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罪重罚不是个好办法

 浅字淡墨 2021-03-27

前些日子网上流传一段视频,视频里一个女人在电梯里向电梯操作板吐口水,这在如今疫情严重的时期,这种反社会行为确实可恨,而且明显是恶意甚至是违法行为,当事人随即被警方控制。在新闻下面的评论区里,有不少网友表示,这样的就应该枪毙,看谁还敢。

这个办法有效吗?我觉得有效,而且只要宣传到位,效果一定立竿见影,甚至能杜绝所有随地吐痰现象,谁也不敢吐了。可问题是轻罪重罚了,那重罪又该如何呢?就像圣人所言: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呢?

在中国历史上,对于贪污腐败最为痛恨,也是下手最狠的皇帝就是朱元璋。据说贪污白银十两以上的官员,即被施以剥皮实草之刑,就是把人皮剥下来,里面填上稻草,立在大堂上以警醒后来的官员。但结果是,大明王朝依然死在了官场腐败上。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严刑峻法为什么还是不能阻止犯罪行为呢?原因就是严刑峻法消除了法律的边际威慑力。

边际威慑力指的是在惩罚犯罪时,要遵循轻罪轻罚重罪重罚的原则才有效率。比如,绑架要判10年,一旦撕票杀人就枪毙。这就是在警告犯罪分子,只是绑架,坐几年劳还有命出来,要是胆敢把人杀了,那就必死无疑,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人质不被杀害。

可一旦轻罪重罚,绑架是死,杀人也是死,那犯罪分子无论能不能得到赎金,因为怕被举报或指认,最优策略都是杀人灭口。这就是严刑峻法所导致的边际威慑力消失,轻罪可能减少,重罪反而会增多。

所以,一看见犯罪就认为杀了就能去根的思维,只能是宣泄情绪,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反而罪有应得,才是法律威慑效果的最佳施行准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