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有些不愿想起的事,比如一些不愉快的经历或者干脆怕人知道的事,可往往越想忘记反而越是挥之不去,甚至用力越猛反弹越强。美国小说家爱伦·坡的短片小说《反常的小鬼》中,对人心理的这种分歧现象有着精彩的描写。小说的主人公在执行了一次经过完美策划的谋杀后,继承了死者的大笔遗产,他靠着这些不义之财过起了逍遥的日子。不过他还是经常会隐约冒出自己曾谋财害命的不安念头,每当这时候他就有意识的喃喃自语:“我很安全。”念头也就消失了,可这么过了几年后,不知道是因为无聊还是纯属无意识的,他加了一句话,变成“我很安全,只要我不要笨到在众人面前说出真相。”可这个念头一旦出现,便再也无法消灭。他每天坐立不安,努力压抑那股说出真相的念头,但越是压抑,说出真相的念头越强烈。最后他实在无法抑制自己的冲动,拔腿逃走,直至力竭晕倒,等恢复意识后,围观的人告诉他,他已原原本本说出了自己谋财害命的整个过程。不管这个故事有多夸张,这种意识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做过一个著名的白熊实验,证明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这样的小鬼。实验很简单,先给被试者看一张白熊的图片,然后再让被试忘记白熊,不要想它。实验过程虽然简单,但做到却非常难,因为越是想忘掉或压制想它的念头,这个念头反而会排山倒海般的涌入脑中。实验很成功,因为被试者都失败了,几乎没有人能按要求忘掉那只白熊。其实准确的说,我们是管不住自己的潜意识。人的意识分为直觉和理性,乔纳森·海特(《象与骑象人》的作者)把它们比喻成象和骑象人,直觉是大象,理性是骑象人。当大象(直觉)没有自己的目标的时候,它会按照骑象人(理性)的建议去行动。不过一旦大象有了自己的目标(比如想白熊),那么以骑象人的力量就很难掌控大象的行动方向。这是因为直觉的进化远远早于理性,也就是说你要对抗的不是自己的一个念头,而是亿万年中生物进化出来的本能。所以,人们常说的怕人知事莫作,不要只想到德性的限制,还有我们心里那头不听话的大象,你降得住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