥文正。按照曾国藩生前意愿,儿孙决定将他的灵柩运回家乡湖南。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潢,儿子曾纪泽、曾纪鸿兄弟,扶灵从南京运回湖南。由于路途遥远,直到五月下旬才到达长沙,此时天气已经开始变热,只好仓促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次年,再移灵到他自己选定的坪塘伏龙山之阳,与他的原配的欧阳夫人合葬。

曾国藩墓遵清制按照王公规格建造,坐北朝南,掩映在山林之中,四周苍松翠柏环绕,前后群山簇拥,视野开阔,气象万千。墓冢为三合泥拌碎石糯米混浇而成,花岗石围。墓后立碑,汉白玉石碑心,楷书碑文“皇清太傅大学士曾文正公 一品侯夫人欧阳夫人之墓”。墓前拜台经26级台阶下接一大墓坪,墓坪东西两侧各立石阙一个,分别刻“曾太傅墓东阙”、“曾太傅墓西阙”。左侧石梯通道沿桐溪寺围墙而下,接墓庐槽门与御碑亭。通道两旁有石马、石狮、石虎及石翁仲各一对。距墓冢约60米处立有“太傅大学士毅勇侯曾文正公神道碑”,叙述了曾国藩生平功绩。墓地正前有古银杏、罗汉松各两株,翠绿茂盛。

墓地附近的桐溪寺,古称兴国寺,相传为唐代振朗禅师创建,掩映于绿树丛中,建筑宏伟,楼阁玲珑,三道大门,宽敞明亮。唐后期因战乱寺毁,至宋代复建,改名为伏龙庵。四周有八景:盘龙松、集贤桥、象王岭、谈经石、狮子峰、桂花井、金盆岭、万寿亭。至明末,寺又毁。清代,经天岩应适禅师募缘重建,改名桐溪寺,因山后桐林茂密、寺前流水潺潺、山清水秀、环境幽雅而得名。曾国藩在一次郊游时,觅得此景,即交代子侄与幕僚,百年之后,愿安息于斯。

数十年来,曾国藩长期被戴上镇压农民运动刽子手的帽子,其墓冢没有得到保护。上世纪中期遭盗墓者三次破坏,御碑亭、墓庐被毁,台阶石基不存,原有的石马、石狮、石虎及石翁仲已经四处散落,周围的麻石不是被附近村民选用,就是随意丢弃,墓庐四周护栏上的铁链也被人偷走。我于20年前首次拜谒时,只能沿小道上行,墓地一片萧条,仅剩一侧牌坊孤零零地守卫着坟冢,曾经香火缭绕的桐溪寺也荡然无存。

1992年,望城县文物管理所成立曾国藩墓保护小组。次年,曾国藩墓先后被列入望城县文物保护单位和长沙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入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最近几年,当地大兴土木,毁林建庙,将其作为风景旅游点开发,逐渐成为人们郊游的热点。

我们祖孙三代拾级而上,自然不再是当年一片萧条的景象。伏龙山下,新建了规模宏大的桐溪寺,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这新寺的后侧,还有一老寺,虽无高楼大殿,却设有祭台神案。至于哪个是继承古脉的正宗,我等不得而知。

我的七岁的孙子,似乎很是知道曾文正公与自己的祖宗,上来纳头便拜。我们几个也一一行礼。转过身来,但看墓地东侧被掀开的黄土,再看山下的新庙,满眼轰轰烈烈,心头却不是滋味。当年曾文正公寻得这一方净土,是想在此安息。这一百多年来,他何曾安息过?盗墓者也,建寺者也,弄得他常年不得宁静。

呜呼,我辈晚生,无泪无语,只有叩头致祭,才得我心安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